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国撕毁潜艇合同一年后,澳大利亚被英美“放了鸽子”


来源: 新京报评论   时间:2022-09-21 18:43:00





       美英两国短期内都“无法安排外国订单”,澳大利亚海军未来或将陷入无潜艇可用的境地。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资料图。图/新华社

 
        去年9月15日,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宣布成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 (AUKUS)。为此,澳大利亚甚至不惜公然撕毁与法国签订的潜艇大单。而今,正值AUKUS签署一周年之际,却传出澳大利亚核潜艇被“放鸽子”的消息。
 
        等了整整一年时间,澳大利亚仍等不到核潜艇,甚至可能面临潜艇“断档期”——据澳媒近日报道,尽管澳大利亚对美英提供的核潜艇抱有浓厚兴趣,但出于种种原因,美英两国短期内都无法为澳方提供核潜艇以接替其老旧的柯林斯级常规潜艇,澳大利亚海军未来或将陷入无潜艇可用的境地。
  
        为此,有关澳大利亚遭遇“潜艇荒”,可能不得不吃法国“回头草”的传闻开始甚嚣尘上。
 

▲法国总统马克龙资料图。图/新华社
 
英美都无法“安排外国订单”
 
        因与瑞典合作研发的柯林斯级常规潜艇性能令人失望,2015年前后澳大利亚提出一个恢弘的潜艇更新计划,希望斥资500亿澳元招标建造12艘常规潜艇。
 
        由于澳洲孤悬南太平洋,这份诱人的招标意向要求新潜艇具有较远航程、较长自持力,以及较高维护性价比。不仅如此,为提升国防装备自给率,拉抬本国就业率,澳大利亚还提出了“必须授权在澳大利亚本土组装全部潜艇”的苛刻要求。
 
        德国、法国和刚刚“松绑”对外军售、跃跃欲试的日本闻风而至参加了投标。最终,法国海军集团的短鳍梭鱼级潜艇中标,计划在2030年全部完成建造合同。
 
        由于这是冷战结束后法国国防工业所获最大一笔外国订单,法国朝野欣喜若狂,将之称作“世纪合同”。
 
        然而,这份“世纪合同”很快就被一心“傍大款”的时任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单方面撕毁了——2021年9月15日,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在事先未告知法国的情况下签署所谓“三方合作协议”(AUKUS),决定由英美替澳大利亚建造攻击性核潜艇。
 
        如今,踌躇满志的澳大利亚才突然发现一个本应早早想到的事实:美英两个“同文同种”的伙伴只顾拆澳法间“旧桥”,却并未真正准备好为澳大利亚建造“新桥”。
 
        原本承诺为澳大利亚建造核潜艇的美国,9月初终于承认,美国攻击性核潜艇自身也面临青黄不接,更新换代压力沉重。其战略潜艇主管帕帕诺海军少将承认,“让我们额外为澳大利亚订单增加产能是不可能的,这对本国也不利”。
  
        而英国方面更没戏。正因女王去世和首相更迭忙得不可开交的英国,其国防大臣华莱士同样在9月初匆匆表示,英国必须先为自己的皇家海军造完7艘机敏级攻击性核潜艇,然后“才可以考虑”安排外国订单。
 
        这意味着,2040年之前,被“放鸽子”的澳大利亚不可能从英美两国得到哪怕一艘新潜艇,而澳大利亚原本是打算在2026年便全部退役现有6艘华而不实的柯林斯级潜艇的。
 
        好在柯林斯级潜艇性价比虽差,年头却不算太久,即便不升级,也能勉强维持到2037年至2047年间。但即便如此,柯林斯级潜艇退役和核潜艇服役间也极可能出现危险的“空档期”,就更不用说澳大利亚一心追求的“提升水下力量”梦想了。
 

▲英国核潜艇资料图。图/新华社
 
法国有意积极填补“空档期”
 
        对于法国海军集团和法国政府而言,“世纪合同”被撕毁固然损失巨大、屈辱难堪,但随后他们在欧洲赢得多笔“同情性订单”。尤其是希腊3艘新型护卫舰、达索公司24架阵风战斗机等订单,让其堤内损失堤外补,营收大幅增加。
 
