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记忆 ——张纯如纪念馆落成纪实


来源: 欧洲侨报   时间:2019-11-02 00:58:00





    据《欧洲侨报》讯  (特派记者  周翔)2017年清明时节,淮安大地一座吸引世界目光、牵动海内外华人情感的人物馆——张纯如纪念馆隆重开馆。两年多来,作为这一非同寻常的心灵工程的参与者,看到淮安的女儿魂归故里,看到这座精神丰碑已经成为淮安地标性建筑,深感淮安市委胸襟开阔、决策科学,也深感海外华人华侨桑梓情浓、赤子心重。怀着这份情愫,作为这一工程的亲历者、参与者,现对张纯如纪念馆酝酿、建设、开馆的情况进行回顾。

    一、绵延十年的追思

     张纯如是美籍华裔作家、历史学家,世人敬仰的“人权斗士”。
永恒的记忆_——张纯如纪念馆落成纪实

    在1997年侵华日军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暴行60周年之际,这位年轻作家的惊世之作《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在美国出版,它以作家追踪、发现的《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为佐证,以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实地采访、大屠杀遗址的科学考证为依据,以西方世界通用的国际语言——英语,首次向西方世界揭露侵华日军在南京屠杀30万人暴行,而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被评为当年最受读者喜爱的著作,张纯如也因此成为举世瞩目的历史学家、人类正义斗士。

永恒的记忆_——张纯如纪念馆落成纪实

    张纯如是根在华夏、情系民族的海外赤子,她生前出版的三部著作,第一部《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之谜》,又名《蚕丝》,为海归科学家、“两单元勋”钱学森立传;第二部就是让整个世界震惊、信服的《南京大屠杀》;第三部《美国华人》,讲诉美国华工150年的悲惨移民史,昭示千万华工对美国早期开发的贡献。因外部环境如日本右翼分子威逼恐吓、创作题材残忍血腥、工作日程紧张紧迫等诸多因素作用,张纯如罹患抑郁症,年轻的生命最终难以承受疾病的、心理的、药物的肆虐,于2004年11月结束了自己36岁的生命。

永恒的记忆_——张纯如纪念馆落成纪实

    张纯如是故乡淮安的骄傲,张纯如的溘然离世,家乡淮安更为悲催。早在2004年3月,淮安市侨联单步友副主席就在《江苏侨讯》刊文《致力于华人形象——记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缅怀张纯如女士;2007年,原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淮安市文联主席赵恺在淮阴区举办张纯如逝世三周年追思会;2012年,已担任市侨联主席单步友再著文《生如夏花之灿烂 逝如流星之迅捷》,纪念张纯如女士。其间市侨联多次到淮阴区新渡乡,考察张纯如祖居、张氏祠堂,走访张氏亲属,访问由张氏家族捐资建设是新渡乡新渡口村小(益公小学)。2013年,市侨联与淮阴区侨联、新渡乡政府协商,拟在新渡乡新建一处文化教育设施,以纪念张纯如女士,得到乡政府积极支持。2013年11月,淮阴区侨联向市侨联提出《关于申请设立“张纯如”图书馆的初步方案》,其中包括图书馆的功能、选址、前景、资金筹措四个方面设想。市侨联在此方案基础上,会同区侨联、新渡乡政府深入考察调研,对区侨联设想进行调整、充实、修改,计划在新渡乡佟洼社区(村)活动中心,兴建张纯如纪念馆。

永恒的记忆_——张纯如纪念馆落成纪实

    2014年11月,市侨联向江苏省侨联专题汇报了关于建立“张纯如纪念馆”的初步设想,请省侨联领导实地考察,现场指导。2015年1月,省侨联副主席镇翔一行来淮阴区,专题考察张纯如纪念馆的创意和选址。在听取了市侨联汇报、察看了佟洼社区、新渡乡中学(备选)后,镇翔认为,张纯如是淮安女儿,也是海内外华人骄傲,纪念张纯如项目建在淮安,影响在全国、在海外,侨联人应登高望远,把这个好的创意做成淮安标志性项目。一要提高站位,拓宽视野,不局限于思维定势,不局限于在新渡乡选址;二要坚持党的领导,在党委领导下,推动张纯如纪念项目建设,做好侨联应做的工作。

    与此同时,市侨联广泛听取侨界内外意见。在拜访市文联主席、当代著名诗人赵恺时,老诗人的一番慷慨陈辞与省侨联意见不谋而合。赵恺认为,中华文化滋养了张纯如的伟大人格,禀赋了她坚强意志;民族血性激发她拍案而起,直面民族苦难,捍卫人类尊严。因此张纯如是淮安女儿,也是民族英雄,更是人类正义使者。淮安要纪念张纯如,就必须得到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就必须建立一座与张纯如精神相等量的地标,一个中国唯一、世界唯一的精神丰碑。

