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茶种植助力黔西南郊纳镇走上“脱贫之路”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19-10-07 22:35:00





近日在贵阳举行的2019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上,贵州茶叶产品琳琅满目。其中,黔西南高海拔山区出产的紫茶,别具特色。紫茶的生产正助力黔西南的极贫乡镇郊纳镇走上“脱贫之路”。

  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境内,生长着很多古茶树。古茶的核心区位于郊纳镇八步村,这里的紫茶被当地人称为“八步茶”。与贵州其他地区的茶叶不同的是,这里的古茶属于比较稀有的紫茶。

 

  郊纳镇镇长刘家均介绍,八步茶非常特别,茶树嫩叶、茶花、茶果都是紫色的。更为难得的是,八步茶的花青素含量是普通茶叶的很多倍。“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现的古茶树已经有8万多株,其中不乏千年以上的古茶树。”他说。

  但过去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八步茶曾长期未被外界所知晓,只有当地人采来自制茶叶,种植规模也不大。八步村所在的郊纳镇,是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脱贫攻坚改变了这里,也改变了八步茶。为了促进当地的发展,政府出资修了一条二级公路,记者前往郊纳镇时,施工队正在铺设柏油。“道路完工后,从望谟县城到郊纳镇的车程要缩短不少。”刘家均说,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当地的古茶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2017年11月,在贵州省举行的全省秋季斗茶大赛上,因其独特的口味,八步茶一举夺得这次比赛的古树茶类“茶王”称号。“当时参赛的公司用蛇皮口袋把茶叶带到活动现场,因其外观不起眼,差点被直接淘汰掉。”刘家均说。

  为了充分发挥本地特色资源的优势,为当地群众增收,当地政府大力发展八步茶生产。通过茶树枝扦插育苗的方式,八步茶种植逐渐在郊纳镇推广开来。截至目前,郊纳镇的八步茶种植面积已达6000亩,另外还有茶苗1000亩左右。经过几年的发展,这里初步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有力带动当地村民增收。

  郊纳镇副镇长廖绍康表示,通过土地入股分红、茶园务工、土地流转等方式,有效增加了周边村民的收入。得益于茶叶的规模化种植,当地部分劳动力不需要到外地打工,就可以“在家门口挣到钱”。

  把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茶企,42岁的万再珍一家每年就有5000多元收入。现在,没有种地的她拥有一个公益性岗位,每个月有800元的收入。“工作很轻松,马路脏了的时候扫一下,余下的时间可以到基地去种茶,每天有100元钱。”她说,以前种自家的10多亩田土,除了喂猪养牛外“只够吃”,现金收入只能靠外出打工。此外,她们家的几十棵古茶树,每年卖茶青也能收入2000来元。

  “水田的流转费是每亩500元,旱地300元。”当地一家茶企的负责人舒腾显告诉记者,随着八步茶的“出名”,茶叶的价格稳步上涨,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一个新途径。“以前茶叶的成品每斤才50元左右,现在卖到两三百元一斤。”他说,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品牌的逐渐确立,八步茶必将给郊纳镇的村民带来更多收益。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