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津吕氏琉璃:以工匠精神擦亮文化遗产的光芒


来源: 紫荆网   时间:2019-11-09 10:59:52





    2008年6月,吕氏祖传琉璃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记者/刘 林 发自山西河津

    黄河津渡,天下龙门。

    2019年10月24日,山西河津风和日丽,初冬的阳光干净、温暖,为古耿大地赋予了葳蕤光辉。

    彦堂吕氏祖传琉璃灰陶工艺厂又迎来忙碌的一天,北京灵光寺定制的40平方米的琉璃影壁即将启程,承载着历史、文化和艺术魂魄的吕氏匠师作品,将再次以独特的色彩和光芒,在祖国的琉璃艺术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古耿河津 琉璃故乡

    三晋繁华地,琉璃源流长。

    琉璃工艺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山西琉璃是中国陶瓷工艺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品类,是继秦砖汉瓦之后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的典型范例。

    史籍考证,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琉璃是古建中极为醒目又极富民族特色的装饰艺术部件。山西是琉璃的发源地,河津是琉璃的故乡。《河津市志》载,1949年以来考古发现的唐、宋、金各代瓷窑遗址的分布图中,均有河津。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吕氏琉璃制品脱颖而出,明清两代修建北京故宫及沈阳故宫时,河津吕氏均有琉璃匠师及作品参与。

    琉璃即低温铅釉陶,是一种在中国流传久远的手工技艺。河津是中国著名的琉璃主产地,琉璃制作技艺始于明代万历年间,数百年来,当地这一传统技艺相承不衰,留下了许多优秀经典作品。

    琉璃制作技艺复杂,一块瓦要经过16道工序,花49天方可制成,素有“一片瓦一两银”之誉。琉璃制作主要经过备料、成型、素烧、施釉、釉烧等几个阶段。琉璃作品多用在宫殿、陵寝、寺院、庙宇、宝塔等建筑上,在造型样式、装饰风格、工艺品质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是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和建筑文化的有机结合,成为富有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的建筑形式。

    可见,传统琉璃制作是一种技术含量和艺术含量较高的技艺,从业者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炼才能成才。河津吕氏琉璃世家第九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人吕彦堂,便是这一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

    吕氏琉璃 淬火芳华

    1993年,日本鸟取县慕名中国古琉璃技术,在河北省建设厅、河北省古建研究所、中日友好协会的联系和邀请下,彦堂吕氏祖传琉璃灰陶工艺厂为日本鸟取县设计制作了燕赵园全部琉璃构件,日本建筑学者对其精湛制作工艺连连称奇。

    1994年,彦堂吕氏祖传琉璃灰陶工艺厂为美国休斯顿烧制了全套北海公园微缩景观的琉璃及灰陶构件,被作为国礼的吕氏琉璃成为中美文化“使者”,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早在1949年前后,吕氏琉璃世家第八代传人吕鸿渐先后参与了山西芮城永乐宫、洪洞广胜寺的修缮工程,烧制了全部琉璃脊兽和塔饰。如今的河津彦堂吕氏祖传琉璃灰陶工艺厂,由吕氏琉璃世家第九代传人吕彦堂创建。吕彦堂从小即随父学习祖传琉璃及砖雕工艺,参加了登封少林寺、解州关帝庙、洪洞苏三监狱、临汾尧庙及鼓楼等大型古建琉璃烧制工作,并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主持烧制永济普救寺、鹳雀楼修缮工程全部古建琉璃灰陶制品,还给永济万古寺、贵妃池、五老峰、洪洞大槐树、榆次老城等等重要工程烧制了琉璃制品以及灰陶制品。在琉璃界,吕彦堂颇具影响力,其作品洪洞广胜寺琉璃飞虹塔是现存最早的多色琉璃塔,为中国之最。

