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施行:对人民币不能拒用乱用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间:2019-11-21 09:12:42





      《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11月15日起施行——人民币,不能拒用也不能乱用
   

  用人民币做蛋糕、将人民币卷成鲜花形状的“有钱花”……曾经,一系列以人民币图案做卖点的礼物受到追捧。事实上,这些“网红”产品虽新潮好玩,却买卖不得。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发布了《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并于11月15日起施行。《办法》明确禁止在祭祀用品、生活用品、票券上使用人民币图样。该如何正确使用人民币?记者进行了采访。
 
  资料图:8月30日,新发行的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纸币与硬币。当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行2019年版
第五套人民币50元、20元、10元、1元纸币和1元、5角、1角硬币。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人民币蛋糕,这样的“网红”不可以

  10月1日国庆节,北京男孩小高与祖国同天生日。生日会上,朋友们给他订了一款“网红”人民币蛋糕,蛋糕表面不仅铺了好几张用糯米纸仿制的人民币,里面还塞了几张真人民币。“当时这种蛋糕挺火的,我也是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看到过很多这种蛋糕的视频,有的蛋糕还能往外‘吐钞’呢。”小高说,“我们觉得这种蛋糕很有新意、好玩,既惊喜还开了眼界。”

  像这样用人民币做卖点的商品还有很多。小高回忆,自己曾在情人节时给女朋友送过一束玫瑰花,花朵用人民币包裹。“我送这样的花就是图个新鲜,想让女朋友高兴。当时女朋友很喜欢,但是在把钱拆下来的时候不小心弄破了两张。”小高说。

  “土豪书签”“人民币钱包”“人民币枕头”……与小高一样,不少消费者在选择送礼时都倾向选择有新意、能吸引眼球、让人感受到诚意的礼物。“人民币礼品”将这些需求集于一身,火极一时。但是,这些商品都涉嫌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损害人民币的行为:制作、仿制、买卖人民币图样;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也对人民币管理作出了具体规定。

  10月25日,央行官网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规范人民币图样使用行为,维护人民币信誉和流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发布了《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办法》规定,使用人民币图样实行属地管理、一事一批,禁止在祭祀用品、生活用品、票券上使用人民币图样。违反《办法》相关条例的,由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予以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记者于11月11日在电商平台搜索“人民币蛋糕”相关关键字时,搜索结果已显示为零。北京某银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新的《办法》及时给广大商家敲响了警钟,也提醒了消费者。“相关产品未经许可使用人民币图样首先损害了人民币形象,损害了社会及国家利益,其次误导、引诱消费者以为是真人民币而购买相关产品,使消费者不小心损坏人民币,这些都是违法行为,应予重罚。”该负责人说,“消费者应提高警惕,自觉不去购买此类产品,维护人民币形象和正常安全的流通。”

  鼓励非现金支付,但不能拒收人民币

  正确使用人民币,要正确看待不同的支付方式。

  如今,移动支付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1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11日当天,网联、银联共处理网络支付业务17.79亿笔、金额1482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49%、162.6%,平均下来相当于全国人民每人下单超过1笔,人均网络消费超1000元,中国人的购买力再一次刷新了纪录。

  “出门带钱包的时代好像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在北京上班的小张感慨道,“我的钱包早就‘退休’了,手机支付应该是大多数中国人的首选,我现在身上一点现金都没有。”不过,小张也表示,移动支付虽方便,但不带现金有时也会面临尴尬。“比如说,有时去超市,想推个购物车,但是有些超市的购物车是需要一元钱硬币才能开锁使用的,我每次遇到这样的购物车时都不得不通过手机转账的方式与周围的路人换取现金。”小张无奈道,“甚至有的超市在购物车存放处会设置专门负责换钱的工作人员。”

  无现金有时会尴尬,而一些只会用现金的人可能面临更多困难。家住太阳宫桥附近的李大爷来自江苏苏州,他跟随儿子定居在北京已有一年多。年逾70的李大爷不会使用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方式,一部老年手机只有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李大爷表示,他有过用现金在家附近的小菜市场买菜被拒收的经历。“大概是去年年底我去菜市置办年货,当时带了200元现金,摊主不收我的钱,说是找不开。”李大爷回忆,“那会儿摊位前人也多,摊主说用手机付钱方便,不用找零,后来还是周围的年轻人帮我付的。”随着移动支付普及,不少老年人遭遇过此类尴尬。

  2018年7月,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整治拒收现金的公告》,明确指出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情形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营业场所标示“无现金”“拒收现金”等或引用其作为宣传标语,或者为消费者使用现金设置歧视性条件。拒收现金整治颇有成效。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共处理拒收现金行为602起,其中,558起已全部整改到位。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法定的商品交换媒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虽然鼓励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但不能拒绝人民币现金支付,这是法律的底线。爱护人民币、维护流通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有钱也不能任性

  正确使用人民币,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违法违规行为。

  新发布的《办法》与之前相比,有多处细微的调整。

  新发布的《办法》中第二条对人民币图样作出定义:央行发行的货币的完整图案或者局部图案,而2005年版本的定义是:央行发行的货币(贵金属纪念币除外)的完整图案或主景图案。相较于2005年发布的版本,新《办法》将人民币图样使用申请的审批权限下放至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取消初审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将贵金属纪念币图样纳入管理,扩大管理半径;提出禁止使用人民币图样、可不经许可使用人民币图样的情形,细化人民币图样的使用规则;明确检查权和处罚权,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管理。

  今后如何使用人民币图样?《办法》第五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法人、其他组织及自然人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反映国内外科学文化成果、宣传爱护人民币和人民币防伪知识、展示人民币设计艺术、促进钱币文化健康发展为目的,可以申请使用人民币图样。

  相关负责人还提醒消费者,使用人民币图样还应当遵守单面使用,不损害人民币形象,不使公众误认为是人民币,保证人民币图样中人物头像、国徽的原有比例,不变形、失真、破坏或者被替换等规则。此外,使用人民币图样,须在图样中部明显位置标注清晰可辨的“图样”字样;使用人民币图样制作商品时,不得使用“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和货币单位。

  “有钱不能任性,同样,消费者合法使用人民币的权益也应得到保障。”该负责人说,“如果消费者合法权益被侵犯,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城市政务热线、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各种渠道进行投诉、举报,央行将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处理。”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