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平:融入时代元素,传统民俗焕发新活力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19-10-07 22:15:40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今天,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吕氏春秋·季秋纪》中就有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又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民俗活动甚多,文化内涵丰富。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句,就生动地展现了古人“遍插茱萸”的习俗。数千年岁月洗礼中,重阳节也衍生出登高远眺、观赏菊花、摆宴敬老、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重阳节延续了数千年,各地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比如,在港澳同胞习俗中清明为“春祭”,重阳为“秋祭”。广西隆安县九月九日会放任牛羊自行觅食,福建海澄县重阳节则会放风筝为戏。重阳节这天,南京人家会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陕西广大农村家家户户的门前则都会插上青翠的茱萸,并且左邻右舍互相赠送。

  历经岁月洗礼,民俗文化代代相传。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已经传承至今。比如,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尽管各地民俗文化不尽相同,但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已成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这也足以表明,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着海纳百川的包容力。

  融入时代元素,传统民俗焕发新活力。让重阳节蕴含的孝思纷扬、爱意浓厚等思想和情感深入人心,能够滋润我们的道德精神之根。融入了时代元素,重阳民俗就越来越焕发出新的活力。如今,在重阳节当天很多人通过微信祝福父母、与远方亲人视频聊家常等等,都越来越成为“时髦”。传统民俗在与互联网的融合中锻造出了新的时代内涵,重阳文化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一代的喜爱和青睐。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继承好、弘扬好、延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文化进步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重阳节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世代流传,民俗文化也早已融入到了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增强着追梦路上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秦平)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