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首次面向全球征集空间站实验项目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19-08-12 21:56:46





近日,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组建了由14位院士组成的空间站科学技术实验委员会,正式面向全球长期征集空间站实验项目。

建立专门网站征集项目

据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一直倡导国际合作,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与联合国外空司已正式向全球发出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的邀请。在这一倡议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面向全球征集空间站实验项目,促进太空探索领域的国际合作。

由美国航空航天局、欧空局等世界主要航天机构组成的国际太空探索协调组,在最新的全球太空探索路线中,已将中国空间站的实验作为验证深空技术和能力的关键步骤。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洪太介绍,该院作为中国空间站应用系统的责任单位之一,期待空间站实验项目能够支撑人类探索太空活动。对于入选的实验项目,该院还将提供其他航天器搭载机会或专用实验卫星,实现项目目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将承担具体征集工作,已建设专门网站(www.css-research.cn)征集项目。

两院院士组成科学委员会

据介绍,以科学委员会模式向全球征集空间站实验项目,是中国航天新的尝试。

目前,空间站科学技术实验委员会由14位院士组成,包括科学委员会主席包为民院士,共同主席(按姓氏笔画为序)王巍、王礼恒、叶培建、孙义燧、李惕碚、杜善义、杨孟飞、汪卫华、邹志刚、郑平、赵玉芬、戚发轫、韩杰才13位两院院士。委员会将通过“以我为主导、各国平等参与”的国际合作,搭建空间站实验的国际合作平台,面向全球征集空间站科学技术实验项目。

委员会下设6个分委会,包括空间探索中的物理机制分委会等,由6名院士作为分委会主席与国内外同行共同组建分委会。(记者 倪伟)

■背景

2022年前后中国空间站有望投入运营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网介绍,随着2017年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圆满收官,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空间站工程已全面展开。

中国载人空间站计划到2022年前后完成在轨组装并投入运营,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中国空间站长什么样?据介绍,其基本构型包括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采用对称T形构型,高度340至450公里,设计寿命10年,额定成员3人,乘组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乘组一般在轨执行任务周期为半年。

据悉,空间站各舱段将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货运飞船将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神舟载人飞船将由长征二号F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中国空间站在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上均配备了具有国际化标准接口的科学实验柜,用于开展各类空间科学实验。

实验主要领域包括: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等。此外,还将研制发射2米口径的空间天文望远镜,可用于开展大规模、多色成像与无缝广谱巡天,为天文和物理科学前沿提供观测数据。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