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鹍飞 王隆文:《ASPI报告》的六大谬论 ——再批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涉疆报告


来源: 昆仑策网   时间:2020-09-08 22:54:14





杨鹍飞 王隆文:《ASPI报告》的六大谬论 ——再批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涉疆报告

    【提 要】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简称ASPI),于2020年3月1日发布了一篇题为《贩卖维吾尔族:疆外的“再教育”、强迫劳动和监控》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ASPI报告》”)。《ASPI报告》宣称,在2017年至2019年间,至少8万多名维吾尔族被强迫转移至内地工厂劳作,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劳动权益和宗教信仰得不到保障。同时声称,这是中国政府针对维吾尔族的“强迫劳动”(forced labour),是“再教育营”政策的延伸。从标题用词来看,《ASPI报告》把新疆维吾尔族异地就业和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污蔑为“强迫劳动”,把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就业能力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污蔑为“再教育集中营”;从其内容上看,报告作者试图用移花接木、断章取义和歪曲事实等低劣手法,对中国政府的治疆政策进行全面的污名化。《ASPI报告》无视中国政府脱贫攻坚的宏观政策背景,疑神疑鬼,把中国政府为了推动新疆经济发展而采取的转移就业脱贫政策和措施指控为强迫劳动。这完全是站不住脚的谬论。

    《ASPI报告》洋洋万言,企图论证其所谓的“基本结论”——中国政府与相关企业共谋“贩卖”维吾尔族。为了证明这个“中国政府在贩卖维吾尔族”的伪命题,只能通过造谣抹黑的方式,才有可能凑效。《ASPI报告》采取了如下的论证策略:先定下中国政府对维吾尔人实行“强迫劳动”的罪名,再寻找“强迫劳动”的“证据”,然后把“强迫劳动”的坐实在雇用维族工人的中外企业上,进而污名化与这些企业相关的全球供应链,从而达到搞垮中国经济的目的。

    《ASPI报告》在摘要之后,就急不可待地亮出了“强迫维吾尔族劳动”的标题,并声称,在国际劳工组织(ILO)列出的11个有关强迫劳动的指标中,与维族工人有关的指标有6个,包括:受到恐吓和威胁,被强迫处于依赖和易受伤害状态,行动自由受到限制,隔离,虐待性的工作条件,以及超时工作”。接着,为了证明其所谓的“强迫劳动”的指控,《ASPI报告》对中国政府为了支持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而实施的“援疆计划”,以及在精准扶贫政策下实施的新疆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项目进行歪曲,把它们刻画成对维吾尔族“强迫劳动”的载体和路径,并大加挞伐。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扶贫力度,采取各种措施让贫困居民摆脱贫困,并计划于2020年在中国消除绝对贫困。2016年,中国政府颁布《“十三五”脱贫攻坚计划》,把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重要的脱贫手段,要求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促进稳定就业和转移就业【1】。此后,中国政府出台了包括《关于切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2】、《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 着力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的通知》【3】、《关于深入推进扶贫劳务协作提升劳务组织化程度的通知》【4】在内的一系列反贫困政策文件,形成了一整套专门针对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精准帮扶政策。各省市根据中央政策纷纷出台地方性措施,从大力推进就地就近就业、积极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和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等方面,全力推进就业扶贫【5】,全国就业扶贫成效明显。在这个过程中,中央和地方政府、相关政府部门、企业,以及劳务中介公司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包括南疆四地州在内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是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区域。新疆贫困人口普遍文化程度和技能低下,且多分布在生态环境弱、地处偏远、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基础条件差,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脱贫成本高。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确保新疆地区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必须完成的任务。我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元,意味着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劳动力外出就业,就能基本实现脱贫。【6】因此,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

    新疆在促进和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方面的基本做法有三:一是政府部门直接组织协调,向疆外和北疆地区输出较大规模的劳动力;二是在政府引导下由劳务公司和培训学校教育培训后,向外转移和输出一批劳动力;三是有政府支持在当地创办一些中小微企业,吸收接纳一批就近就地就业人员等。【7】

