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5省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公布 高新技术、生态环保成亮点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19-08-12 21:54:01





重大项目投资正在各地如火如荼进行中。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至少25省份对外公布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其中,吉林、河北、江苏、福建、江西等逾10省份投资总规模均超过万亿元。不过,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投资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扩大有效投资”成为重大项目攻坚战的关键词。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环保等成为投资热点。
 

  资料图:生产车间。 中新社记者 吴兰 摄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础设施投融资方面,PPP立法正在紧锣密鼓研究制定中,此外,其他更有效的措施也有望加快推出。

  逾10省投资额均超万亿

  不少地方正将今年作为项目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从已经公布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的25省份来看,至少有吉林、河北、江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广西、云南等逾10省份重大项目投资额超过一万亿元。

  记者通过官方信息获悉,东北地区中,吉林省今年计划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184个,总投资16876.1亿元,其中今年计划投资4478.5亿元。华北地区中,河北省实施省重点项目440项,总投资超过2.5万亿元,年计划投资8000亿元。

  华东地区中,江苏省今年安排重大项目240个,总投资3.5万亿元,其中实施项目220个,年度计划投资5225亿元。福建省重点项目1562个,在建1150个,总投资3.6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308亿元。江西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安排276项,总投资101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13亿元。

  中南地区中,广东省2018年共安排省重点项目1098个,总投资5.6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000亿元。湖南省今年将建设168个重点项目,项目投资总额1.12万亿元,其中今年计划投资3813亿元。湖北省已纳入省级重点建设计划的项目221个,总投资1101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56亿元。河南省2018年重点建设项目共1090个,总投资2.97万亿元。

  西南地区中,重庆市年度建设项目697个,总投资2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000亿元。云南省2018年计划安排重点项目1000项,总投资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237.7亿元,较2017年增长24.3%。

  总体来看,2018年投资呈现规模大、增速快的特点。“目前各地正处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关键期,有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执行总裁朱振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扩大有效投资”成关键词

  值得注意的是,“扩大有效投资”成为各地今年重大项目建设的关键词。其中,生态环保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等已经成为投资重点。

  比如,河北省今年专门组织开展重点项目“提质增效年”活动。440个省重点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共191项,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共161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分别为39项、35项。

  浙江省第五批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中,高新技术产业工程项目有306个,项目个数占比46.86%,总投资3294亿元,总投资占比40.15%;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工程投资项目有271个,项目个数占比41.50%,总投资2724亿元,总投资占比33.20%。

  山东省则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110个项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类项目68个,高端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类项目31个,基础设施项目今年仅有11个。湖南省也开展了“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168个重点项目中,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为主的现代产业项目为127个,占总投资额五成。

  “经济高质量发展仍然需要一定的投资规模,但这次投资和以前有所不同,尤其是投资的质量优于以前,例如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投资,对培育新动能的投资等。”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志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等短板领域投资增加,说明在稳投资的同时,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王志刚还表示,扩大有效投资的途径是优化投资结构,压减低效无效投资。在优化的投资结构前提下,就很难出现以前的产能过剩现象,不仅能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也能优化经济结构。

  PPP顶层设计将加快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PPP在重大项目建设中的地位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在今年地方政府重大项目建设中,虽然仍有包括浙江、江西、贵州等省份推出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但是数量已经明显减少。

  对此,徐洪才指出,一些PPP项目过去在操作上有一定失误和“变味”,地方政府为其兜底增加了杠杆率、债务率。

  王志刚表示,PPP项目库规范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带来的债务风险,避免一些地方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债务累积,保证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谈到PPP上位法,朱振鑫表示业内期待已久,但考虑到上位法涉及面广,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去年征求意见后收到了许多有效建议,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制定中,还需要等待些时日。

  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定向邀请专家薛涛则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PPP条例立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PPP的规范发展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地方政府巨大的融资需求。

  薛涛进一步分析称,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需求巨大,而地方在举债模式的规范下,融资手段变得相对缺乏。一些不具有运营属性,或者运营空间有限的不规范的PPP项目不但没有解决融资问题,反而增加了远期的地方隐形债务。而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这类项目交给社会资本做比交给平台做更有风险。

  “平台公司融资受挫,加上运营类项目投资范围有限,只能解决少量融资问题,这个客观原因也制约了PPP项目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的目标的达成。”薛涛认为在基础设施投融资方面,除了PPP之外,需要尽快研究其他更有效的措施并完善顶层设计。

  薛涛还表示,地方投融资一方面是需求大,另一方面是不均衡。因此,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改革需要再推进,进一步完善价格机制。“从宏观上看,财政平衡需要尽快从依靠周期性城市扩张下的土地财政收入,转向依靠更稳定长期的财税和价费。”

  □记者 班娟娟 实习生 陈佳雯 北京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