永恒的记忆_——张纯如纪念馆落成纪实

    在此期间,市侨联的一次海外参访对兴建张纯如纪念馆产生了重大影响。2013年5月,我随省侨联出访北美,在旧金山的一次交流活动中,当地侨领告诉我,淮安的女儿张纯如就长眠在硅谷一侧“天堂之门”公墓,她的父母也定居在硅谷。因为行程匆匆,当时我不能去拜谒张纯如,也没有时间看望两位老人家。但是我推介的几张 “城市名片”,让在场的侨领们心仪淮安,神往淮安的历史、人文、生态、美食,我们也由此成为跨太平洋交往最多的朋友。

    2014年12月13日,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首个国家公祭日,通过旅居美国的硅谷美术馆馆长段昭南先生万里之外牵线搭桥,我于公祭日前夕,代表市侨联在南京拜访了应邀参加国家公祭的张纯如父母——张绍进先生、张盈盈女士。我向二老介绍家乡淮安对张纯如的怀念,表达了侨联人纪念张纯如的设想。二老当场明确表示,支持淮安以任何形式纪念张纯如,对纪念项目需要的资料、物品、信息毫无保留的提供。与二老的第一次见面,特别是二老表态对淮安兴建张纯如纪念馆的支持,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也成为不久之后我们建设张纯如纪念馆的坚实基础。

永恒的记忆_——张纯如纪念馆落成纪实
 
    二、一座丰碑的诞生

   2015年2月4日,在多年酝酿、广泛调研基础上,市侨联形成《关于兴建“张纯如纪念馆”的建议》,呈报中共淮安市委。3月16日市委姚晓东书记深情批示:“请陈涛、红红同志组织论证一下,2001年我参与组织在旧金山举办南京大屠杀史实展,邀请张纯如女士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对其有深刻印象和浓浓敬意。今天得知她是淮安籍人,又觉十分骄傲。我们应以适当方式纪念这位杰出的有良知和责任心的作家,有关张纯如的情况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先生非常了解,必要时我可以请他支持。”

  按照姚书记批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涛迅速落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静牵头,组织市文广新局、市侨联、淮阴区委宣传部等赴淮阴区,开展了历时近1个月实地调研,经过反复论证、多层面征求意见,于4月16日向市委提出《关于兴建张纯如纪念馆的可行性报告》,阐明了兴建纪念馆意义,拿出了选址方案、建设规模、经费预算,提出了成立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的建议和工作分工。4月17日,市委姚书记明确批示:“同意筹划设立(张纯如纪念馆),及时按规定向上报批和争取支持。请陈涛同志牵头这项工作。”至此,兴建张纯如纪念馆的建议,得到了市委批准,并明确由市委常委牵头组织领导。

    5月5日,市委成立了张纯如纪念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涛,市政府副市长王红红任组长,宣传部副部长杨静,市侨联主席周翔,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李倩,市财政局总会计师杨军,淮阴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张,淮阴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孙晓燕为副组长,杨静同志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全程负责协调、指导、督查、推进纪念馆建设。同时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分工:市侨联负责联系海外社团、张纯如父母,向海外征集文物和相关资料整理;淮阴区负责纪念馆选址、基础建设和设计布展;市文广新局配合淮阴区做好设计布展,为纪念馆建设提供业务指导。

永恒的记忆_——张纯如纪念馆落成纪实

    根据市筹建工作领导小组要求,5月7日淮阴区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由陈张(常委副区长)、孙晓燕担任组长,孙晓燕具体负责,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新局、民政局、侨联等9个部门作为成员单位,下分综合协调、资料收集、规划建设、文案撰写、宣传报道等7个工作组。市筹建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协调进度、沟通信息、研究问题;不定期召开工作座谈会、具体问题研讨会。

    纪念馆文物征集工作先行一步。4月7日市侨联成立“张纯如纪念馆文物征集委员会”,聘请张纯如父母张绍进、张盈盈,张纯如伯父张绍谦(美国洛杉矶)为顾问,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简称史维会)常务副会长丁元(美国旧金山)为总监,美国海外华人互助会会长林世东为主任。美国当地时间4月22日,张纯如纪念馆文物征集委员会在旧金山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海外宣布江苏淮安兴建张纯如纪念馆,向海外征集文物的时间、范围、重点,开始了近一年的海外文物征集工作。8月下旬张纯如父母访问淮安时明确表态:

