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第三次降准全面落地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20-05-15 07:22:22





     4月3日,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

  央行年内已实施过两次降准,其中,1月6日,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8000亿元;3月16日,央行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5500亿元长期资金。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降准具有“一箭三雕”的作用,首先,可以释放长期流动性;其次,可以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再次,可以向市场传递强烈的稳定预期信号。

  此次实施的定向降准,央行下调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由0.72%下调至0.35%。

  中原证券指出,超储金利率大幅下调有利于提高银行向实体投放信贷的积极性。2019年下半年来,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较近年同期偏高,这与央行同期不断向银行释放流动性用以支持实体的政策期望有一定差距,这或是大幅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的主要原因。

  未续作MLF,降息还来吗

  近一个月以来,市场利率持续大幅低于政策利率,降息预期愈演愈烈。明显的政策信号已先行释放——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央行将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其中包括实施好定向降准等措施。

  资料图 中新经纬摄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认为,政治局会议提出降准、降息、再贷款等具体货币政策手段,代表后续政策力度将加大。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指出,由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DR007利率降至历史低位,未来逆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频率可能会减小,但定向降准和降息的空间仍然较大,且必要性仍然较大。

  就在昨日(14日),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故不开展逆回购操作。鉴于当日有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央行实现净回笼2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14日是央行降息的重要观察时点。2000亿元MLF到期时点刚好在20日LPR报价之前,能够对随后的LPR报价起到引导作用。此前市场普遍预期央行会续做MLF,但央行选择“按兵不动”,这一出乎市场预料的举动被视为降息“泡汤”。

  江海证券屈庆表示,考虑到近期央行通过再贷款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且15日有2000亿降准资金到位,央行缩量续作可能性大,但相比投放量,MLF利率是否下调则更重要。由于5月高频数据改善幅度加大,海外复工形势尚未明朗,预计央行可能不会急于连续降息。

  未来是否会再次降准?据东北证券统计,5月份流动性缺口或超1万亿,从流动性缺口和特别国债发行情况来看,二季度还有降准机会,但由于特别国债发行时点不确定,因此5、6月份均有降准的可能性。(中新经纬APP)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