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武术锦标赛散打冠军福清哥王征立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19-08-12 22:54:10






国际散打冠军福清哥王征立

        (福清侨乡报记者:林秋明)在福清市武术界,能获得国际武术锦标赛散打冠军的人寥寥无几。福清市传统武术协会会长王征立,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一边开办武医馆治病救人,一边弘扬福清南少林武术,被誉为福清南少林武术的“真传人”。
 
追逐梦想投身嵩山少林寺

        1974年出生的王征立,福建省福清港头镇光辉村人。他家三代行医。自幼生长在医术世家的他,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医学十分感兴趣,从小就帮助摔伤磕碰的小伙伴清创敷药。由于受到电影《少林寺》的影响,同时又痴迷武术,他梦想有朝一日到河南少林寺学习武功,成为行侠仗义的武林高手。

        1988年,年仅14岁的王征立放下手中的金庸武侠小说,只身前往河南嵩山少林寺。在诸多武馆中,他选择了管理最严格的少林塔沟武校,跟随中国武术九段刘宝山学习北少林拳及散打。他每天除了必须完成5000米长跑外,还要进行8个小时以上的强化训练,经常筋疲力尽,连上床休息的劲都没有。
 
        他想过放弃、偷跑,又考虑到会被人耻笑,于是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这一坚持就是3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磨砺,终于系统学习了少林寺的刀枪剑棍、长短软硬兵器。不但掌握了少林寺的传统武术,还把传统武术的精华运用到实战中。
 
 


 
厚积薄发勇夺武术桂冠

        3年学有小成下嵩山,王征立又深感所学不足。他谨记“井掏三遍出好水,人从三师武艺高”的格言,到处寻师访友,希望博取众家之长。1991年,师从中国十大气功师张家陵,学习内壮功,内家养生功,外家金钟罩、铁布衫、铁砂掌等。1992年,机缘巧合,他再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青岛七星螳螂拳掌门人陈乐平为师,学习传统螳螂拳。
 
        陈乐平对王征立悉心教导,传授许多核心弟子的拳谱秘传。他兼收并蓄,对武学理解日益加深,为日后夺取国际散打冠军打下扎实的基础。学武过程中,不少传统拳谱让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一头雾水。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1992年,王征立他报名参加了创办在原元洪师范的福建电大文秘班。文化知识提高了,对领悟武术真谛起到很大作用。
 
        1999年,陈乐平要求王征立到青岛参加国际武术锦标赛80公斤散打比赛。王征立有点犹豫,毕竟脱离实战太久了,“师父,我行吗?”王征立扪心自问。师父说:“你行!抓紧时间准备吧!”
 
        王征立想起7年前师父那句“我要把你培养成福建省的散打冠军”的教诲,觉得问心有愧。他认为,省级冠军的理想还没实现,就要面对国际赛事,这跨度未免太大了吧?为了不让师父失望,王征立卸下思想包袱,积极投入恢复体能的锻炼中。一个月后,他踏上了山东的火车。
 
        参加这次散打比赛都是世界各国的搏击高手。王征立的对手是来自美国的黑人拳击高手戴维斯。比赛甫始,戴维斯步伐稳健,拳法犀利,给王征立带来极大压力,感觉对方就像一头公牛,怎么打都打不倒。比赛到一半的时候,王征立的鼻梁被对方重击骨折,流血不止。“怎么办?要放弃吗?决不能放弃!”
 
        王征立看了看师父,突然改变战术,采取武术散打“远踢、近打、贴身摔”的精髓,继续参赛。经过全力拼搏,王征立最后以绝对的得分优势获得冠军。登上领奖台,他通过翻译对戴维斯说:“你就像一头非洲野公牛,打不倒!”戴维斯说:“你就像一头狮子,凶猛、强悍!”能得到对手的认可,这对王征立也算是一种荣誉。
 
        王征立认为,一名武术高手绝不可能从闭门造车中产生,没有实战的武术,充其量就是花拳绣腿。是骡子是马,应该到擂台上溜溜。

        第二年,“东方杯”武术散打赛又在青岛举行。王征立再次踏上征程。

        火车上,几位旅客问王征立去哪里?干什么?当他们得知王征立是福建人到山东参赛,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说:“山东历来在武术赛事中都是雄踞全国榜首,你一个福建人有戏吗?”王征立心里明白,国际武术锦标赛80公斤散打冠军只能代表过去,这次赛事直接面对山东的高手,确实不可掉以轻心。
 
        果不其然,这次王征立的对手是身高1.82米,腿长、臂展长的小伙,而且曾经获得全国青少年赛事第二名,是一位散打界著名教练的弟子。于是比赛充满了悬念。起先,王征立几次发起主动进攻,都近不了他的身被对手侧踹腿堵截回来,对方的身高腿长发挥好,占据得分优势,第一局失利。
 
        第二局开始,王征立扬长避短改变战术,采用“贴身摔法”,取得明显效果。由于对方不适应这种打法,体力消耗很大。他最后采用“夹脖法”,把对方摔倒在地,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这就样,他再次获得冠军。

        此外,他还获得2001年山东螳螂拳武术比赛第三名。



任重道远弘扬南少林武术

        1993年,东张镇少林村发现南少林寺遗址,出土大量珍贵文物,使南少林寺遗址得到科学验证。随之而来,福清南少林武术也引起外界高度关注。“有寺无拳”成为福清南少林的尴尬

