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元:优先保障硅能源产业用电需求 支撑“双碳”目标落地


来源: 中新网四川   时间:2023-03-09 15:15:00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9日电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针对优先保障硅能源产业用电需求,支撑“双碳”目标落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刘汉元介绍,随着光伏装机规模大幅增长,硅能源产业同步快速发展。2022年,国内高纯晶硅总供应量达90万吨左右,其中国产81万吨,进口9万吨。2023年,国内总产量预计将达到150万吨左右,其用电需求也将同步增长。硅能源是典型的“小能源”换“大能源”产业,是真正意义上的“新煤炭”“新石油”。硅能源产业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撑。
  刘汉元谈道,长期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需求仍将维持稳步增长态势,尖峰负荷特征或将日益凸显。虽然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持续增加,但距离成为供电主力尚需时日,电力供应存在阶段性缺口,区域性供需矛盾突出。目前,晶硅光伏产业的主要聚集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用电需求无法保障、季节性限电限产问题,客观上对硅能源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制约和影响。
  刘汉元表示,随着能源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规模迅速扩大,硅能源产业的能源属性日益凸显,硅能源的生产制造实质成为了能源的制造,其产能的开工发挥直接影响到光伏电站装机,进而影响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速度。硅能源产业的稳健快速发展,对巩固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推动全球能源转型都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为促进硅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刘汉元建议,在工业领域优先保障硅能源生产企业用电需求。在保障民生用电的基础上,明确不将硅能源企业纳入有序用电范围,支持硅能源产业最大程度发挥产能,有效保障光伏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支撑光伏产业稳健快速发展;支持硅能源产业发展,其原料及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能耗不纳入能耗总量考核。当前我国出现的电力短缺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化石能源不断退出,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未能跟上所致;建议加快硅能源产业发展,进一步强化硅能源产业的能源正向回报属性,持续释放先进产能;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提高硅能源产业零碳、低碳能源自给率,允许其自建光伏、风能电站,配套完善相应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优惠减免过网费,实现自发自用,既满足增量用能需求,又不增加碳排放。同时,鼓励光伏、风电、水电等绿电优先保障供给硅能源生产企业,真正实现绿色能源生产绿色能源的零碳循环。(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