    一是全力支持纪念馆建设,只要家里有或者可以找到物品、资料,尽最大努力无偿提供;

    二是动员海外亲友、史维会朋友帮助收集张纯如写作《南京大屠杀》、为之奔走宣传、与日本右翼分子顽强斗争事迹、史料;

    三是联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商请该所同意淮安查阅张纯如档案。

    国内的文物征集工作也积极展开。8月中旬,市委宣传部组织市文广新局、市侨联和淮阴区有关单位先后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镇江赛珍珠纪念馆考察,一方面调研、征集建馆资料,一方面学习建馆经验。淮阴区委宣传部也组织相关同志,围绕张氏家族历史、张氏先人事迹进行走访,收集整理资料。

    2016年3月,按照姚书记关于张纯如纪念馆建设要“丰富展陈,尤其是实物”的批示精神,由张纯如纪念馆建设单位组成的淮安市文化代表团,带着专家、记者访问美国。在旧金山、洛杉矶5天期间,围绕张纯如纪念馆文物和资料收集工作,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采集馆藏张纯如信息资料;出席史维会为代表团举办的专场记者会,向《中国日报》、凤凰卫视、《星岛日报》《世界日报》等媒体介绍淮安张纯如纪念馆建设情况;瞻仰张纯如墓地,拜访张纯如父母及丁元、李竞芬、郭丽莲、邓梦诗等支持或影响张纯如创作、思想的重要人士;参观了洛杉矶南京浩劫期间美国英雄纪念馆,拜会了美国纪念南京大屠杀联合会会长刘祥先生。

    此次出访,纪念馆文物和资料征集工作取得圆满成果,总计带回实物近百件,包括张纯如生前学习用品2 件,生活用品19 件,奖状、奖杯11件(原件2件,复制9件),悼念张纯如挽联5卷,史维会会旗、徽章、会服各1套;带回资料200多份,包括原版图书26种,报刊95份,照片900多帧,光盘6张,视频50份约250G。这些珍贵实物和资料,成为张纯如纪念馆主要的物质支撑。为此,姚书记专门批示:“此次出访成果很丰硕,不仅搜集到大批珍贵展品资料,而且拓展了各方联系,拓宽了做好侨务工作、文化交流工作的思路。望充分挖掘、研究、整理各类资料,为纪念馆成功开馆进一步做好准备,并继续加强同张纯如家人及侨社侨胞的联系。”

    纪念馆的选址工作由淮阴区具体落实,从4月下旬开始。在对诸多选址方案进行现场考察、认真分析后,再报请上级有关部门审核。至8月中旬,已确定选址淮阴区古淮河北岸,利用一处新建的仿古建筑及其周边场地,对其进行改造设计,建设张纯如纪念馆。

    这个选址得到张纯如父母赞同。2015年8月底,张绍进先生、张盈盈女士专程来淮安,看纪念馆选址,商讨纪念馆建设事宜。为了表达淮安人的诚意和认真,建馆领导小组精心准备:

   一是商请省侨联领导在南京会见两位尊敬的海外嘉宾,请青年作家赵锐向二老赠送与《南京大屠杀》同题材作品《魏特琳:忧郁的1937》。

    二是约请诗人赵恺创作新诗《张纯如》,发表于二老到达淮安的时日。

    三是邀请当年陪同张纯如在南京采访的省委党校教授杨夏鸣、与张绍进夫妇联系密切的南京抗战博物馆馆长吴先斌来淮,参加建馆工作座谈会。

    二位老人来到淮阴区,看到筹建中的纪念馆,左揽广袤的淮阴大地,右抚千古汤汤的古淮河,不远的东方是张氏祖籍地新渡口,感怀交集,连声称好。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杨静同志介绍了4个月来张纯如纪念馆文物征集、选址落实、布馆设计等方面的筹备情况;杨夏鸣教授回忆了张纯如实地考察南京大屠杀遗址、走访大屠杀幸存者的情景;吴先斌馆长表示,将无偿赠送张纯如在南京考察的珍贵录像资料;张盈盈女士介绍了张纯如在海外的广泛影响,高度评价淮安人的工作态度和办事效率。二位老人家提议,在海外文物征集工作基本完成、资料目录形成时,请淮安组成访问团,赴北美现场采访,带回文物资料。

