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闭幕式:“雪花”里有“更团结”的未来


来源: 新京报   时间:2022-02-20 22:36:34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闭幕式主题,是一种美好寓意和期许,更是对当前世界共同心声的艺术表达。

2月20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将在国家体育场如期举行。2月18日,闭幕式完成了最后一次全要素彩排。导演沙晓岚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闭幕式还将以“一片雪花的故事”为线索,讲述“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体现奥林匹克“更团结”的理念。

北京冬奥会从盛大开幕到持续十几天的精彩比赛,吸引了全球目光。在2月4日的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微火炬”等创意,赢得了国内外舆论广泛好评。其中,每个参赛代表团的一片片“小雪花”最终汇聚成一朵“大雪花”的创意所突出的“更团结”主题,尤为打动人心。

闭幕式延续这一主题,是将奥林匹克“更团结”理念,始终贯穿于整个北京冬奥会,也必定向世界传递共赴“更团结”未来的美好期许与信心。

北京冬奥会是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之后举办的首个冬奥会,也是疫情暴发以来首个如期举行的全球综合性体育赛事。其中,“更团结”的分量不言而喻。

事实上,北京冬奥会能够克服疫情等诸多不利因素如期举行,本身就离不开中国与国际奥组委等各方的通力合作。而且,北京冬奥会也是历史上外国政要和运动员出席人数最多的冬奥盛会之一。这些都有力表明世界各国共同团结在奥林匹克旗帜下的积极行动。

这次冬奥会上的诸多美好瞬间,也让我们直观感受到赛场内外的互相尊重与团结。比如,日本花滑选手羽生结弦在中国成为“网红”,赛后还与中国选手苏翊鸣结下“神仙友谊”;中国“四届老将”徐梦桃摘金后,美国选手考德威尔第一时间上前拥抱祝贺;65名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送上祝福寄语……

这些感人细节一次次表明,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但各国运动员不仅能克服疫情影响共赴盛会,且都体现出了超越国别与输赢的互相包容和珍贵友谊。

这也提醒世界,尽管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国际环境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总有些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价值观不会变。正是这些真情流露的时刻和价值观底色,让我们更加强烈地意识到,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不同文明和国家仍可携手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事实上,疫情大流行下,人类对于共克时艰、团结向前的期盼,从来没有如此强烈,“更团结”也从来没有显得如此重要。在此背景下,如期并成功举办的北京冬奥会,更像是一条沟通的纽带、一座交流的桥梁,承载着促进对话、消除隔阂、凝聚共识,让世界“更团结”的伟大使命。

也因此,早在冬奥会开幕前夕,多国驻华大使就表示,“北京冬奥会的重要意义在于团结世界各国,团结世界人民。”此次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创意均突出“更团结”理念,高扬“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也就顺理成章。

这是一种美好寓意和期许,是对冬奥会上各国运动员之间所展现的相互理解、尊重、友善精神的提炼,更是对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心声的艺术表达。

与此呼应的是,下一届冬奥会东道主、意大利的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佐的“八分钟”表演主题被确定为“双城璧合·聚力联辉”,英文是“Duality,Together”。而“Together”也译为“在一起,更团结”。这与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以及奥林匹克格言“不谋而合”。此一细节,也足见在追求人类“更团结”上,全球共识之强烈。

而今,一届“非常成功”的冬奥盛会,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但人类对“更团结”的追求,应该永远在线。而在奥林匹克精神鼓舞下,人类必须,也一定可以共赴一个“更团结”的美好未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