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盐源:“小花椒”滋养大产业 “麻香”中绘就乡村振兴蓝图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21-08-02 18:07:52





热闹的花椒交易市场。 王磊 摄

  中新网凉山7月20日电 题:四川盐源:“小花椒”滋养大产业  “麻香”中绘就乡村振兴蓝图

  作者 岳依桐 起钰婷

  “轰隆隆”的机械轰鸣声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东顺花椒合作社新建的厂房中传出。从河北新购入的吹式比重精选机正有效运行,效率极高地将大量花椒的外壳与籽分离开来。不久后,这些处理好的“盐源花椒”将卖到重庆、湖南、云南等多个省(市)。看着这一幕,站在一旁的合作社理事长刘来贵脸上难掩笑容。


颗粒饱满的花椒缀在枝头。 王磊 摄

  盐源县东顺花椒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合作社成员共计200余户,“盐源花椒”种植面积达到4800余亩。近年来,合作社年收入达500余万元,社员户年均收入超过5万元。“这些年盐源花椒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也加大了投资力度,购入先进设备,扩大销售渠道。相信今年合作社也会有很好的收益。”刘来贵颇有信心地说。

  东顺花椒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只是盐源县花椒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缩影。目前,盐源县花椒种植面积达82万亩,年产鲜花椒6万吨,综合产值达20亿元,椒农实现年人均种椒收入7000元以上,发展花椒种植、产销的合作社共有106家。“小花椒”孕育出的大产业,正助力当地民众在致富路上跑出“加速度”。


盐源县东顺花椒合作社内,新购入的设备正有效运行。 王磊 摄

  7月正值“盐源花椒”收获的季节。农田里,枝繁叶茂的花椒树醒目靓丽,一簇簇密密匝匝的红花椒缀在枝头,麻香扑鼻。带着遮阳帽的村民们正麻利地将花椒摘下,放进背篓里,忙碌的身影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今年31岁的润盐镇龙口河村村民马曲尔将自家花椒树采摘完后,便到村里种植大户的花椒地里务工,每采摘1斤花椒,她就能获得3元酬劳,一天下来,这位彝族妇女能挣200多元。“每年卖自家种的花椒再加上当淘工(采摘工)的工钱,能有五、六万元收入。”马曲尔朴实地笑道,“家乡的花椒产业发展得好,我们的收入也越来越高,生活一年比一年美。”

  每年这个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也纷纷涌入盐源,争相采购新鲜花椒,并售卖到全国各地。盐源县“两省三县花椒交易市场”内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客商们手持花椒抽样枪,在椒农的摊位前来来回回,选购质量最好的花椒。市场内,询问声、叫卖声、议价声络绎不绝,热闹非凡。据介绍,每年6月底至9月底,“盐源花椒”迎来交易高峰期,该市场该每日干花椒交易量可达20万斤。

  成都客商兰敬菊已连续32年前来收购“盐源花椒”,平均每年收购量约40万斤。“‘盐源花椒’麻度高,产量大,品质好,在全国都比较受欢迎,销量有保障。”兰敬菊将花椒抽样枪戳入装满花椒的蛇皮袋,再将带出的花椒倒在手中细细观察。“每年快到花椒收获季,就有很多客户找我订购花椒,今年一位北京老板要买20万斤,我得好好选。”兰敬菊如是说。

  近年来,盐源县大力发展花椒产业,还于今年7月17日至19日期间举办了2021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暨盐源县首届花椒节,通过产业研讨会、农特产品展销会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全方位宣传推介“盐源花椒”,旨在提高“盐源花椒”品牌知名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花椒田里,采摘工人正麻利地采摘花椒。 王磊 摄

  “希望通过举办花椒节,能让更多人知道‘盐源花椒’很好,让我们种的花椒卖到更多地方。”润盐镇龙口河村花椒种植大户沙日倮对未来充满期待,这位46岁的彝族大叔“雄心勃勃”地说:“现在我种了109亩花椒,一年毛收入能有50多万元,以后我想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并成立合作社,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

  以花椒为“笔墨”绘就的增收蓝图正在大凉山深处的盐源县徐徐展开,乡村振兴的“盐源蓝图”也已逐渐成形。

  盐源县委书记、县长尹江涛表示,下一步,盐源将研究制定出台“盐源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开展“盐源花椒”全国经济林产业区域特色品牌建设,推进“盐源花椒”区域公共品牌创建,力争通过5年时间,把“盐源花椒”打造成当地又一张靓丽名片。(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