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成都 感受乡村振兴“四川样本”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19-08-12 22:05:37





    中新社成都2月18日电 (王鹏 岳依桐)一排排川西民居整齐排列,干净的道路两旁树木茂密、鲜花盛开,一个名为“乡村十八坊”的文旅综合体内,村民正叫卖着各种酱料……“这里跟我印象中的中国乡村差别太大了!”18日,走进四川战旗村,日本《关西华文时报》副总编蒙令华感慨不已。

  当日,行走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海外华文媒体天府行活动在成都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15家华文媒体代表探访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感受中国乡村振兴的最新模式。

  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的战旗村因率先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得以致富,成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川样本”。数据显示,战旗村2017年的集体资产达4600万元(人民币,下同),集体经济收入462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6万元。

  于2018年8月开始营业的“乡村十八坊”,是战旗村创新土地经营的最新尝试。这一集产品制作、参观学习、体验销售为一体的旅游商业文化综合体,具有浓郁川西特色的榨油坊、豆腐坊、酱油坊、布鞋坊、竹编坊、郫县豆瓣坊一家接一家排列着,吸引了海外华文媒体代表驻足询问。

  在一个挤满游客的摊位上,秘鲁《公言报》总编孟可心看中了一双草鞋,并用手机付了款。“这个村的管理意识很超前,村民还通过网络销售自己的产品,这让我有些吃惊。”拿着印有村民淘宝店二维码的名片,孟可心说,他看到了当地村民积极开放的发展态度。

  “规划太重要了,在乡村发展中因地制宜,锁住自己地区的优势,发展优势产业,都离不开集体规划。”深入了解了战旗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后,蒙令华认为,战旗村已经有资格打造出自己的“乡村振兴”品牌。

  战旗村的确也在这样做。今年2月12日,一所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正式在村里揭牌,这所学院将聚焦乡村振兴干部人才发展的需求,重点开展乡村经营与管理人才、乡村信息化与互联网人才、乡村发展课题研究、乡村发展规划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等业务。

  “海外华文媒体都非常关注中国的乡村振兴,我们在这里见识到了结合地方优势和集体的力量、助力城镇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的新颖做法。”澳大利亚澳华电视传媒董事长任传功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年多来,他感受到部分中国城镇和乡村的差距正日渐缩小。(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