    纪念馆展示方案和布展大纲(文字稿)由市文广新局协助、淮阴区委宣传部主办。从7月下旬开始,明确专人筹划写作。8月17日,领导小组召开工作推进会会议,研究展陈设计和布展纲目。确定展陈分根在中国、出类拔萃、悲哉南京、正义之声、享誉北美、落英缤纷六章,展示张纯如绚丽如虹的一生;确定由研究地方文史的淮阴区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朱爱民同志执笔梳理布展目次、撰写文字稿;确定由淮阴区委宣传部出面,约请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先生为纪念馆创作张纯如坐像(雕塑)。

    10月29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涛参加工作推进会,听取筹建单位工作汇报,讨论布展纲目及板式文字稿。此后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推进会,对布展大纲和文字稿反复推敲、研究,并发送张纯如父母征求意见。至2015年底,纪念馆内部设计、展陈纲目、文字稿均已完成。

    从2016年4月开始,淮阴区按照布展纲目,进行展陈布置,到当年7月,实物、资料、文字解说均已布展到位。8月15日,姚书记,陈涛部长调研指导纪念馆建设工作。在听取了纪念馆筹备工作汇报,实地察看了展陈布置后,现场召开纪念馆建设座谈会。姚书记肯定了筹备小组富有成效的工作,认为纪念馆开馆条件基本具备;同时也提出再请专家,对布展大纲、文字解说进一步充实、提炼、完善的要求:一是突出张纯如历史贡献,在写作《南京大屠杀》、揭露侵华日军暴行方面加大力度、加重分量,彰显纪念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二是讲清张纯如与淮阴淮安的血脉联系,挖掘张纯如精神传承,让人们敬仰英雄,也记住英雄家乡的历史人文。三是加大视觉、听觉效果,纪念馆前厅的画面、文字、讲解必须提炼出张纯如的内在精神,揭示她在家乡、在中国、在世界的巨大影响力,给人以感官冲击、心灵震撼。四是结尾一定要升华,形成高潮,此处展示张纯如父母应邀参加首个国家公祭和9.3阅兵,它揭示了我们建馆的目的——不忘张纯如,不忘民族苦难,勠力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根据姚书记明确要求,筹备工作小组认真研究,决定邀请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陈树萍主笔,本着突出《南京大屠杀》、突出张纯如历史贡献、突出张纯如与淮阴的血脉联系、突出纪念馆的震撼力和升华点,在维持原布展格局不作大变动的情况下,对布展大纲和解说词进行调整,进一步聚焦重点板块,提炼精神内涵。

    10月9日,筹备组将修改后的张纯如纪念馆布展大纲,张纯如纪念馆解说词,张纯如纪念馆前言、导语与后记呈报市委。10月11日姚书记即作出新的批示:“此稿相比调研时的大纲初稿,主题更聚焦,内涵更深刻,关系更紧密,文字更精当,完全赞同。请据此修改完成展陈,并与张纯如父母商定时间,举办庄重的开馆式。同时做好全面策划,充分发挥纪念馆的教育宣传作用。”

    经过筹备组3个月紧张有序的工作,修改后的展陈布置、现场解说均已到位。2017年2月15日,陈涛部长带领筹备组全体同志再次对纪念馆布展、开馆筹备工作逐一过堂,查漏补缺。

    2017年初,经过两年多筹备,坐落于古淮河北岸的张纯如纪念馆顺利落成。该馆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布展面积约1000平方米,是国际国内首家全景式展示张纯如一生业绩的专题馆。展陈以“大洋彼岸的父母之邦、海外赤子的中国情结、直面真相的《南京大屠杀》、激情燃烧的历史捍卫者、不能停止的求索之旅、光照人间的正义天使”六个部分,运用立体式场景与多媒体设备,多角度展示张纯如刻苦勤奋、绚丽多彩的一生。

    经与张纯如父母及各方磋商,筹备组向市委提出了2017年清明前后开馆的报告,得到市委同意。

    三、淮安女儿的归来
 

    公元2017年4月7日,由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政府举办的张纯如纪念馆开馆仪式,在古淮河北岸张纯如纪念馆门前广场庄重举行。张纯如父亲张绍进、母亲张盈盈,伯父张绍迁,中国侨联海外顾问、史维会前会长李竞芬,史维会特别代表李止宜,美国中国文化艺术联合协会主席、美国硅谷美术馆馆长段昭南,《欧洲侨报》总编高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南京民间抗日博物馆馆长吴先斌,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教授杨夏鸣等海内外嘉宾应邀参加开馆仪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司锦泉,省侨联主席、党组书记史宇,省文化厅副厅长吴晓林省侨办副主任杜伟等省有关部门领导出席新馆开馆仪式。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涛主持开馆仪式。永恒的记忆_——张纯如纪念馆落成纪实