    然而,《ASPI报告》无视中国政府脱贫攻坚的宏观政策背景,疑神疑鬼,把中国政府为了推动新疆经济发展而采取的转移就业脱贫政策和措施指控为强迫劳动。这完全是站不住脚的谬论。

    谬论1:新疆维族外出务工人员受到恐吓与威胁,例如,遭受被任意拘留的威胁,受到安保人员和电子监控工具的监视。

    事实:中国政府从未以任何形式恐吓威胁过新疆少数民族外出务工人员,而是尽可能多地给予关心与照顾【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新疆转移就业政策是推动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新疆赴内地务工人员和其他所有劳动者一样,其劳动就业权利受到法律的保障。雇用新疆籍务工人员的企业,都需要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为新疆籍务工人员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考虑到外出务工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低、汉语交流能力差、饮食习惯独特性,新疆的地方政府专门安排维吾尔族伙食厨师赴工厂照顾新疆务工人员饮食,选派懂汉语、维语的干部提供生活上的帮助。输入地政府免费为新疆务工人员提供生产生活、饮食安全和医疗卫生上的服务,【9】在转移就业的同时,尽可能的给予他们全面的照顾。可是,《ASPI报告》无视各地政府为新疆务工人员提供的这些全面照顾,硬要把它说成是强迫劳动。

    谬论2:新疆维族务工人员被置于依赖和易受伤害的状态,例如,在新疆的家庭成员受到威胁恐吓。

    事实:政府从未让新疆外出务工人员处于易受伤害状态,恰恰相反,政府总是尽可能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接收新疆外出务工人员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对这些务工人员的生活关怀备至。在工厂里,新疆籍工人拥有专门的学习室、清真食堂,宿舍里空调、洗衣机一应俱全,闲暇时间可以上汉语培训班。输出地政府的人社部门也积极对转移就业人员做好后期跟踪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务工期间遇到的问题。不仅如此,地方政府也积极对外出务工人员家属开展关心关爱工作,对已转移贫困人员家属提出的合理诉求及存在的困难及时研究解决,确保外出转移就业人员无后顾之忧。

为创造外出人员安心工作的条件,新疆因地制宜实行“四托”模式,即托儿、托老、托养牲畜、托种土地。地方政府兴建各种免费或低费幼儿园、托老院,解决一些劳动群众有外出工作意愿但家中有孩子和老人需要照顾的牵绊;创新大型牲畜托养和土地委托耕种机制,由个体畜牧养殖大户集中托养或代养牛羊,而牛羊所有者交出一定的托管费;土地集中委托给大户耕种,每亩每年交付委托费,地上作物收获后仍归土地经营者。

    谬论3:新疆维族务工人员的行动自由受到限制,例如,身处与外界隔绝的工厂内和高科技监控之下。

    事实:中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受非法限制、剥夺和妨碍。

    ILO对“行动自由受到限制”的释义是“受到强迫劳动迫害的劳工有时会被锁起来,受到监视,以防他们在做工或运输过程中逃跑”。

    中国公民享有行动自由权,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权利。新疆籍外出务工者作为中国普通公民,任何人无权任意限制其行动自由。他们可以自由出入工厂,在假日或休息日外出参观或游玩,【10】【11】与外界沟通顺畅。很多媒体都曾报道过新疆籍外出务工人员对工作和生活的描述,【12】【13】【14】【15】【16】【17】他们对宿舍条件很满意【18】,与工厂其他员工和睦相处,【19】【20】下班后会给家里亲人打电话【21】,完全不存在所谓的“限制自由”和“监控”。

    《ASPI报告》称新疆维族劳动者处于“高科技监控之下”,新疆当局“能从微信群和另一个能跟踪每个劳工活动的无名手机软件里提取信息”(P6)。按照这个逻辑,所有实名使用手机及各种软件的人都处于被监控的状态,都会成为强迫劳动的受害者,而所有需要实名认证的软件开发商和网络运营商都将成为强迫劳动的帮凶。可见,这是非常荒谬的逻辑。

    谬论4:对维族务工人员实行隔离,例如住隔离式宿舍,并用隔离的列车运送维族务工人员。

    事实:新疆维族外出务工人员不存在被隔离现象。

    ILO对“隔离”的释义是“强迫劳动被害人常常被隔绝在偏远地区,无法与外界联系”或者“被隔绝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或被锁在屋内,或者通讯工具被没收完全没办法与家人联系,无法向外界求助”。

