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修建的京张铁路下:时速350公里、埋深102米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19-10-05 22:33:20





  跨过高山深谷、穿越大江大海

  挑战极限与未知

  让世界触手可及,让彼此越来越近

  前行者,不甘言败,生生不息

  我们从哪里走来

  探寻最初的开始和成长的故事

  许自己一个未来,就是国之未来

  我们踏上一路追梦的征程

  燕山山脉100多米岩层深处

  一项超级工程在这里展开

  这是目前世界最大、最深的

  高铁地下车站:

  京张高铁八达岭地下车站

  普通的地铁埋深

  一般是20米或者30米

  最深的也不会超过50米

  京张高铁的埋深达到102米

  隧道之上

  就是世界文化遗产:八达岭长城

  110年前,詹天佑在这里

  自主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

  这条人字形铁路

  能让马力不足的蒸汽机车

  利用两台火车头

  前拉后推,翻越山脉

  而今天,京张高铁将在这里

  跑出350公里的时速

  人字形铁路使中国人能够站起来

  京张高速铁路

  能够代表我们国家强大起来

  万里长城、京张铁路、京张高铁相逢

  不同时代的智慧与劳动相互辉映

  仿佛一种历史的宿命

  一个国家,需要一项项

  重大工程突破瓶颈

  飞跃天堑,冲出天地

  1

  在成昆铁路的建设中

  平均建一公里 就有一人牺牲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总里程只有2.2万公里。与中国国土面积相近的美国,当时铁路已有60多万公里。追赶世界,中国需要从铁路起步。

  1964年8月,毛主席发出成昆线要快修的战斗号令,筑路大军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跋山涉水,以最快的速度开进工地。

  成昆铁路所经之处,有建设卫星发射基地的西昌,有发现了钒钛磁铁矿的攀枝花,还有闭塞贫困的大凉山地区。一条铁路线,挑起了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多重重任。

  百家岭隧道,成昆铁路北段的第一座长度超过2000米的长隧道,也是当时地质最为复杂、修建难度最大的隧道之一。1966年冬天,原铁道兵五师军医王民立的父亲王文波就战斗在这里。

  “父亲说,百家岭隧道是最难打的隧道。一渗水,洪水一样从那个洞口涌出来,拿那片石装到麻袋里面去堵。”王民立说。

  百家岭隧道动工后不久,王民立和大哥、二弟三兄妹都相继加入铁道兵,和父亲王文波一起,一家四口都在成昆线上。而大哥王文宇,就牺牲在一处铁路建设的工地上。

  据不完全统计,在成昆铁路的建设中,平均建一公里就有一人牺牲。

  成昆铁路从1958年开始修建到1970年建成通车,它的沿线留下了1000多座坟墓。

  这些年轻的铁道兵和筑路工人,将他们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成昆线上。

  成昆铁路修建了427座隧道和991座桥梁,一个轰轰烈烈的大工程,一条用血汗铸就的英雄路,改变了西南地区落后的面貌。

  今天,新成昆线正在修建。2022年,这条铁路全面通车后,成都到昆明的列车运行时间将从20多个小时缩短到7小时,中国西南腹地将以新的速度跟上时代的步伐。

  70年,一代又一代人

  一条又一条路

  把中国连接成一个日渐紧密的整体

  在更艰难的地方,挑战还在继续

  2

  在冻土上建公路,就像

  在冰上盖电热毯,还不能让冰融化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雪域秘境。这里还留有最后一段空白,等待着筑路人去填补。

  “国家高速公路网,唯一能剩下的一段是格尔木到拉萨这1100多公里。西藏现在是唯一一个,我们把它叫高速公路孤岛。” 冻土道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汪双杰说。它最大的障碍拦路虎就是冻土,格尔木到那曲,这700公里,550公里是多年冻土,这个是世界难题。

  “在冻土上建公路,尤其是建沥青路面高速公路。我们形象地比喻就是一个冰上盖电热毯,你还不能让冰融化。”汪双杰说。

  三代科研团队,观测积累300多万组数据,掌握了地下冰的分布规律、路基稳定和桥涵修筑的关键所在。持续近半个世纪的持续研究和技术沉淀,在世界土木工程界也绝无仅有。

  为什么几代人、几十年,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能够坚持下来,到底动力是什么?汪双杰说:“其实是非常朴素的,是因为冻土太神秘。我们希望去破解它。”

  1983年,汪双杰大学毕业去了阿里,海拔在4700米以上,4月份上山一直待到冬季来临,寒冷、缺氧、恶心,“就那种腹胀,其实就是高原反应。”但他说:“我这一辈子,这就是起点。就要走这条路,就要走下去。”

  人与冻土的博弈一直在进行,汪双杰他们站在几代科学家的肩膀上,向这个世界级工程难题发起冲击。

  做桥梁桩基,模拟冻融变化对桥梁桩基的影响,地下八米深的地方埋下冷凝桩,放置液态氮,吸收土地升温后的热量,来防止冻土消融。汪双杰他们的试验还在继续。“就像一个好的郎中,你必须有很多病例掌握,你才知道该下些什么药。”汪双杰说。

  跨越高山,沿江而上

  更宽阔通畅的道路

  在中国的土地上一米米向前延伸

  在奋力奔跑、不断赶超的路途上

  让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

  3

  全球山区跨径最大的悬索桥

  建设者相当于在150多层楼上施工

  金沙江,从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奔流,切割开横断山脉。山川屏障,将中国的大西南切割成狭小细碎的地理空间,塑造出险峻,也造就了荒芜。

  张平他们正在建设全球山区跨径最大的悬索桥,主跨1386米,金安金沙江大桥,又一项让世界惊叹的超级工程。

  “山上硬生生地剔了个槽进去,说你这个位置是在修乐山大佛。”某项目经理说,桥面高出江面330多米,加上索塔高度,建设者相当于在150多层楼上施工。

  山高浪急的金沙江河谷,是张平的家乡。走南闯北十多年,回到这里架一座桥梁,是他的梦想。

  大桥施工最为关键的环节,是第一根主缆基准索牵引过江。这根基准索决定着整个主缆的精度。

  两根主缆分别由169根索股组成,小钢丝加起来的长度,可绕地球两圈。它们承载着1.64万吨的重量,是整个大桥的生命线。

  “上下游的两根主缆高度差不能超过一厘米,只要有一点微风,它都可以摆动,温度差个1摄氏度或者2摄氏度,它自由变形又不一样。施工起来控制难度很大。”张平说。

  在第一根主缆基准索牵引过江前,张平准备了两朵大红花,好事成双。“这个桥修完了,可能又调离到别的地方去。希望今年华丽高速(华坪到丽江)钢梁圆满吊装完成之后,回家好好地过个年。说出来有点心酸。”

  启动牵引系统后,耗时三小时,2047米的基准索精准牵引过江,金安金沙江大桥顺利启动主缆施工!

  金沙江大桥建成后,华丽高速公路,将滇西北与川西北相连,打通了南连东盟,西至南亚的重要陆路大动脉。

  14.3万公里,我们编织出

  全球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网

  3万公里,我们创造出

  全球营运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网

  中国东西南北

  各具资源和优势

  被这一项项超级工程

  聚合成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