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飞色舞——《沈军艺术作品展》在恭王府博物馆隆重举办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19-08-12 23:10:20





    据世界书画家报消息 11月9日下午4点,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安善堂里人头攒动、济济一堂。《沈军艺术作品展》开幕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恭王府博物馆和来自淮安市的领导,以及艺术界名家出席了画展开幕式。来宾和观众们对沈军先生创作四十幅精美的中国画作品赞不绝口,留连忘返。
    沈军先生是来自周恩来总理家乡江苏省淮安市的著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大学艺术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淮安市文联副主席、淮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淮安市花鸟画研究会会长、淮阴书画院名誉院长。沈军先生多年来悉心游历于中西艺术海洋中,并得益于众多名家的指教,逐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视角和艺术语言。他用自己的画笔抒发人性与自然美的和谐乐章,并期望通过画作表达现实意义。对于现实中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文化的思考等理性问题用感性的画笔加以诠释。他的作品清新典雅,意境深远,不囿于传统的水墨规范与笔墨程式,放弛纵横,顿挫有度,追求着中国水墨画的新语言,感悟自我与自然神遇而迹化的艺术体验,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当代性。他的“网”题材系列作品在艺术界属首创,并被国内许多画家作为新的创作主题不断深化。在近几年内沈军先生画了大量生态题材,试图以凄婉冷峻的视觉冲击力引起受众群体的强烈共鸣与反思,期冀后世人们对当下艺术家社会责任感的考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然而,随着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加之以无所不用其极的现代化渔猎工具所演绎的狂捕滥杀,已经使许多物种销声匿迹、濒临灭绝,这些物种其实都是与人类息息相关,命运共处的。它们的生态空间也反射成人类的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的恶化已使人们的生存状态不仅失去了很多美好,也失去了很多美好记忆。所以,当下社会需要人们用大爱的视角对待自然空间,用仁慈的情怀包容周围的生命。一个时代的艺术家应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使命,一个有良知的艺术家是无法回避对社会史的认识与反思。艺术家作为社会人更应该对赖以生存的自然心怀感恩之情,因为自然给了艺术生命的动力,给了艺术创作的灵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几百年来中国画论的主要观点,佐证了中国历代艺术家都在关照自然,并从中得出了艺术真谛。艺术家在观照自然创造自我艺术的同时有责任保存自然界中的创作灵感源,有责任要让后代艺术家也在和谐的自然中猎取更多的灵感。这样艺术才能源源不断承上启下,中华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沈军旨在用不囿于传统花鸟画的形式,向外界发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呐喊;用生物怜悯的目光,拷问观者的心灵,期冀唤醒麻木的灵魂,弃恶向善,从善如流,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同时,他也用中国画表现了东西方艺术永恒的主题—--大爱。
    此次展览的《世象》、《飞》等系列作品将中国传统的工笔画和写意画赋予新的内涵;《童趣》系列表现孩童天真质朴、快乐无忧,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置身之中忘却世间烦恼。沈军先生的绘画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省级美展,并在全国、省级美展中多次获奖,有多幅作品在国际水墨画大展中获奖。并被十多家海外博物馆、国内多家专业机构收藏。
    沈军在不断追求意蕴深远的画外境界,逐步走出了一条属于自我特质形态的艺术道路。正如尼采所言“一切旧观念皆需推倒,一切价值皆需重新估计”。而创新变革之根本还应当是表现出作品的时代精神,这就需要有更多的现实题材的艺术作品来引领人们的审美观,沈军作品展览的社会效果和时代意义因此不可低估。本次展览将展出到11月18日结束。(邓敏 张亮)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