    姚晓东书记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辞。他说,作为张纯如女士的家乡,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深入发掘、整理和展示她有关史料,研究、传承和弘扬她的崇高精神,启迪和教育后人铭记历史、面向未来、开拓进取。张纯如纪念馆的建成,对于淮安、中国乃至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不但要把张纯如纪念馆建设好,更要把张纯如纪念馆管理好、维护好,充分发挥好它的功能和作用,实现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淮安将借助张纯如纪念馆的开馆,筹备成立张纯如精神研究会,组织专家学者研究、挖掘、提炼张纯如精神等,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把张纯如纪念馆打造成全世界人民缅怀张纯如的新平台。将组织中小学生、机关干部和广大市民到张纯如纪念馆参观学习,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力度,积极申报省级甚至是国家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张纯如纪念馆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阵地。将通过张纯如纪念馆,搭建起淮安与海外侨胞文化联谊、情感交流的平台,开辟淮安联系海外华人、华侨社团的窗口,让世界了解淮安,让淮安走向世界,把张纯如纪念馆打造成淮安与海外交流联谊的新窗口。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司锦泉充分肯定淮安市对建馆工作所做的努力。他表示,张纯如纪念馆的建成开放,不仅展示了张纯如女士的生活成长经历,也反映了海外华人拳拳报国的赤子之心和深沉厚重的民族情怀,为江苏增添了一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要充分用好用活纪念馆的展陈资源,充分发挥好教育传播功能,精心组织参观学习活动,结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深入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教育,大力营造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浓厚氛围,引导更多的人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共同为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维护人类和平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张纯如母亲张盈盈向淮安市和淮安人民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她说,张纯如写书的目的是希望牢纪历史,以史为鉴,维护和平。张纯如纪念馆在淮安建立表明淮安对张纯如的一生贡献的重视。目前淮安市在大力建设,希望张纯如纪念馆成为淮安走向国际舞台的一环,走向世界文化主流的一扇窗户。

    海外代表李竞芬说,张纯如用自己的良心与生命镌刻了不朽的历史丰碑,是中华民族的好女儿,也是淮安人民的骄傲。张纯如纪念馆的落成,表达了中国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心愿:牢记历史,珍爱和平,让世界更加美好。

   仪式开始前,著名诗人赵恺带领青少年朗诵诗歌《张纯如》。仪式上,张绍进、张盈盈夫妇向张纯如纪念馆捐赠物品并接受纪念馆顾问聘书,史宇授予纪念馆“亲情中华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牌匾,吴晓林、杜伟共同授予纪念馆“中华文化海外交流基地”牌匾。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参观了张纯如纪念馆。

   是时,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今日中国等国家媒体,新华日报、江苏电视台、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扬子晚报、现代快报、文汇报、大公报等主流媒体聚焦淮安,第一时间对张纯如纪念馆开馆盛况进行报道;海外欧洲侨报、中国日报、世界日报、星岛日报等近百家媒体广泛报道淮安女儿魂归故乡的新闻。至4月21日,“张纯如纪念馆”在百度搜索,信息多达49700条。

    淮安女儿魂归故里,张纯如纪念馆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怀念英雄、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励志图强的精神圣地和交流平台。2017年,张纯如纪念馆项目荣获2017年江苏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提名奖,淮安市创新创优项目一等奖,入选“淮安十大新闻”;被中国侨联命名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江苏省委宣传部“理论宣讲示范基地”,省文化厅、省侨办“中华文化海外交流基地”,江苏省委党校、市委党校、恩来干部学院爱国主义实境教育基地,淮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示范点”等。开馆一年,纪念馆接待海内外参观者超过12万人。

    2017年“12.13”,国家公祭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连线南京-淮安-旧金山,现场采访、直播大洋两岸三地南京祭实况。2018年春天,一个缅怀和学习张纯如的春潮勃然兴起。3月28日——张纯如诞辰五十周年纪念日之际,大洋两岸的淮安人分别在加州天堂之门墓园、淮安张纯如纪念馆追思淮安女儿,表达怀念之情。在国内,张纯如纪念馆与吴健雄陈列馆结成“共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友好馆”,与南京拉贝故居结成“友好馆”。淮阴区启动了《张纯如诞辰50周年纪念文集》编撰工作,设立“张纯如文学奖”。在海外,加拿大BC省中文协会将张纯如纪念馆作为海外华裔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美国旧金山侨社举行纪念张纯如书画比赛,美国硅谷的张纯如公园开工建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