    中国新疆外出务工人员完全不符合ILO对“隔离”的定义,《ASPI报告》多次提到维族工人遭到隔离,而且还试图以所谓的案例研究方式来暴露所谓的“隔离”状况,但丝毫没有提供有力证据。第三页第二段声称“他们都住在隔离式的宿舍里”,但其引用的证据(注释3)却是维族务工人员休息日外出游玩的报道。【22】自己引用的证据却证伪了自己的观点,其谎言不攻自破。第六页倒数第四段提到“乘坐特殊的隔离火车被运往中国各地”,其引用的证据(注释28)是《尼勒克县首批50名劳工赴江苏金创集团》这篇报道。查看《尼勒克县首批50名劳工赴江苏金创集团》这篇报道可以发现,原文中根本没有提及所谓的“隔离火车”问题,仅仅提到了“50名城乡劳动力将于5月25日告别家乡,由3名管理干部带队,乘坐火车远赴江苏武进区今创集团长期稳定务工。”【23】可见,作者完全没有基本的诚实态度,为了证实自己的偏见,不惜歪曲事实,编造证据。

    不仅如此,《ASPI报告》接下来还妄言,“在大多数情况下,一年或一年后,等到他们的合同期结束,他们还会以同样的方式被送回家乡”。这一次作者引用的证据是《新疆今冬首趟进疆务工人员返乡专列发车》这篇报道(注释29)。这个证据更是一个笑话,张冠李戴,错把进疆务工的内地劳务工当成了返疆的新疆籍务工人员。这篇报道讲的是,新疆铁路部门安排专列把来自安徽、四川、河南这些劳务输出大省的进疆务工人员(主要是进疆的棉劳工)送回家乡。【24】

    《ASPI报告》作者如此罔顾事实,用心何其毒也。实际上,只要对中国经济社会有基本认知的人,有基本良知的人,都不会把包车接送劳务工的做法与强迫劳动联系起来。由于中国人口多、劳务输出地相对集中,很多地区素来都有包车运送务工人员的做法。【25】【26】一般是在客流量大的春运期间【27】,由政府或者用人单位出面甚至出资包专车、专列让务工人员返回家乡或工作地。【28】它不是什么强迫劳动,而是一项为劳务工们量身定做的公共服务。

    谬论5:虐待性的工作条件,例如,进行政治灌输,工厂内布置警察岗哨,“军事化”管理以及禁止宗教活动。

    事实:中国宪法保障公民享有各项自由,包括但不限于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

    ILO对“虐待性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释义是“强迫劳动被害人可能要忍受一般劳工绝不会自愿接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他们可能要在严重违法劳动法规定、不体面或危险性的环境下做工。”可是,在《ASPI报告》中,虐待性的工作条件却神奇地意识形态化了。常识告诉我们,所谓虐待性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一定是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基本环境卫生和安全生产条件,污染严重,工业事故频发,工人经常出现工伤乃至死亡。作者明知维族工人们在内地的工厂里可以享受到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所以有意避开真实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转而刻意把政治灌输、工厂安保制度等曲解为虐待性的工作条件。这是典型的吹毛求疵,无理取闹。

    对于思想教育,对中国人民来说,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更用不着疑神疑鬼。关于针对受到极端思想蛊惑的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教育,并非简单的政治灌输,【29】而是针对受极端宗教思想蒙骗蛊惑的一少部分人的一种规劝,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0】

    《ASPI报告》找到的关于强迫劳动的另一个证据是“工厂内有保安岗哨”。大凡对中国社会有一点认知的人都知道,中国的各类单位都设有保安、都有围墙。设置保安岗哨不过是基于单位管理秩序的需要,更不是用来强迫奴役工人的“打手”。

