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加呵护珍稀濒危植物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19-10-05 10:26:12





盛开的大花黄牡丹。张志翔摄

华盖木的花朵洁白美丽。孙卫邦摄

江西牙梳山风景区,大片鲜艳的杜鹃花竞相绽放。影像中国

金秋时节,长城脚下的北京世园会园区内,游人络绎不绝。中国馆的中国特色珍稀植物展上,一批中国特有及珍稀濒危植物引人注目:花似山茶、叶像杜鹃的杜鹃红山茶,一度被认为已在原产地灭绝的五小叶槭……

北京植物园园长贺然介绍,展会展示的植物都在《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内。“我们既为这些记载美好生态的生命动容,又为它们所面临的生境破坏担忧。本次展览既向世界展示中国特有珍稀植物的魅力,也呼吁大家增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意识。”

北京世园会展示的宝贵植物,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好奇:珍稀濒危植物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我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现状如何,怎样进一步加强保护?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进行了调研采访。

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宝库,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意义重大

树干笔直光滑、树冠巨大,“亭亭如华盖”——极度濒危物种华盖木有一个气势十足的名字。

华盖木是我国特有的木兰科单种属植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被列入国家亟待拯救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目前,野生华盖木仅存52株,散生于云南省西畴、马关等地的常绿阔叶林中。

通过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回归自然等措施,云南昆明植物园对华盖木开展抢救性保护,效果显著。昆明植物园的华盖木迁地保护种群,保存了这个物种70%左右的遗传多样性。回归自然的华盖木小苗也长势良好。

华盖木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不过,有些植物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它们或许还没来得及受到保护,就消失了。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野生高等植物有3.5万多种,约占世界总数的10%,居世界第三。同时,我国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我们对《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以下简称红色名录)进行修订,发现在全国3.5万多种野生高等植物中,仍有11%生存受到威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覃海宁博士表示,考虑到对许多物种野外资源和保护情况还不了解,推测我国高等植物受威胁比例为15%—20%,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珍稀濒危植物是有灭绝危险的珍贵、稀有或濒危的野生植物。有人或许感到疑惑: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有什么意义,任其灭绝会对人类造成什么影响?实际上,包括珍稀濒危植物在内的野生植物,在维持全球环境、支持人类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野生植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重要战略资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培育的高产优质杂交稻,正是利用在海南发现的野生稻资源培育而成。厚朴的树皮是传统中药材,可用来缓解紧张焦虑、治疗咳嗽等。人参、红豆杉等,都有很重要的药用价值。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覃海宁表示,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如果保护没到位,潜在的基因价值在人类没有了解之前,就伴随着物种灭绝消失了,人类将永远丧失这种宝贵的生物资源,这种损失没办法估量。因此,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意义重大。

另一方面,野生植物是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物种灭绝,不仅该物种的遗传资源得不到利用,还可能引发其生存网络的连锁反应,导致一系列物种灭绝甚至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发生生态灾害。“有研究表明,一种植物往往伴生着10到30种生物物种。也就是说,一旦一种植物灭绝了,10到30种生物会受到牵连和影响。”覃海宁说,全面认识珍稀濒危植物是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珍稀濒危植物致危因素有哪些?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张志翔教授表示,公众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的人为影响、生态环境变化以及植物自身竞争劣势等,是主要因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活动增多,修路、修水电站、滥采滥挖等成为威胁珍稀濒危植物的重要因素。以漾濞槭为例,这种植物长期以来受人为活动严重干扰,导致分布区狭小、生态环境破碎化严重,种群自然更新极为困难,2002年在云南漾濞县被发现时仅存4株。

共建立1万多处自然保护地,保护了6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空前,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绿盾行动等硬招实招,进一步推动了珍稀濒危植物保护。

今年7月2日,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揭牌成立。钱江源国家公园位于浙江省开化县,是我国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包括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等3个保护地,以及连接以上自然保护地的生态区域。这里保存着全球稀有的原生常绿阔叶林地带性植被,其中有61种珍稀濒危植物、14个中国特有属。

