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4名重症患者,上海用了两大“利器”


来源: 澎湃新闻   时间:2020-02-22 23:12:48





  2月22日上午9时30分,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16例新冠肺炎患者经医护人员精心诊治和护理、专家组评估,认为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于当日出院。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出院患者中有4名重症患者。

    2月22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接受采访。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邹桥 图

    据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透露,这几名重症患者中,有的曾严重缺氧、呼吸衰竭,有的用了机械通气,还有两个用了高流量吸氧。

    “两名是65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另外两名分别是47岁和52岁,没有达到老年标准却是重症,我们分析了原因。”他说,其中一名有糖尿病,另一名有冠心病,之前做过介入治疗。

   “所以我们一直讲,要特别关注容易发生重症、危重症的病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积极处置。”胡必杰告诉记者,这几名重症病人,也符合了之前的预判,一种是年纪大的,一种有基础性疾病的。

   上海如何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胡必杰透露,在他们的治疗过程中,一方面是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即使用了上海自己的专家分析下来觉得比较好的几个药物;二是严格限制激素使用,即使使用,也是很小剂量很短时间(三天),因此大部分患者都比较好地维护了免疫功能。此外,还配合了肠道、睡眠、情绪等方面的管理,这些也都是比较关注的问题。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务部主任感染与免疫科主任医师沈银忠进一步表示,对于重症患者的救治,主要是多学科团队的综合诊治和密切配合,包括重症科、呼吸科、ICU、中医等多团队。

    “这类患者涉及的问题方方面面,如呼吸、心脏等,因此需要多个学科的团队一起努力。”沈银忠告诉记者,很多重症患者往往具有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如果能很好地控制好血压、血糖,那么对感染患者的恢复也是有帮助的。

    同时,在救治过程中,一些新技术的应用也至关重要,如高流量吸氧、ECMO等。不过,22日出院的重症患者都没有使用ECMO,一般危重症患者可能会需要使用。

    那么,对于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来说,新冠肺炎的感染,是否会加重相应病症,并引发并发症?

   “一个新的疾病,我们对它的认识是不断加深的过程。”沈银忠对此表示,一方面,如果患者有基础疾病,对于新冠肺炎的感染,会有加重的趋势,同等感染的病情,可能比别人更严重;另一方面,如果合并有新冠肺炎的感染,那么对糖尿病、高血压的控制,也可能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这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类疾病的救治,需要多学科团队的配合。”他说。(澎湃新闻记者 何颖晗 栾晓娜 陈斯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