    除了保安岗哨外,《ASPI报告》还把“(准)军事化管理”作为“强迫劳动”的证据。支撑维族工人受到军事化管理这一观点的证据(图9)来自两篇不明身份的私人‘百度贴吧’账户,其发布的招聘信息里面出现的“半军事化”管理字眼。《ASPI报告》如获至宝,立即用它来指控中国政府对维族工人实施强迫劳动。问题是,拿这种真实性值得怀疑的招聘信息作为证据,究竟有多少说服力呢?报告撰写者为何不关注一下维族外出务工人员与内地务工人员共同工作和生活的媒体报道呢?【31】【32】

    退一步讲,在中国社会语境下,即便所谓“准军事化管理”也无需大惊小怪。事实上,中国不少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学生来源复杂,背景多样,素质参差,为了管理方便和提升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满足社会和家长的期望,都有意识地实施准军事化管理,而且这种管理方式也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同和支持。

    至于把禁止宗教活动与强迫劳动相关联的指控,那就更不值一驳了。任何国家的宗教活动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法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公共场所进行宗教活动。中国法律禁止宗教极端主义,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中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为了践行这一宪法原则,政府拨款重修乌鲁木齐洋行大寺、伊宁拜图拉清真寺、和田麦加大寺等宗教活动场所。目前,新疆有宗教团体112个,有1400多名宗教人士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中担任代表、委员。《ASPI报告》无视这些基本事实,却引用一位身份来历不明的人士“透漏”的所谓“禁止宗教行为”的说法,把“禁止宗教极端主义”偷换概念为“禁止宗教活动”。这不是作者理解能力问题可以解释的了,只能说是其有意曲解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

    谬论6: 超时工作,把诸如下班后的普通话课程和政治学习作为工人工作任务的一部分。

    事实:不存在过度加班,普通话课程和思想教育课程是闲暇时间务工人员自愿参加【33】。

    ILO对“过度加班”的释义是“强迫劳动受害人可能被迫在国家法律或劳资协议中所规定的时数和天数以外的时间工作”。中国的劳动法律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不得任意延长工作时间。在工余时间组织工人进行学习和教育,是工人自觉自愿为前提,不存在强迫学习的问题。

    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定国家通用语,作为中国公民学习使用自己国家的通用语,既是法律义务,也是拓展社会交往空间的必要条件,更有助于交流学习新技能。此外,中国人有“补课”“扫盲”的观念,对于目不识丁或文化水平不高的群众进行补课,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是一件司空见惯的社会支持行动。

    结  语

    《ASPI报告》作者不顾也不理解中国绝大多数农民工希望“挣更多的钱”的朴素愿望,也无视中国保障工人权利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如果不是出于政治偏见和恶意抹黑,而是客观中立地陈述事实,指出中国劳工权利应该在哪些方面提升的地方并提出具体政策建议,那么我们肯定欢迎并感谢。但是,该报告罔顾事实,通过编造、捏造事实的方法,论证其谬论以攻击抹黑中国政府,是所有有科学素养的有良知之人极端不齿的。

