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友愛在夏日的東京——香港新聞社日本行綜述


来源: 香港新聞社   时间:2023-08-09 09:13:04





       香港新聞社电(記者 蘇可涵)流金七月,其華灼灼。

       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時刻,香港新聞社社長呂英傑一行抵達日本。至此,香港新聞社走出國門,開啟建構國際傳播體系時代,日本——成為首選地。

       日本與中國一衣帶水,香港與日本作為東亞最發達的兩個經濟體,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作為第一家海外分社,日本分社啟幕於東京,打開了香港新聞社創世紀的篇章。

       7月3日下午,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麹町的《日本華僑報》與《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辦公室內,香港新聞社日本分社揭牌儀式正式舉行。旅居日本三十余年的蔣豐先生任日本分社總編輯,吳曉樂女士任分社社長。
 
 
       呂英傑(中)、吳曉樂(右)、蔣豐(左)

       在成立日本分社的同時,香港海外研究中心也一並成立。正如呂英傑所言,國際化的香港離不開全球的關註,新成立的香港海外研究中心,將會密切關註國際社會予以香港的輿論聲音與熱烈關切,並組織相關學術研究活動,為未來香港發展提供決策參照。

       香港新聞社日本分社的成立,不僅是香港新聞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國新聞界的一件盛事。

       香港新聞社日本分社成立翌日,呂英傑一行拜晤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在東京都千代田區永田町的鳩山由紀夫官邸內,76歲高齡的鳩山由紀夫身著正裝,以中國的普洱茶招待呂英傑一行。
 
 
       鳩山由紀夫(右一)、呂英傑(中)、蔣豐(左一) 本社記者 吳曉樂 攝

       一杯茶香,時光慢遞,雙方溝通自然、和諧、融洽。鳩山由紀夫對疫情期間的中日交流做了總結性回顧。呂英傑介紹了香港與日本新聞業的現狀,並向對方贈送“一國兩制”知識臺歷,還就“一國兩制”這一中華民族對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貢獻及美好願景與鳩山由紀夫展開深度對話。呂英傑介紹,香港回歸的26年,也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26年,這種全新的制度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包容性、優越性和先進性。鳩山由紀夫表示,香港是世界上第一個實施“一國兩制”的地區,受到全世界矚目。實踐證明中國完全有能力、有智慧維護國家和地區的穩定。“一國兩制”是用非戰爭的手段解決領土紛爭、化解地域民眾矛盾的最偉大實踐。作為飽受戰爭苦難的日本人來說,對此更有感觸。

       分別時,鳩山由紀夫拿出了自己在中國出版的著作《擺脫“大日本主義”》,並在扉頁上寫下“友愛”兩個字。鳩山由紀夫將此書贈予呂英傑。不言而喻,他期待中日關系世代友好、和平共處。

       作為對華友好的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非常期待有機會能再次訪問中國。呂英傑熱情邀請鳩山由紀夫到自己的家鄉中國山西,並向鳩山由紀夫推薦參觀象征人類起源的人祖山,作為鳩山先生再訪中國主要目的地。

       鳩山由紀夫欣然接受了呂英傑的邀請,雙方約定,在中國山西再敘友情。

       如果說鳩山由紀夫代表的是卸任日本政要的一種友誼,那麽,作為聯合執政黨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的態度則同樣折射出現實日本執政黨的友好色彩。
 
 
       山口那津男(左三)會見呂英傑一行。

       在日本眾議院,71歲的山口那津男代表創價協會與公明黨及創始人池田大作先生對呂英傑一行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山口那津男表示,香港新聞社是立足於香港、輻射全球的新聞社,向世界推介香港,同時也向香港傳遞整個世界。他更期望,未來在香港新聞社的助力下,持續擴大如經濟界、文化界、傳媒界等各領域的民間交流,使中日兩國的友誼更加堅實起來。

       呂英傑盛贊公明黨是對華友好的一面旗幟,希望山口先生與公明黨對中國的“一國兩制”事業給予更多的關註和支持。山口那津男表示,“一國兩制”是中國政府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公明黨希望看到這個承諾的完美兌現。

       對於香港新聞社日本分社的成立,山口那津男則建議,最好在網站新媒體的基礎上,出版紙質媒體,以符合日本人對新聞的理解與期待。

       香港新聞社是公明黨在疫情結束後接待的第一個中國訪問團體。始終秉持對華友好的公明黨十分重視中國朋友的到訪,特派公明黨機關報《公明新聞》記者現場見證並記錄了這一標誌性時刻。

