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第三次“太空会师”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3-10-27 10:39:51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26日晚,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相聚太空,实现中国空间站第三次“太空会师”。

  随着神舟十七号飞船稳稳停靠中国空间站,19时34分,神舟十六号乘组打开“家门”,一起等在“家门口”迎接队友的到来,航天员朱杨柱掏出手机记录这一珍贵瞬间。当神舟十七号乘组指令长汤洪波打开飞船轨道舱舱门,“神十六”乘组不约而同地鼓掌欢迎,6名航天员围在“家门口”热情相拥。

  随后,6名航天员两两结对,老乘组细心地帮助新乘组适应太空失重环境,扶着他们一起“游”进天和核心舱,这里早已布置好由航天员景海鹏亲自书写的“欢迎队友”横幅。

  神舟十七号乘组是中国空间站迎来的第六批“住户”,也是第二批航天员首次带领第三批新航天员进入太空,“年轻”是这一乘组的最大特点。人们还注意到,神舟十六号、十七号乘组在成员搭配上也有明显区别。前者首次包含“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种航天员类型,后者全部是航天驾驶员。

  乘组选拔有何特殊考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表示,这是针对空间站任务需要选拔的。神舟十六号任务科学实验多一点,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更适合执行任务。神舟十七号任务的舱外活动更复杂,就需要尽可能选拔航天驾驶员。

  在天和核心舱“站”定后,6名航天员开启了“唠嗑”模式。朱杨柱说,能在中国空间站见到兄弟们非常高兴,“激动一天了”。汤洪波感慨,再次回到核心舱,有种回到“太空家乡”的感觉。

  2021年,航天员汤洪波作为首批入驻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之一,亲历了“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的历史时刻;时隔2年后,他重返“天宫”,亲身感受中国空间站从“一居室”到“三居室”的变化。与此同时,汤洪波也成为目前为止执行两次飞行任务间隔最短的中国航天员。

  留下合影,如今已成中国航天员们会师太空后的默契。简单叙旧后,景海鹏提议拍摄6张太空“全家福”,寓意“六六大顺”。

  后续,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中国空间站共同工作生活约4天时间。神舟十六号乘组完成与神舟十七号乘组的在轨轮换后,将于10月31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在返回前,神舟十六号航天员还将视光照条件,手持高清相机,通过飞船绕飞拍摄空间站组合体,将有望在轨首次获取以地球为背景的空间站组合体全貌图像,这将是第一张反映中国空间站全构型的“工作照”。(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