    注 释:
   【1】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2/02/content_5142197.htm。
   【2】 关于切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
    http://www.cpad.gov.cn/art/2016/12/13/art_46_56381.html。
   【3】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 着力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的通知,
    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1/content_5315238.htm。
   【4】关于深入推进扶贫劳务协作提升劳务组织化程度的通知,
    http://www.mohrss.gov.cn/gkml/zcfg/gfxwj/201808/t20180823_299798.html。
   【5】全力推进就业扶贫,优惠政策看这里!
    http://www.gov.cn/fuwu/2018-08/30/content_5317630.htm。
   【6】王伟.新疆就业扶贫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04):76-80.
   【7】陈宗胜,张杰,史乐陶.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 企业参与 全力提升对口支援就业扶贫工作水平——基于新疆和田地区就业扶贫工作的调查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9(04):46-54.
   【8】100余名新疆同胞在彭泽开启新生活,
    http://www.pengze.gov.cn/news_view.asp?newsid=43127。
   【9】民族团结一家亲——彭泽县为新疆籍务工人员进行免费体检,
    https://m.sohu.com/a/242548950_744132。
   【10】彭泽组织江西华孚新疆籍务工人员开展国庆游园活动,
    https://mp.weixin.qq.com/s/PQcCr6Tbj4XXMNMHCcY4AQ。
   【11】和田外出务工人员在江西南昌高新企业就业缩影,
    https://www.hts.gov.cn/jinrihetian/show.php?itemid=363。
   【12】留得下 稳得住 有收入 ——1800余名和田地区贫困劳动力转移乌昌地区就业侧记,
    http://www.xjqmx.gov.cn/xwzx/xjyw/content_17643。
   【13】转移就业后,他们这样说,
    https://mp.weixin.qq.com/s/_mLKx94W5JNj9K90dT5Z8A(微信文章)。
   【14】一名内地新疆籍务工人员的心里话:我在德阳挺好的!我们会心怀感恩,做移动的新疆名片!
    https://mp.weixin.qq.com/s/sVVwuQrJYQDyd3R7nylTsw。
   【15】一封内地新疆籍务工人员的感谢信:我在南昌挺好的!我们会心怀感恩,做移动的新疆名片!
    https://mp.weixin.qq.com/s/eOODfO1wK0icRhZQqQcH7A(微信文章)。
   【16】“九江是我的第二故乡” 新疆务工人员在彭泽创造幸福生活,
    http://mini.eastday.com/a/180505122149828-3.html。
   【17】“是员工也是客人,是朋友更像兄弟”—新疆青年在陕打工记,
    http://roll.sohu.com/20160311/n440130386.shtml。
   【18】影像|幸福生活从这里启航 转移就业铺就致富路,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7301520845625463
   【19】“我们像兄弟姐妹一样相处”--新疆籍务工人员陕西工作生活见闻,
    https://www.toutiao.com/i6259876837699092993/。
   【20】人物 | 为改变家庭命运 这些新疆农村女工来到青岛 她们经历了什么?
    https://mp.weixin.qq.com/s?src=3×tamp=1589477639&ver=1&signature=vpRcnDWL4y-O1NScjqfxBhgwSnJGMIjv1sdNvkDUCNZKjjCXn6PoW9DCOd5112ofKe8E2VrBOGHSTOEYx81sTLXj5I3wZcVxGH8NZTMgQ9SDtooxJ8UrdygQFCOHzry4McN-flgGz7yinfGSIjCg5CcqByAQcqarRbJ7To5WXDo=。
   【21】新疆籍务工人员他乡吐心声:我们在这儿都挺好,
    http://v.ts.cn/system/2020/03/05/036133946.shtml(新闻视频),
    http://xj.sina.com.cn/news/m/2020-03-04/detail-iimxxstf6289382.shtml(新闻文字报道)。
  【22】前面已经提到过这个问题。
  【23】尼勒克县首批50名赴江苏今创集团务工,
    http://www.clssn.com/html/node/200848-1.htm。
  【24】新疆今冬首趟进疆务工人员返乡专列发车 ,
    https://www.sohu.com/a/352041741_115402。
  【25】开心坐专列 无忧回家路——600多名云南籍在粤务工优秀员工和贫困劳动力乘坐免费高铁专列回乡过年,
    https://finance.ifeng.com/c/7tEDdhtRGyK。
  【26】百色籍在深贫困务工人员爱心专列启动报名!
    http://bbs.xinpg.com/thread-1494793-1-1.html。
  【27】2020年因疫情特殊原因专列出行信息更多。
  【28】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节日,外出务工人员都要回家团聚,而中国又是全世界人口流动量最大的国家,经常会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尤其是对那些贫困偏远的人而言,回家更是一件难事。
  【29】新疆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8/16/c_1124883270.htm。
  【30】新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学员:以前受极端思想蒙骗,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89473545&ver=2338&signature=SJr5dH3yLM86oh8QzimJYcRvVuys*u0BpD1ZH*
 【31】“我们像兄弟姐妹一样相处”--新疆籍务工人员陕西工作生活见闻,https://www.toutiao.com/i6259876837699092993/。
    【32】人物 | 为改变家庭命运 这些新疆农村女工来到青岛 她们经历了什么?
    https://finance.sina.cn/2016-09-21/detail-ifxvyrit3020666.d.html?from=wap。
    【33】用心搭建爱的桥梁,助力新疆维族员工学习汉语,
    http://www.pengze.gov.cn/News_View.asp?NewsID=34308。
    (作者均系百川智库研究员、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 【原创】)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