        而自感理亏的澳大利亚政府也主动“认罚”,2022年6月11日确认支付8.35亿澳元解约赔偿金,换取法方谅解。
 
        此时,澳大利亚政府业已换届,决策毁约的莫里森下台,新任总理阿尔巴尼斯积极主张和英美以外各国缓和关系,因此两国间气氛有所回暖。
 
        差不多也就在这时,“澳大利亚核潜艇被放鸽子”的传说开始不胫而走,法国人当然不免再生“想法”。
 
        2022年7月1日,刚刚出席了北约马德里峰会的阿尔巴尼斯访问法国,随后有消息称,法国总统马克龙向阿尔巴尼斯提议,法国可为澳大利亚建造4艘新潜艇,以填补柯林斯级潜艇与核潜艇间的“空档期”。
 
        当然,法国人也并非没有“小心思”——既然是“友情回头草”,原本商定的“友情价”就不得不“再议”,且这4艘潜艇也不可能照“世纪合同”规定在澳大利亚建厂建造,而是全部在法国建造。
 
        9月上旬,法国国防部部长勒科尔努在接待来访的澳大利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马勒斯时,两人特意跑到法国军港布列斯特,并在那里举行了联合记者会。
 
        在记者会上被问及“海军集团是否真会为澳大利亚建造4艘潜艇”时,勒科尔努称,“我们的基础设施可以为澳大利亚的需要服务,我们自信有他们感兴趣的产品”。
 
        在美英相继证实澳大利亚核潜艇会“跳票”后,法国国民议会副议长、议会国防委员会主席热内特再被问及此事时则称,“法国如果真能抓住机会也很正常,技能、诀窍、高科技装备的质量,我们一样也不缺”。
 

▲澳大利亚现役柯林斯级潜艇资料图。图/新华社
 
澳大利亚至今仍“犹豫难决”
 
        尽管因为法国的及时积极表态,澳大利亚潜艇似乎不再有“断档”之虞,但其中变数还是很多的。
 
        首先,传统上,澳大利亚海军一直是该国亲英美的桥头堡,且因早早组建了“皇家海军核潜艇特遣部队”,任命了各级指挥官,这些人唯恐核潜艇“泡汤”危及自身前途,也千方百计阻挠“替代方案”。
 
        今年5月,在接受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战略家》采访时,这个“特遣部队”最高指挥官、海军少将米德就表示,未来澳大利亚攻击性潜艇“只有四个选项”,即美国弗吉尼亚级、英国机敏级,以及美国正在开发中的SSNR和SSNX。其言下之意,不管法国或其他任何国家的常规潜艇都不应在考虑范围内。
 
        其次,美英为贯彻其“印太战略”,也希望尽可能“稳住”澳大利亚。为此,尽管确实很为难,但美英在近几个月还是努力安排了一些AUKUS的“论证研讨”,显示其并未完全不负责任。
 
        8月底,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宣布,首次允许澳大利亚军官进入英国核潜艇参加训练,以“发展两国海军联合勤务能力”。而且,被宣布对澳大利亚军官开放的,是机敏级第五艘安森号,8月31日才正式加入英国皇家海军服役。
 
        英国此举,显然意在安抚已然躁动的澳大利亚人,尤其是那些仍然对美英“恋恋不舍”的海军既得利益者。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或国防部部长马勒斯,迄今也都未在“回头草”问题上松口,甚至只字不提法国。
 
        问题是形势不等人。继续苦候英美核潜艇不仅有断档风险,而且价格也“吃不消”。据相关核算,不论美国或英国新核潜艇方案,都需要近1710亿澳元成本。这对澳大利亚而言,不啻天文数字,且在新核潜艇到位前维持日益老化的柯林斯级潜艇,还需额外支付逾60亿澳元。
 
        因此,法国坊间传闻,11月G20巴厘岛峰会前,马克龙可能特意绕道澳大利亚去“促销”。11月是AUKUS为期18个月“先期研讨”结束的时间,至今仍“犹豫难决”的澳大利亚政府,届时可能会就潜艇问题作个了断。
 
        目前瑞典、韩国等国际活跃的潜艇卖家都摩拳擦掌,希望跻身“补缺者”行列,但澳大利亚已在柯林斯级潜艇上吃过瑞典的亏,韩国潜艇都是“货架产品”。
 
        2023年3月,是澳大利亚潜艇最后锁定选型的截止日,相信届时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来源: 陶短房 新京报评论 2022-09-16 14:19 发表于北京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