    资料记载,明清及以后山西、陕西、河南许多古建筑,曲沃城隍庙、稷山五龙宫、河津天神庙、青龙庙、祖师庙、河南灵宝后土庙等都为吕氏历代匠师所制。

    河津吕氏被称为“琉璃世家”,始于明代万历年间,是当时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琉璃制作家传工匠。从河津东窑头吕氏家族保留的部分牌位中,可以找到乾隆以后吕姓琉璃匠师的名字和传承体系。

    孔雀蓝釉 金翠山川

    “一身金翠画不得,万里山川来者稀。”这是唐代诗人李郢的诗句,是说孔雀一身金色翠绿羽毛的美,人是不可能描画出来的。但如今,吕彦堂却配制出了蓝色中最神秘的釉料——孔雀蓝釉。

孔雀蓝釉是我国古建筑上一种名贵的传统建筑材料。其釉色以孔雀羽毛为标准。釉色偏绿称为孔雀绿,釉色偏蓝则称孔雀蓝。这种色釉创烧于元代,兴盛于明清。

    “近百年来,琉璃孔雀蓝是我们吕氏祖传的绝品,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我曾跟父亲学过这种配方,原料主要是硝。”吕彦堂介绍,“当时父亲在世时,土硝由两名老人供应。后来两名老人去世,土硝几乎绝迹。”吕彦堂多次请教化学专家,用工业硝进行试验,寻找替代品,但效果都不太令人满意。

    于是,吕彦堂结合前人经验和已取得的数据,开始自己攻关试验。釉料配制要经过提炼、锻烧、研磨、烧结、调配等多个环节,一个流程需要20多天。经过反复的试验,即将失传的孔雀蓝配方复生了!

    “看着那明艳纯净、蓝得醉人的琉璃制品,我高兴得快要蹦起来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吕彦堂仍难掩兴奋。

    山西省古建研究所原所长、全国知名古建筑研究专家柴泽俊称赞孔雀蓝为“琉璃绝技”,并在其所著的《山西琉璃》中,对吕氏琉璃的成就和地位给予充分肯定。

    产业兴市 文化助力

    吕氏琉璃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除了屋顶构件之外,在工艺品方面同样有精彩的造诣,彦堂吕氏祖传琉璃灰陶工艺厂自创了多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琉璃工艺品,例如有象征意义的鱼跃龙门、关公观春秋、大禹治水等,有动物的十二属相,有实用价值的绣鼓墩、笔筒等,无不造型精巧,生动别致。

    2008年6月,吕氏祖传琉璃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年,吕彦堂本人被授予“运城市民间文化工艺大师”称号。2009年吕氏祖传琉璃烧制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2年,吕氏琉璃获得华北东北区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产品创意银奖”。龙吻、垂兽、金蟾、关公像、童子荷叶枕……在第二届山西省文博会上,件件造型逼真、色彩绚丽的吕氏琉璃作品,让人流连忘返。

    2014年,吕彦堂被评审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荣誉及称号。

    2017年初,北京灵光寺常藏法师带领马来西亚友人到河津彦堂吕氏祖传琉璃灰陶工艺厂交流。

    2017年11月27日,菲律宾菲华联谊总会20余人到河津彦堂吕氏祖传琉璃灰陶工艺厂考察、学习、交流。

    …… ……

    文化提升品质,产业蕴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数年来,河津市坚持以“转型综改、创新驱动”为统领,致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实体经济聚焦发力,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全力构建支撑多元、布局优化、链条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中共河津市委书记鞠振介绍,“灰陶琉璃是河津市的传统产业、非遗产业,传承历史悠久的灰陶琉璃文化,培育、壮大灰陶琉璃产业,对于推进文化兴市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吕氏琉璃声名远播,影响力愈来愈大,特别是非遗的认可,给吕氏琉璃注入了新的思维和活力。“两个儿子现在正学习吕氏琉璃技艺,我要求他们,作为第十代传人,必须以工匠精神精雕细琢,演绎出更加精彩的文化艺术传承故事。”吕彦堂如是说。

灰陶琉璃是河津市的传统产业、非遗产业。

北京灵光寺定制的40平方米的琉璃影壁。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