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暖的中国楼市如何看?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20-08-10 22:53:55





      章建民(中国主流媒体高级记者)
      最近以来,一些朋友告诉我,要在上海、杭州等城市买套住宅非常困难,不仅仅是要符合户口、社保要求,且必须是碰到好运气,因为,万人排队摇号购房已经不是新鲜的事了。原本以为这样景况不可能出现在二三四线城市,其实许多判断又错了,在浙江的三四线县城,朋友告诉我买套住宅同样需要开后门。前几天,老家县城同学发微信托我,说是县城一房地产公司老总与我熟悉,能不能帮个忙买一套。

 
 
       再看看深圳,人家为了整顿过热的房地产市场,7月15日又加码出台了新的房地产紧缩政策。深圳市此前执行的限购措施,对深户居民没有落户时间和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的要求,居民落户即可购房。本次对限购政策进行“打补丁”,要求:深户居民家庭、成年单身人士(含离异)须在本市落户满3年,且能提供购房之日前在本市连续缴纳36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方可购买商品住房。
       中国经济许多现象一直以来让人看不懂,所谓经济学家也只是自说自话,要么是闭着眼睛说瞎话,要么是云里雾里说梦话。

 

 
       面对中国经济,今年重创应该是十分严重的,一方面由于受疫情和中美关系,甚至整个世界经济影响,中国经济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方面高层似乎对于房地调控是下了狠心的,必须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而一方面各地房地产却依然热度不减,价格还在控制中上涨。
        大家注意到,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再次为房地产市场定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而事实上今年以来,顶层设计一直坚持房住不炒。疫情虽然带来了空前的不确定性,但在房地产领域,房住不炒政策并未放松。

 
 
       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7月24日主持召开房地产工作座谈会,他表示:“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同时韩正强调,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从各地实际出发,采取差异化调控措施,及时科学精准调控,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不过,事实是房地产可谓是中国疫情后恢复得最快的行业之一。这或许又证明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先知到底是鸭子知道了什么呢?这才是问题根本。
        虽然疫情期间,房地产市场成交几乎冰冻,2月一二线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大跌七成。但仅仅3个月后,5月全国大多数城市的月度成交量已经超过去年同期。不仅如此,尽管有疫情影响,上半年楼市依然热点现象频出:比如深圳因为市场过热而政策大幅收紧;杭州、南京、成都等多个城市出现新开楼盘上万人摇号的“万人摇”现象;土地市场仅半年就出现了4个出让金超千亿的城市(往年同期通常仅1个城市)。
       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么,鸭到底知道了什么呢?我觉得鸭还是知道了今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多了,知道了菜场的商品价格在涨了,比如7月份,猪肉环比上涨10.3%,涨幅比上个月扩大6.7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13.2%。人们知道了现在不少商品又遭遇新一轮涨价了。因此,对于楼市快速恢复的原因,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是信贷放水的结果,似乎是人们对于货币未来的贬值看法越来越浓密不可分的。
       当然,也有人说,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快速恢复,也有疫情期间积压需求延后释放的结果。疫情期间不能出门,使得购房活动停滞。开发商也停止了各种营销活动,因此成交大幅下降。但购房需求并未因此而消失。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市场信心恢复,前期积压的供应和需求均集中释放,使得成交量快速恢复。另外,6月以后成交量恢复速度放缓,这也符合积压需求释放的特征。
       但我以为,国内房地产继续如此火热,应该还是货币超发相关。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6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71.32万亿元,同比增长13%。信贷放水导致楼市大涨的案例,我们曾经有过两次。一次是2008年底至2009年,为了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启动了“四万亿”救市;另一次是2014年底至2016年,为了房地产去库存而采取一系列刺激需求的政策。在这两次“放水”过程中,其实都有“针对购房需求的定向刺激”,比如降首付、降低按揭利率、放宽二套房贷标准以及放松限购等。正是这些措施,放大了购房者的支付能力,刺激需求增加,最后导致房价上涨。
       而在今年疫情后的信贷宽松措施中,虽然主要是针对企业端的放松,而对个人购房的信贷条件并没松动。但是这一切背后,才能保证呢?现在许多玩法似乎是金融部门无法控制的,更是我们目前治理手段无法了解到的,我们有时候太自信,有时候太自负。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其实是有目共睹的。
       今年上半年出现新房“万人摇”的城市,如成都、杭州,都在这项指标上排在前列。当然,长期供不应求只是“万人摇”的基础条件。落户门槛降低导致短期人口快速增长,新房严格限价导致一二手价格倒挂,是“万人摇”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杭州和深圳去年常住人口大幅增长,在所有城市中排名居第一、二位,上半年楼市的热度也同样领先其他城市。
 
 
       怎么来体现家庭和个人财富不会缩水呢?中国人从这几十年经验中得出结论,许多人把财富用来理财,用来搞投资制造业,投资其它行业,结果呢?几十下来,有人购买了大量房地产,甚至大量豪宅,身价陡然上升,远远超过了搞实业的人,最近,我刚刚看到前几年做出口实业的企业倒闭,但同时朋友的另一位企业家早几年就是把出口企业卖掉了,投资了房地产,结果这次疫情,两者的景况可想而知。
       不少人把重点放在以购买房地产来抵御财富的缩水,或者说抵御货币的贬值。所以,疫情后楼市的回暖还体现在豪宅热销。
       展望后市,疫情仍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目前国内虽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全球疫情仍在爆发,尚未看到拐点。本次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显然将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当然,我对于这样靠房地产发财,是不是可以持续,我一直认为是不可能的。为了稳定经济,中国未来仍然需要维持宽松的信贷环境。但如果这些钱最终都流去炒房地产,对我们的实体经济是毫无帮助的。因此我们看到近期中央的政策方向是继续“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和坚持“房住不炒”,同时银行系统继续严查贷款违规流向房地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相信全国房价的普涨可能性很小,供求基本面将继续主导各地楼市的表现。
       中国金融下半年到底会如何?会不会出现大的波动,比如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我觉得目前很难判断,但中国人对于财富保值增值,似乎总是比哪些所谓经济学家务实,这却却是真理。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