        “要尽快光大福清南少林武术!”1999年,王征立开了一家名叫玉融武术俱乐部的武馆,从事武术教育,与同道切磋武艺。他觉得既然南少林寺遗址在福清,那么南少林拳在哪里呢?为了探索这个奥秘,王征立成立福清南少林武术研究会筹备会,和施友潜等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配合一起,挖掘、整理了大量分散在福清民间的南少林拳种,为弘扬福清南少林武术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掌握真正的福清南少林武术,王征立四处寻找全面掌握福清南少林拳的师父。早年在河南嵩山少林寺习武的时候师兄弟们曾置疑:“不是说福建也有少林寺,为何还要千里迢迢来河南呢?”王征立只能苦笑。2001年,当他得知原福清国术馆馆长、素有“南少林拳活化石”之称的张本利练的就是正宗且完整的南少林拳时,急欲投其门下。
 

南少林活化石张本利老师

        张本利看到王征立有国际武术散打冠军的桂冠,为人谦逊,不恃才傲物,能谦虚求教,符合练武之人首重德的标准。是一棵好苗子,能够把他的武术传承下去,遂将其收为5名关门弟子之一,把少林八卦连环拳、龙拳、虎尊拳、宗鹤拳、鸣鹤气功等28套拳术毫无保留地教给了他。王征立勤学苦练,颇得真传。
 


         2001年,王征立首推武术进校园活动。他把港头镇玉田小学作为试点,将两年来所学的正宗福清南少林武术传授给青少年。不少学生在他的引导下,既锻炼了身体,又磨炼了意志,还陶冶了情操,受到武术界和文体部门的好评。

武助商道扬威非洲
 
        2005年,王征立就像许多福清人一样,踏上非洲这块土地创业。非洲既充满商机也充满危险。王征立初到刚果,经常遇到当地热爱搏击的雇工的挑战。有一次,一名黑人雇工跃跃欲试。王征立隔开两个直拳,接住对方踢过来的边腿,来个“抱腿摔”,一下子就把对手扔到货堆上。这名雇工起来,立马鞠躬,毕恭毕敬地称王征立为“老师”。
 
        还有一次,一名身高马大挺着健硕的胸肌的黑人警长到王征立的商店照例讨要小费,骄傲称自己是搏击高手,看不起矮小的中国人,要与人掰手腕。几名华人上场都输给了他。王征立见状主动伸手应战,不动声色的运起内劲,握住警长的手腕,随即轻松的把他的手臂压倒在桌子上撂倒了。大失脸面灰溜溜的走了,连小费都没拿。
 
        有一个晚上,王征立和友人遭到几十个黑人的尾随,生命财产的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王征立采取“沾衣十八跌”中的“枯树盘根”法,首先放到了靠近身的一个歹徒。这时候几十个黑人包围上来,王征立屈身下蹲成虚步,前后手拉开,摆了个黄飞鸿影片中的招牌造型,大喝一声“呀!”几十个黑人被中国武术吓得愣住了不敢向前。
 
        此时,王征立见势乘胜追击,以猛虎下山之势冲向歹徒,那群歹徒吓得四处逃散。这时他身后的一个歹徒冲了上来,王征立拽住歹徒的手臂,采用传统武术中“叫劲”,来了个“顺手牵羊”,直接把歹徒扔到一米多深的水沟。第二天,这件事在黑人中传开了。黑人们知道有一位中国功夫高手,再也没人敢惹。
 

医武并重,造福大众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而武医又是中医里重要的分支。技艺高超的师父都会掌握“武、医”,只有遇到品德高尚值得培养传承衣钵的弟子,师父方肯传授。武医主要用来调理跌打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盘突出等症状,以点穴、拨筋、通经络等手段实施,手法简单、直接、有效。
 
        2005年开始,王征立意识到习武时候师父所传的武医是优秀的自然疗法,刚好弥补了当今主流医学的缺环,可以造福于人,便开始免费为病患者治疗,从事此项工作。他把武术经络学充分运用到患者身上,不少疑难杂症手到病除。
 
        2012年,张本利以103岁高龄离世。王征立有了一种使命紧迫感,张本利师父由于一贯密不公开授徒,门徒稀少。觉得自己更有责任应该把张本利师父的福清南少林武术进一步传承下去,便在福清市体育场、体育馆、文化馆等处,开班免费教学,对青少年公益推广福清南少林武术,深得广大好评。
 
        2017年,王征立开办福清市真功夫养生馆,专门用传统武医手法给患者调理脊椎病、肩周炎、腰椎盘突出、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等。不少病患者慕名前往,欢喜而归。同年,他发起成立福清市传统武术协会,经常带领会员参加各种赛事和表演活动,名声逐渐扩大,现有会员百余人。
 
        作为一名中华传统武术的继承人和弘扬者,王征立带领会员及他的弟子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热心公益人士的认可和支持。有一位企业老板免费提供了万达广场写字楼一百多平方的场所作为福清市传统武术协会的办公,传承武术。2017年,荣任华夏功夫与禅茶文化国际传播委员会执行副主任。目前,他已取得中国武术6段职称,成为国家武术一级教练。
 
        采访中,王征立说:“在习武的道路上,英雄不问出处。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传播的是正能量,每个习武的人都好像一盏灯,它能点燃千万盏灯。而在明亮的灯盏与灯盏之间,光明的传递永远不会有尽头。中华文化需要不断地传承下去!” 祝愿王征立的武医和武术之路越走越宽广,培养出更多人才,造福更多百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