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成为盐源“金山银山”


来源: 中新网四川   时间:2023-03-07 18:06:10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7日电(王利文 汤雁)2月下旬,阵阵机器轰鸣声从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润盐镇的盐源隧道施工现场传出。作为西香高速公路最长的隧道及项目控制性工程之一,盐源隧道右洞管棚施工和左洞导向墙施工作业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此番热闹的建设场景是盐源县快速发展的缩影之一。近年来,盐源按照“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化兴县”发展思路,推动“魅力笮都·实力盐源”建设取得新突破,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过去一年,盐源县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地区生产总值达170亿元人民币,增长9%;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乡村建设快速推进,6.5万脱贫人口稳定增收,收入增速达14.3%;发展根基不断夯实,交通强县“五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西香高速、黄泥梁子大桥控制性工程开工;城乡品质显著提升,城镇常住人口增加到11.4万人,城镇化率提升至38%……

 四川盐源县泸沽湖草海上的走婚桥。周国洪摄
        四川盐源县泸沽湖草海上的走婚桥。周国洪摄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生态立县优势凸显

  初春清晨,村民张兴国操控微耕机的身影早早出现在盐源县梅雨设施蔬菜现代农业园内。“在家门口工作,收入不比外出务工收入低,同时也照顾了家里。”张兴国开心地说,农业园引入了水培、无土栽培和物联网智能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技术,还为村民提供了新的劳动就业机会。张兴国抓住机遇,成了家乡新型职业农民中的一员。

 盐源县当地居民正在春耕。王磊摄
           盐源县当地居民正在春耕。王磊摄

  “除蔬菜生产外,农业园内还打造了垂钓亭、网红打卡点、虾塘、景观花海等。”该农业园负责人俄尔子补介绍说,农业园以农业生产衍生观光农业的思路进行建设,总体规划2000亩,目前已建设面积260余亩,将继续建设现代化全智能育苗温室、温控大棚区、休闲采摘区、农产品初选包装区等。

  2022年,盐源县培育了4个现代农业园,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步伐加快。这片“离太阳很近、离城市很远”的土地,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苹果、核桃、花椒和烤烟“三果一叶”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壮大。其中,苹果、核桃和花椒种植面积分别为42.2万亩、116.17万亩和82.21万亩,产值分别达30亿元、4.6亿元、11.4亿元,“三果”总产值超46亿元,盐源县已成为全国高原地区苹果第一大县、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全国花椒种植第一大县和四川省核桃种植规模第一大县。多年特色农业发展,当地村民尝到了甜头,也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在泸沽湖畔,一幅以农业富民、生态立县、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图景,正在绘就。

 盐源县已成为全国高原地区苹果第一大县。郭建良摄
      盐源县已成为全国高原地区苹果第一大县。郭建良摄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清洁能源跨越发展

  崎岖的山路上,3辆装载着90米长风机叶片的车队有序前行,从全国海拔最高的风电叶片制造基地驶向盐源县正在建设的风电场。2022年9月,东方电气(盐源)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首支叶片顺利下线。

 四川盐源县风电叶片吊装现场。王磊摄
         四川盐源县风电叶片吊装现场。王磊摄

  “公司已具备批量生产制造90米级风电叶片的能力,产品将辐射凉山州盐源县、木里县,甘孜州,以及云南省等地。”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基地具备年产100万千瓦5兆瓦及以上等级大型风电叶片的能力,产值达4亿元。首支叶片顺利下线标志着盐源县风电设备“运输难、耗时长、成本高”成为过去时,覆盖装备制造、风场建设的风电产业链已基本形成。

  近年来,四川省提出加快建设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县的盐源,再次迎来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黄金期”。2022年,盐源县风电、光伏装机发电能力突破100万千瓦,储备新能源开发项目200万千瓦,成为凉山州最大的风光新能源发电基地。盐源县水、风、光多能互补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从海拔、地形、风能条件等方面考量,这里建设风场得天独厚。”投资开发凉风坳风电场的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风电场的建设,为后续装机规模达35万千瓦的风电场建设和运营积累了经验。

  根据《盐源县“十四五”新能源规划修编》,“十四五”期间,该县将开发年发电约138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随着盐源县风光互补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绿色引擎”加快打造,绿水青山已成为“金山银山”。未来,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全国知名绿色生态产业集聚区将成为盐源县的新“名片”。

  文旅释放新活力 打造有厚度的“诗和远方”

  作为全国最清澈湖泊之一的泸沽湖,是镶嵌在川滇两省交界处的“高原明珠”,独特的母系氏族人文风情举世闻名,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地方”“香格里拉的源头”“母系氏族的家园”。在盐源县泸沽湖畔,马帮队长杨直之带领游客湖畔走马,感受马帮文化,一览沿湖美景。

 游客正在游览盐源县泸沽湖。王磊摄
       游客正在游览盐源县泸沽湖。王磊摄

  除“茶马古道文化”“摩梭文化”外,14个世居民族共生共融的盐源县还孕育了灿烂的“盐文化”“青铜文化”“农耕文化”等。凭借秀美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近年来,盐源县搭建“旅游+”文旅架构,实现了“1+1>2”。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盐源县老龙头青铜时代墓地入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据了解,该墓地核心区总面积约12000平方米,发现墓葬1400余座,年代从商代至西汉早期。出土遗物完整建立了盐源盆地商代晚期至西汉时期的年代框架和文化序列,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和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体现。

 四川盐源县老龙头青铜时代墓地出土器物。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四川盐源县老龙头青铜时代墓地出土器物。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当下,盐源正全力推进天府旅游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动盐源老龙头青铜文化宣传发布及博物馆建设工作,泸沽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公母山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卡拉坝热气球空中游览项目建成投运。而正在建设的西香高速项目建成通车,将结束盐源县不通高速的历史,从西昌驾车到泸沽湖将缩短至2个小时。随着“经脉”打通,盐源将形成内联外畅格局,吸引更多游客来寻找“诗和远方”。

  如今,盐源县正奋力“加速跑”,全力“拼经济”。随着产业基础的夯实、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方式的转变,盐源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增长,39万盐源儿女正在奋力谱写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盐源新篇章。(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