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城“陶瓷世家”乔氏传承15代 坚守法花传统技艺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19-08-12 22:55:12





山西阳城“陶瓷世家”乔氏传承15代_坚守法花传统技艺
山西阳城,乔氏法花陶瓷生产车间内机器隆隆,而楼上的一处房间内却异常安静。 张云 摄


       山西阳城,乔氏法花陶瓷生产车间内机器隆隆,而楼上的一处房间内却异常安静。74岁的乔加胜戴着花镜,手执画笔,在陶瓷上细细勾画。
 

山西阳城“陶瓷世家”乔氏传承15代_坚守法花传统技艺

乔氏法花陶瓷生产车间. 张云 摄


     “我们家从明代由陕西迁到阳城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陶瓷世家。我小时候,爷爷就告诉我,他的爷爷就是干陶瓷的。如今,我儿子女儿孙子全是搞陶瓷的。”乔加胜是当地一项流传了数百年的乔氏法花陶瓷传统手工技艺的第十三代传承人。
      法花陶瓷,又名“珐华”,原本是在山西晋东南地区盛行的彩釉陶。在金元时期,以琉璃与法花为代表的乔氏陶瓷名播九州,曾为北京紫禁城、十三陵烧制过琉璃瓦、顶冠、兽吼等。法花陶瓷是明三彩之一,属于陶瓷中的精品。

 

山西阳城“陶瓷世家”乔氏传承15代_坚守法花传统技艺

民众观赏乔氏法花陶瓷产品。 张云 摄


       阳城陶瓷烧造技艺历史悠久,据《阳城县志》记载,“唐宋时期,黑白瓷生产已很普遍”,至明代时,境内陶瓷及琉璃技艺达到了鼎盛。阳城县后则腰乔氏是当地最负盛名的陶瓷世家,祖先系陶瓷、琉璃艺人,唐代从陕西迁入,后移居后则腰,“法花”陶瓷是乔氏家族的独门技艺。
       据介绍,乔氏法花陶瓷主要以当地陶土为原料,所用工具有耙、犁、泥铲、瓷轮、瓦底、揉泥台、施刀、割坯绳、挤泥器、上料笔(刷)窑炉等,着色采用孔雀蓝、茄皮紫、黄、绿等,装饰内容多以人物、山水、花鸟、龙凤为主,成品有盆、碗、罐、碟、瓶、茶具等多种器皿。

 

山西阳城“陶瓷世家”乔氏传承15代_坚守法花传统技艺

民众观赏乔氏法花陶瓷产品。 张云 摄


       “法花严格地说是在琉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花的立体感更强,它的线不是画出来的,而是一根一根立起来的。烧制时如果太软不能立,立了会垮掉,干了立线很容易薄弱,线和胎子结合不好。”乔加胜告诉记者,法花烧制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大面积的颜色,琉璃瓦烧制的时候很难保持面的整洁,色调均匀。
       乔氏法花陶瓷工艺先在陶瓷素坯上立线、焙烧,再绘画填色,工艺非常复杂,釉料配方难度大,由乔氏一门世代相传,主要烧造过程有原料筛选、碎矸浸泡、耙泥沉淀、出泥制泥、揉泥拉坯、干坯修坯、立线焙烧、兑料填色、装钵烧制、凉窑出窑、分类装箱等工序。
        阳城法花陶瓷是中国陶瓷工艺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品类,其产品胎质坚实,造型规矩,色泽统一,在生产上有着严格的工艺流程和操作程序,具有较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而今,74岁的乔加胜是这项非遗技艺的第十三代传承人,目前该技艺已传承第十五代。

       阳城县后则腰乔氏是当地最负盛名的陶瓷世家,祖先系陶瓷、琉璃艺人,唐代从陕西迁入,后移居后则腰,“法花”陶瓷是乔氏家族的独门技艺。 张云 摄
       从北京美术学院毕业的乔加胜表示,即使是专业学习陶瓷工艺的,要掌握这项技艺也需要一段熟悉过程,对颜料,性能,对烧成温度出来的变化,都要慢慢学习。对于没有美术基础的年轻人而言,学习这项技艺更不容易。
        为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乔加胜采用创新方式,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工艺及材料,继续传承发展。“我希望可以有更多年轻人喜爱这项陶瓷传统手工技艺并将其传承下去。”乔加胜说。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