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嘉陵江最后“码头古镇”:江映古建筑精美绝伦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19-08-12 21:53:17






美丽的古建筑群。 钟欣 摄

  中新网四川蓬安5月2日电 探访嘉陵江最后的“码头古镇”:江映古建筑精美绝伦

  作者:吴平华 周夏

  四川省蓬安县周子古镇,被誉为嘉陵江上最后的“码头古镇”。近日,记者专程前往,探访这里拥有1000多年的厚重文化,感受码头渔民的生活。

保存完好好的濂溪祠。 钟欣 摄

  记者看到,周子古镇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呈现出“镇在山中,山在水中,水在绿中,人在画中”的绝伦美景。

  这座嘉陵江上最后的古镇码头,除了依山傍水外,还有令人难忘的古朴民风,一砖一瓦,都道尽历史衷肠。古镇坡形古街共约千米,现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古民居3000余套间,所有古民居建筑首尾相连,错落有致,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别具情调。还有财神楼、周子码头、濂溪祠、万寿宫、周子客栈……

渔民正整理渔网。 杨勇 摄

  周子古镇曾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小城、四川十大风情名镇和四川最美古镇,其兴起于南朝梁武帝析安汉县设相如县之后,始称舟口,是有千年历史的古码头。古镇由下河街、上河街、新华街和红军街组成。

  据蓬安县官方资料记载,唐代初起,陆续建成有财神楼、武圣宫、万寿宫、濂溪祠、洞仙观、鱼娘庙、南华宫、文昌宫等。北宋1042年,时任合州通判的周敦颐来舟口开筵讲学,影响甚大,人们便将舟口改名为周子镇以表纪念,周子镇之称也因此一直延续到现在。

与码头为邻的发财楼。 吴平华 摄

  “周子码头是嘉陵江边最古老的码头,司马相如也是从这里走出蓬安的。”据蓬安县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周敦颐访相如县时,曾在此登岸,因而得名周子码头,原是一个天然石码头,后进行扩大和修缮过的。清代以前,这里曾是嘉陵江中游主要的水运码头之一,两岸人民和往来商贾都在这里讨生活。发达的水运,造就了码头的繁华,那时船舶如云,樯桅林立,长达千米,运盐、赶场、上货……人流如梭,货物如睹。

  码头上的雕塑,就是对当年繁华情景的再现和对嘉陵江文化、相如文化、周子文化、码头文化、民俗文化的浓缩,形象地展现了千年古码头丰厚的文化内涵。如今的周子码头成了当地的特色旅游码头,而昔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正逐渐消退。

  距离码头约60米远的财神楼,是周子古镇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唐朝初年,楼高24.8米,寓意四季发。财神楼一楼是开放式通道,出入口分别塑了两个仿铜金蟾。金蟾就是三脚蟾蜍,古人认为它是一种可以致富的灵物。

  濂溪祠屋内的青铜塑像是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先生的塑像,塑像两边墙上的汉白玉,分别雕刻的是周敦颐的《爱莲说》和《太极图说》。濂溪祠外复建的爱莲池是生态性主题池塘景观,池内种睡莲、养鱼,配以九曲桥和凉亭,设计理念扣合鱼形太极意象。还有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万寿宫等。

  记者注意到,保存完好的商贩古街吸引了不少游客,唐氏雕刻、沈氏棉絮、书法剪纸等,成为了游客的最爱,大家争相驻足围观和购买。

利用休渔期赶紧整理好设备。 杨勇 摄

  在多艘渔船停靠的码头,由于正值休渔期,一些渔民正在船上清理着渔网,有的正在整理待售的干鱼。已年近45岁的刘德军已经从事捕鱼30余年,每天驾着渔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古镇能继续发扬,让古镇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还在忙碌的周子古镇渔民刘德军说,游客对他们很友好,游客来了可以看一下风景和渔船外,就想下来玩一玩,或是拍照留影。

  提起古镇的美食就不得不提到麻花,当地人说起麻花就都会想起周子古镇的姚麻花,不仅是金黄的外表,还有肉松、椒盐、花生、核桃、芝麻、怪味等各种口味。新鲜可口的麻花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形成蓬安周子古镇一道独有的风味。

  除了麻花,古镇上的豆干、锅盔、干鱼也是各有特色。已经70高龄的张平安常年经营着干鱼,他的干鱼齐齐挂上房顶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张平安称,古镇旅游业的兴起让他的干鱼都供不应求了。目睹、感受了蕴育1000多年厚重文化的码头古镇,前来游览的众多游客都对周子古镇赞不绝口。(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