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电商”托起致富梦想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19-10-07 22:32:28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7日电(记者丁铭、魏婧宇)陈福乐是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新佳木苏木哈巴斯台嘎查的农民,一辈子勤快聪明的他,今年做了件令乡亲们怎么也想不通的“傻事”。

  哈巴斯台嘎查以种植玉米为主,玉米高产,价格也好,但是陈福乐却将自家100多亩玉米地改成了种荞麦。“玉米亩产1000多斤,荞麦只有200来斤,老陈咋想起来种低产低收的荞麦,不知是谁给出的馊主意。”乡亲们怎么都想不明白。

  “我这荞麦没种下的时候就已经卖出去了,收入不比你们种玉米的少。”陈福乐笑呵呵地说。

  “还没种地就能卖粮?真能吹,等着赔钱吧。”乡亲们都不信他说的话。

  新佳木苏木土壤湿软,日照时间长,温差大,适合种植荞麦。荞麦曾是当地传统的农产品,但因为产量低、不挣钱,近些年来种荞麦的农户越来越少了。

  今年春耕前,陈福乐为种点啥犯起了愁。他到村里的电子商务服务站打听市场上什么最畅销。“粮食越糙越值钱”,站长喜柱的一句玩笑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咱们村以前种荞麦,谁种谁赔钱,现在粗粮都能卖上价钱了?”陈福乐心里直打鼓。

  喜柱给他分析说,种荞麦不需要上化肥,种子是自家的,每亩成本也就三五十元,100斤荞麦能出85斤荞麦粉、15斤荞麦皮子,一亩地收入1000多元是少的。

  为了让陈福乐安心种粮,喜柱通过电商平台帮他联系到一家超市,店家说秋天打下的新荞麦粉最好卖,如果有人种,就先预定两万斤。

  “人家马上汇来5000元定金,还在网上签了订购合同。我第一次还没下种就卖出了粮!”收到定金,陈福乐心里有了底,过了芒种,就撒了100多亩地的荞麦种子。“产两万斤荞麦粉富富有余,现在已经是丰收在望了。”

  2015年,科尔沁右翼中旗被确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旗,全旗173个嘎查村建立了农村牧区电子商务服务站,利用电商平台的渠道优势,全面拓宽当地农产品销路。2018年,全旗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特产品交易额超过3000万元,“草原电商”逐渐成为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新动力。

  进入10月后,陈福乐一天也没闲着,每天都在地里收割荞麦。他说:“必须要在上冻前收割完拉回家打场,不然霜冻来了,损失可就大了。”

  陈福乐粗算了一下,今年种荞麦收入至少有10万元,远远超过种玉米的收入。已经有五六户村民来找他“取经”,计划明年一起种荞麦。

  陈福乐说:“现在农民也进入网络时代了,网上卖粮价格好,又省心省力。商家说如果今年的荞麦粉质量好,就支持我们搞一个合作社,建立有稳定货源的荞麦基地,我们负责种地,他们负责卖粮。我们的腰包保准一天天鼓起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