       會談中,呂英傑向山口那津男發出了訪問中國的邀請,山口那津男非常愉快地答應下來。

       結束了對兩位日本政要的拜訪後,7月5日下午,呂英傑攜日本分社高層驅車前往香港特區政府駐東京經濟貿易代表部進行交流。香港駐東京經濟貿易代表部是香港駐海外14個辦事處之一,自成立以來,辦事處致力推進香港和日本各界溝通對話,在鞏固和拓展務實合作等諸多方面成就斐然。
 
 
       香港新聞社日本分社高層和香港駐東京經濟貿易代表部交流現場。

       辦事處內,鮮艷的中國國旗與香港區旗讓人倍感親切。在例行介紹完畢後,次席代表謝智浩與香港新聞社日本分社總編輯蔣豐就具體業務問題進行了對接,尤其是就新聞資訊的分享問題,雙方達成共識。

       離開香港駐東京辦事處,呂英傑一行前往港資企業JTM集團走訪。

       JTM集團是一個多元化的企業,業務跨旅遊、餐飲、物流、IT等多個領域。JTM集團社長山田麗華是一位優秀的企業家,她一直熱衷香港與日本的經濟、文化交流,是兩地良性互動的堅定推行者。在交流中,山田麗華的優雅、幹練彰顯了JTM集團的企業精神和文化內涵。

       香港新聞社走出去,中國文化也同樣要走出去。

       北京語言大學東京分校是跨國辦學的傑出典範,作為北京語言大學本部的國情教育導師,呂英傑特別安排時間到東京分校進行參觀、考察。東京分校校長宋紅芳、副校長大澤徹與在該校就讀的兩名日本學生參與了座談交流。
 
 
       香港新聞社日本分社高層和北京語言大學東京分校代表座談交流現場。本社記者 吳曉樂 攝

       北京語言大學東京分校是北京語言大學最早設立的海外分校之一,實施四年制本科學歷教育。分校開設漢語言專業和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其中漢語言專業下設漢語言、漢英雙語、漢日雙語、國際經濟與貿易等方向。學生以日本人為主,還有越南、美國等其他國家學生。

       兩位日本學生各自分享了自己學習中文的經歷,他們標準、流利的中文口語得到了大家一致的稱贊。兩位日本學生表示,喜歡中文緣於中國文化的魅力,將來還要到中國去留學。

       呂英傑表示,北京語言大學最大的優勢,就是比北京的任何一所高校都更了解世界,比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學都更了解中國,北京語言大學已不僅僅是“小聯合國”,她還是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孕育人才的搖籃,也一定會成為中國大學海外辦學的標桿。

       中國文化對日本影響深遠,而書籍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

       7月6日,呂英傑一行前往東京書店一條街。在當年魯迅經常光顧的內山書店,呂英傑仔細檢索、查看各種以香港為主要內容的書籍。不僅有中文繁體版,還有日文版;不僅有歷史類,還有政經類、文化類的各種書籍。呂英傑深深感悟到了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強大影響,也對日本人深研中國文化的精神感到欽佩。更重要的是,呂英傑註意到,日本對香港的關註與研究,要比想象中更細致、更深入。呂英傑表示,以後會借助香港新聞社日本分社的各種渠道,把更多中國學者的著作輸送到日本書店,為構建人類文化共同體服務。

       在途徑日比谷公園時,呂英傑等人慕名參觀了歷史悠久的松本樓。松本樓是孫中山的摯友梅屋莊吉的故居。1915年,孫中山與宋慶齡居住在這裏。宋慶齡當年彈奏的雅馬哈鋼琴也被擺放在一樓供人們參觀。呂英傑等人久久站立在鋼琴前,凝視著墻上的老照片,耳邊仿佛響起了一百年前的琴聲。

       在日期間,呂英傑一行還專程前往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向有關負責人介紹了香港新聞社日本分社未來發展規劃,並就鳩山由紀夫與山口那津男期待訪問中國的話題做了反饋。

       出訪歷時5天5夜,呂英傑一行人從日本分社揭牌,到拜訪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聯合執政黨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再到香港特區政府駐東京經濟貿易代表部交流、JTM集團走訪、北京語言大學東京分校座談,再到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可謂行程緊湊,活動密集,成果豐碩。

       此去與師誰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風。

       都說東京的夏日很浪漫,最大的浪漫或許就是邂逅友愛。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