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媒广东行|「点水成金」打造百亿级水经济产业 华媒:产业发展河源独具特色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24-12-01 22:01:52





河源因「水」制宜、点「水」成金,围绕万绿湖和当地自然资源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图为万绿湖景区风光。 (记者李紫妍摄)
        泰亚传媒12月1日河源讯    河源,一座从名字上就与水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城市,「水」不仅是当地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源,更是促进发展的重要经济资源。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2024广东高质量发展采风团今天(1日)来到河源市东源县万绿湖景区,了解当地因「水」制宜、点「水」成金,围绕万绿湖和当地自然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培育发展百亿级水饮料及食品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真正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故事。

万绿湖所在的东源县基于本地的农特产品开发手信品牌,打造乡村振兴新招牌。 (受访者供图)
广东万绿湖景区导游中心负责人周捷航介绍,为了让库区居民增收致富,河源市围绕万绿湖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和镇村城乡融合发展,为周边6个镇打造各不相同的主题,例如距离万绿湖最近的新港镇主打粤式美食餐饮,目前已打造位列「广东十大之一」的美食街区,可以同时容纳2万人就餐;「万绿果乡」双江镇主打蔬果,盛产蓝莓和一种当地称为「状元瓜」的西瓜,正在打造特色水果名镇等。此外,当地还针对万绿湖进行旅游开发,打造两条精品路线招揽游客。不过,周捷航强调整个游览区面积加起来11.5平方公里,占库区面积仅0.7%左右,对生态的影响很小,并且景区在开发中遵循「湖内游湖外吃住」的原则:「我们通过生态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但是一切以保护为前提。」

河源国家高新区投促局局长谢锦锋介绍,水饮料及食品产业是园区重点打造的一个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记者田欣妍摄)
围绕万绿湖的水,河源市持续「大做文章」,培育发展百亿级水饮料及食品产业。河源国家高新区投促局局长谢锦锋介绍,河源国家高新区依托万绿湖这张名牌和当地生态环境的优势,把水饮料及食品产业作为园区的其中一个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进行重点打造,累计引进了30多个食品饮料重点项目,目前园区已经落户了农夫山泉一二三期、华润怡宝、紫泉饮料、今麦郎、白象食品等一批知名头部企业,还有百家鲜、饭饭得、塔斯汀等一批食品骨干企业。

目前,河源已拥有用全国包装饮用水头部企业农夫山泉和华润怡宝在华南地区的最大生产基地,及内地最大的饮料代工企业广东紫泉饮料工业有限公司,全市现有水饮料及食品规模以上企业39家。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其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实现71.5%的快速增长,预计2024年产值将达到90亿元。

河源通过发展文创、手信等产业延长文旅经济产业链。图为印着小灵猫、仙八色鸫、桃花水母、无叶美冠兰等4种珍稀动植物标签的万绿湖饮用天然水。 (记者李紫妍摄)
此外,河源市通过发展文创、手信等产业延长文旅经济产业链,提升万绿湖及河源的文化及品质影响力。在万绿湖景区入口的文创店内,根据湖区风景、湖区内的珍稀动植物等元素设计而成的丝巾、搪瓷杯、茶具套装、冰箱贴等精致文创,引发华媒代表们浓厚兴趣,纷纷仔细挑选起来,印着小灵猫、仙八色鸫、桃花水母、无叶美冠兰等4种珍稀动植物标签的万绿湖瓶装饮用水,也让大家爱不释手。万绿湖所在的东源县则基于本地的农特产品开发「东源手信」,用万绿湖丝苗米、梨膏糖、蓝莓果汁等地方产品打造乡村振兴的新招牌。

河源通过发展文创、手信等产业延长文旅经济产业链。图为万绿湖文创丝巾。 (记者李紫妍摄)
葡萄牙葡新国际文化传媒副总编辑尹宁自己也正在做有关乡村振兴的对外传播工作,她表示河源的乡村振兴做得很有特色,例如有专门的旅游线路开发与设计、有深入农家户的研学体验等,与当地的古建筑文化、乡村生活融合得很好。欧中之声副总编林奕贤认为,河源基于当地丰富的水资源进行经济开发,发展饮用水及食品产业、温泉度假产业、合理开发渔业等,但是又做到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两不误,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展现了当地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鲜明特色。
(责任编辑 鹏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