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慈善家陈玉辉:慈善是来自心底的善意


来源: 阿根廷华人网   时间:2019-12-26 23:12:18





    据阿根廷华人网报道,近日,旅居阿根廷的一名华人获得了由科尔多瓦省拉斯佩尔迪赛斯(Las Perdices)市颁发的“慈善家”荣誉证书。面对这份荣誉,当事人却表现的相当淡定和坦然。“市政府通知我前去领奖,我告诉对方没空,要颁奖就到我店里来。”不久后,就出现了市长带着下属官员前往超市给华人颁奖的一幕。“市长后来告诉我说,这是首次不在市政府内颁奖”,当事人憨憨地笑着说。

  这位比较“牛”的当事人就是阿根廷铂烽一心慈善基金会执行主席陈玉辉。近日,记者带着好奇心与其会面。陈玉辉给人的第一印象:无论是穿着还是言谈都显得质朴,行事风格也是简明了当。时值中午,两人吃了个简餐,再寻个面包店各来一杯咖啡就坐。

  实际上,拉斯佩尔迪赛斯市政府当天共向陈玉辉颁发了3个荣誉证书,分别是“慈善家”、“优秀市民”及“杰出企业家”,与其交谈中,我也逐渐了解到这三个奖项背后的意义。

  为什么会做慈善?慈善对你来说是什么?这些原本想好的问题对陈玉辉来说其实是无须询问也无须回答的,因为对他来说慈善是发自心底的一种善意,是一种根植于日常生活且自然而然的举动。他文化程度并不是很高,但会不时蹦出一些令人惊讶的“金句”,那是一种超脱于知识水平、建立在更高精神层面和认知水平上才会有的现象。

  “其实颁不颁发这些荣誉证书,对我来说都一样的,这也是我为什么没主动去市政府领奖的原因;再多的奖项,也不如当地老百姓的认可。”阿根廷每到年关对超市的哄抢、雇佣本地工人却时常面临劳工诉讼,这些令很多华人店主头疼的问题,却在他经营超市多年间从来没出现过。

  有一年当地出现了哄抢潮,周围好几家华人超市都损失惨重,唯独他的超市安然无恙;有员工想劳工诉讼,却被父母劝住了;本地员工会主动加班补货…而这背后却是他多年与人为善、爱心感化的结果。每年儿童节,店里会针对小朋友有折扣优惠;老人来购物也会打折;顾客若带的钱不够,就先欠着,不还都没关系;周围市民有谁家需要帮忙,他总是会慷慨相助。

  记者带着疑惑问:“据我所知,华人超市的利润一般也并不高,你这样也没什么钱赚了?”他的回答是:“我所赚的钱来自于阿根廷当地,拿出一部分利润回馈当地社会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在我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没有好老板,只有好员工”算是陈玉辉的另一个“金句”。他把店里的本地员工当兄弟姐妹来看待:有员工生日,他会请员工甚至员工家人一同吃饭;每每节日,还会给员工送上礼物;员工犯错,会宽以待人;员工有困难,更会倾囊相助。在他看来,自己的成就都是来自员工的努力和帮助。

  虽然已记不清做了多少次捐赠了,但他说:每次将物品送给当地困难人群,看到他们激动和渴望的眼神时,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以铂烽一心慈善基金为平台,相比于本地的其他慈善基金会,他可以做到更为迅速、更为精准地将物资送达最需要的人手中。为此,他还经常去各个地区调研。今年5月份,当得知有学校饮用的是质量堪忧的地下水后,立即组织基金会采购了一台LifeStraw水处理筛检过滤器,为该校解决饮用水净化问题;连续多年来,每年的圣诞节前,他都会带领基金会用车载着物资前往敬老院、孤儿院或偏远的贫困山区,为特殊人群送上节日的礼物。

  “我以前家境并不好,深深理解生活的不易。我现在的生活要比以前好了很多,所以量力而行给予回报也是自然而然的事”,被问及慈善的意义时,陈玉辉想了想说:“孩子们眼中透出的激动和渴望是我的动力。”

  一个关于员工的事情,让我略感意外的同时,也让我对其来自心底深处的善意有了更深的理解。一名本地员工偷偷拿了店内一笔并不算少的钱,陈玉辉报了警,也查到了当事人,但是他却没有追究对方的责任,也没有要回失窃的钱,只留下了一句话:“你如果是用来盖房子的,我自然会支持你的。”

  新店开业当天,他在四周的大街上插满了中阿两国国旗。他说,不怕告诉当地人自己是中国人。“我最大的骄傲是中国人”。于并不认识他的人而言,可能会觉得这句话矫情;但于我而言,只是反复确认这句话背后真正的含义。“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做慈善活动,我很骄傲。”(黄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