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主席李大宏(左四)為「國際拍客」獲獎者頒獎。(大公文匯網圖片)
(大公文匯網記者 王凱輝、盧靜怡 長沙報道)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2025年會8月26日在長沙舉行,來自全球37個國家和地區的84家海外華文傳媒高層齊聚湖南,以「五湖四海匯三湘,聯結互鑒通大同」為主題,共同探討如何創新國際傳播,講好中國故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海外華媒力量。
本屆年會由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和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主辦,旨在以「匯」破圈,直達海外華文媒體及主流社交平台;以「互鑒」塑魂,展示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以「大同」聚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本屆年會上,新增7家華媒加入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成員媒體已由成立之初的18家發展到130家,遍布全球五大洲44個國家和地區。

湖南廣播影視集團(台)黨委委員、副台長徐蓉分享。(大公文匯網圖片)
年會發布合作組織《長沙倡議》,舉辦國際傳播分享會等。現場還表彰了合作組織「國際拍客」優秀報道媒體與個人。據介紹,大公文匯「國際拍客」品牌自2019年成立至今實現突破性發展,已覆蓋五大洲30多個國家。國際拍客們活躍於世界各地,始終發揮着身處境外、快速反應的優勢,生產和傳播有關中國文化的軟性內容,在講好中國故事的道路上深耕細作、成果豐碩。
與會嘉賓深入研討交流 提升國際傳播效能
在國際傳播分享交流環節,媒體代表圍繞「跨文化傳播的挑戰與策略」「全球傳播與新媒體機遇」等話題作了發言,與會嘉賓進行了充分交流和探討。
湖南廣播影視集團(台)黨委委員、副台長徐蓉分享稱,湖南廣電近年來積極打造「年輕化、國際化」的傳播特徵,構建覆蓋全球的社交媒體矩陣。徐蓉亦特別提到,港澳台媒體在國際傳播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湖南廣電願與港澳台同業深化合作,共同打造華人傳播新生態。

加拿大《搜羅》雜誌社社長陳林分享。(大公文匯網圖片)
加拿大《搜羅》雜誌社社長陳林分享稱,以短視頻為代表的新媒體形式,使人人都能隨時隨地生產內容,突破了傳統媒體的時空局限。他指出,新媒體傳播高度依賴算法。內容越優質、越垂直,平台的推薦就越多。因此,海外華媒必須學會分析平台規則和數據,善用新媒體工具和AI技術,將中國故事講得更有效、更立體,讓世界看到真實、多元而可愛的中國。

德國《開元網》總裁周鴻圖分享。(大公文匯網圖片)
「提到『中國製造』,很多外國人起初聯想到的是流水線,但通過文化節、美食周、旅遊體驗,他們對『中國製造』的印象就會升級為為『中國創造』『中國文化』,這種轉化源於體驗式傳播。」德國《開元網》總裁周鴻圖指出,單靠新聞信息難以支撐長遠傳播效果,必須推動「媒體+產業」的跨界融合。
湖南武陵酒有限公司品牌總監孫泉朝表示,希望通過華文媒體的力量,把「湖湘味道」帶到更廣闊的世界舞台,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湖南與世界的重要紐帶。他介紹,近年來武陵酒正積極探索年輕化、國際化的傳播方式,通過多樣化的體驗活動,讓更多年輕群體走近醬香文化。

大公文匯國際傳播中心主任王逍分享大文特色的國際傳播發展路徑。(大公文匯網圖片)
大公文匯國際傳播中心主任王逍表示,大公文匯國際傳播中心成立於2023年,經過兩年實踐,依託大文集團和華媒合作組織的資源優勢,在講好中國故事方面進行了諸多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國際傳播效能得到進一步提升。就國際傳播中的探索,王逍從三方面分享大文特色的國際傳播發展路徑,一是發揮香港樞紐作用,打造多元傳播矩陣;二是深耕合作組織平台優勢,拓展全球夥伴網絡;三是延伸服務範疇,放大經濟聯動效益。她希望,通過此次年會把中國故事講得更好、傳得更遠,也讓世界聽見華媒更響亮、更可信的聲音。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