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中华黄河故事|龙门渡口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


来源: 运城新闻网   时间:2022-08-01 18:11:39





       黄河龙门渡口位于河津西北,是山陕峡谷南端著名的渡口。这里是黄河大峡谷的出口,河流至此,宽百余米。李白有诗句“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描绘了黄河在龙门激荡的磅礴气势。清代魏源《龙门》诗曰:“不放黄河走,层层锁石门。架空腾雪浪,夺隘战乾坤。南北中条划,地天人力尊。如何开辟久,元气尚浑浑。”把黄河冲破重重险阻,在龙门的排山倒海之势展现得淋漓尽致。龙门渡口的军事价值极高,是距离汾河下游最近、河道最窄的一个黄河渡口。

在山陕黄河的南段,龙门渡、蒲津渡是最具有军事价值的两个渡口。从河东去往河西,蒲津渡的优势在于水流平缓,距离古都长安较近;不利的因素在于河面太宽,在渡河时遭受敌方拦截的可能性很大;因为距离长安不远,河西往往会有重兵防守,也增加了渡河的难度。龙门渡的优势在于河面较窄,缩短了渡河时间;河对岸的韩城距离长安较远,渡河后的军事压力相对较小;不利的因素在于河水的流速还比较湍急,在洪水季渡河的难度更大;韩城地处关中平原的最北端,从龙门渡过黄河,向南去往长安需要耗费的时间比较长。从河西来河东,蒲津渡的优势在于可以尽快进入山西,不利的因素在于渡河时遭受敌方拦截的可能性很大,渡河后会遭到河东军事力量的层层拦击;龙门渡的优势在于可以快速深入到山西的汾河下游平原,向南占据峨嵋原,切断运城盆地与临汾盆地之间的联系,不利的因素在于要受到季节的制约。在古代的战争史上,当无法在蒲津渡口过河时,人们往往选择在龙门渡口突破,龙门渡是山西南部战略地位仅次于蒲津渡的著名渡口。

龙门渡口的军事价值在先秦时期就显现。战国时期,从公元前307年开始,秦国连续三年渡河攻打魏国的皮氏(今河津市),目的就是控制龙门渡口,南下兼并魏国的河东郡。

十六国时期,大兴元年(318),平阳城的匈奴汉国发生内乱,镇守长安的刘曜从龙门渡河,赶赴平阳平叛,过河之后不久即皇帝位。太元二十一年(396),后秦将领姚绪奉命东渡黄河,攻占河东地区,河东太守柳恭镇守蒲坂。因为柳恭的防守严密,姚绪无法从蒲坂东渡。在汾阴(今万荣县)薛氏家族领袖薛强的帮助下,姚绪从龙门渡河进入河东,南下占领蒲坂。

北朝时期,东魏与西魏、北周与北齐对峙时,龙门渡口的军事价值凸显。天平元年(534),高欢进攻潼关,东魏的关右行台薛循义从龙门渡河,一路南下,在华阴招降了西魏的北华州刺史薛崇礼。当西魏的势力进入河东后,便在峨嵋原北缘的玉壁筑城,一来是把向北发展前哨推进到汾河一线,二来是为了保障西边不远处龙门渡口的安全,使驻防在玉壁城的西魏东道行台与大本营长安之间的联系畅通。北周时,在龙门渡口设立龙门关。武平元年(570),北齐大将斛律光率大军在汾河北岸修筑工事,向西直到龙门,与北周的玉璧城对峙。第二年,北周宇文宪率兵两万从龙门渡过黄河,北齐将领王康德率军逃跑。不久,北齐斛律光又率众在汾河北岸筑平陇、卫壁、统戎等13个堡寨(在今稷山县西北平陇村一带),加强北齐的汾河防线,威慑龙门渡口。可见,北周与北齐在河东地区南北对峙时,都十分重视龙门渡口的军事动态。

隋末,大业十三年(617)八月,李渊父子从晋阳起兵南下,到达河东地区。当时,隋朝将领屈突通据守蒲州抗拒。汾阴人薛大鼎到龙门拜见李渊,建议李渊:“请勿攻河东,从龙门直渡,据永丰仓,传檄远近,则足食足兵。既总天府,据百二之所,斯亦拊背扼喉之计。”薛大鼎建议李渊不宜南下攻打蒲州城,以免在河东滞留,应该尽快从龙门渡过黄河,直奔永丰粮仓(在渭河河岸),兵临长安。按当时河东地区的军事形势而言,蒲州城的隋军人数众多,城防坚固,确实很难在短期内攻克(实际上唐军在两年多后才拿下蒲州城),薛大鼎建议李渊在龙门渡河,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唐军没有当下从龙门渡河,在久攻蒲州未下,滞留河东地区19日之后,李渊才率军渡河,推迟了大军进入长安的时间。没有及时从龙门渡河,是李渊在战略上的一个失误,说明了在蒲津渡西进有困难时,从龙门渡口西入关中是十分必要的。

武德二年(619)三月,占据塞北的刘武周南下占领晋阳,其部将宋金刚又南下攻陷晋州(今临汾市),进逼绛州(今新绛县),攻陷了龙门,很快就可以进入关中。当时蒲州城还在隋军手中,夏县也发生了反唐叛乱,唐军要保障关中的安全,就必须尽快进入河东,以峨嵋原为根据地,切断蒲州、夏县之敌与汾河以北宋金刚的联系。从黄河龙门渡口东渡是当时的最佳选择:第一,可以尽快收复龙门渡口的控制权,阻击敌军西渡入关;第二,龙门渡口是距离峨嵋原北缘最近的渡口,可以声援绛州城的唐军,对附近的宋金刚所部形成威慑,监视敌军的动向。李世民率领军队从长安北上,挺进龙门,进驻峨嵋原北端的柏壁要塞,五个多月后收复了河东。龙门渡口在唐初的柏壁之战中,又一次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

宋金之际,南宋建炎元年(1127)底,金军大将娄室占领了河东地区之后,准备进犯陕西。金军计划从蒲津渡口西渡,因为宋军有重兵在河西防守,金军渡河受阻,连夜北上龙门渡口。金军从龙门渡口踏冰过黄河,驻防韩城的宋军将领丝毫没有防备,韩城很快被金军占领,长安危在旦夕。龙门渡与南边的蒲津渡相距二百里,但在军事上有呼应关系,防守一方如果顾此失彼,就酿成大错,宋军此次忽视了龙门渡口的防御,十分典型。

明代末年,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正月初八,李自成率领50万农民军离开西安北上,从禹门口(即龙门渡)过黄河,很快进入山西腹地,一路北上,先后攻陷平阳、太原、忻州、代州、宁武等地,进军大同,直逼北京。

抗战时期,1938年12月,日军企图偷袭禹门口渡过黄河。中国守军第61师两个营从陕西东渡黄河,在乡宁县师家滩登陆,从东龙门山侧翼向日军发起攻击,经过血战,在12月30日收复了禹门渡口及龙门山阵地。此役给日军以重创,粉碎了日军进犯大西北的企图。(李广洁)

来源:运城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