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截至目前,全国共建立1万多处自然保护地,为野生植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约有6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得到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植物处处长鲁兆莉表示。通过强化抢救性保护,华盖木、霍山石斛等近百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数量逐步恢复。

如果植物的生境被破坏甚至不复存在,物种该如何保护?张志翔表示,生存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需要迁出原地,移入植物园等地进行保护和管理。“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有效的一项措施。迁地保护是拯救可能灭绝的生物的最后机会。一般情况下,当物种的种群数量极低,或物种原有生存环境被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破坏甚至不复存在时,迁地保护就成为保护物种的重要手段。”

在风景如画的三峡坝区,有一个“植物王国”。290余种珍稀濒危植物原来处在库区淹没线以下和移民迁建区内,为了挽救这些濒危物种,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成立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通过迁地保护、繁殖等措施,有效保护了受水库蓄水影响的植物,并初步建成三峡特有珍稀植物“种质资源库”。著名林学及生态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点赞道,这一举措“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三峡库区生物的多样性,确保了三峡特有珍稀植物的永续利用”。

鲁兆莉介绍,目前,我国建有近200个各级各类植物园,收集保存了2万个物种,占我国植物区系的2/3,基本完成苏铁、棕榈种质资源,以及原产我国的重点兰科、木兰科植物的收集保存。

与此同时,珍稀濒危植物野外回归工作持续开展,德保苏铁、元宝山冷杉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群稳定增长。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正在调整,将更为科学合理

珍稀濒危植物的评估认定和保护,需要全面详实的科学数据来支持。“然而,不少物种缺乏数据,无法判定是否濒危或灭绝。”覃海宁说。

覃海宁建议,应尽快成立全国性生物多样性信息中心,统一收集、管理和发布我国濒危物种状况。“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正在牵头申请一个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未来5年将对我国野生植物状况进行一次深度评估,更新红色名录、编纂濒危植物红皮书,为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提出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长时间没有调整,对保护措施的落实产生一定影响。“保护名录是濒危物种纳入法律保障的唯一名录。目前,保护名录只有不到300种植物,不到全国物种的1%。20年来,一些物种的状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应加快保护名录的修订和发布。”覃海宁认为,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也应修订,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在保护名录目前还未调整的情况下,建议环保执法、建设项目环评等要参考红色名录,提高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力度。”张志翔说。

记者了解到,根据野生植物保护的新形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已启动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调整工作,今年完成专家论证等程序后,将报国务院审批发布。调整后的名录将更为科学合理、符合实际。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对一些旗舰物种,比如紫斑牡丹、银杉等,可以在其比较集中的区域,专门建立相应的保护区、自然博物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洪德元建议。

“除了建设自然保护区之外,建设保护小区也是一个有效措施。”张志翔表示,在华东、华南等人口密集区,针对分散分布的珍稀物种,建立面积几公顷、几亩的保护小区,落实好管理措施,也很有意义。

专家们还建议,采取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增进公众对濒危珍稀植物的了解,增强生态保护意识。“下载‘花伴侣’APP,对着花草拍一拍,就能自动识别出来,下一步还将增设珍稀濒危物种的专门提示。”覃海宁介绍,这是植物研究所专家和全国植物爱好者,基于2万多种植物、几百万张照片开发的一款软件,希望以此吸引人们对野生植物产生兴趣,进而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取得一定进展,不过总体看来,仍有一些不足。”洪德元认为,相比于濒危动物保护,社会对濒危植物保护关注度比较低。人才匮乏、家底信息不明、保护名录陈旧等也制约着相关工作。

洪德元说,植物研究基础学科分类学以志书为主要成果,需要长时间投入,植物学领域的学者和年轻研究人员常常无法长期坚持,导致人才流失。“物种保护离不开人才队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洪德元认为,要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扎实建设好人才队伍。

鲁兆莉表示,国家林草局将完善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强化分类分级管理,抢救性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组织开展科普宣传,进一步加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迈上新台阶。

《 人民日报 》( 2019年10月04日 05 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