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8%受访者使用“换脸”软件不会细看隐私条款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19-10-10 09:39:56





     64.8%受访者使用“换脸”软件不会细看隐私条款

  随着“换脸”特效软件的不断涌现,人们在使用这类软件时,也开始关心自己的信息安全。通常来说,使用软件需要阅读隐私条款并授权,你会这样做吗?

  近期,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3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4.8%的受访者用“换脸”软件时不会细看隐私条款,具体来说,22.0%的受访者完全不看条款内容,直接授权,42.8%的受访者会快速扫过。48.7%的受访者坦言不了解软件会收集使用的信息内容。

  受访者中,00后占3.0%,90后占34.9%,80后占44.5%,70后占13.5%,60后占4.1%。男性占47.4%,女性占52.6%。

     南京某高校大二学生林诺(化名)对记者说,她的朋友圈里有很多人分享了自己使用“换脸”特效软件后的视频,于是她也跟风体验了一下。“我在使用时,并没有仔细看隐私条款,感觉现在用个软件都会有条款,你如果不点同意就没法用。所以就下意识地点了同意,具体内容是什么根本不知道”。

  在北京工作的90后万芳(化名)虽然没有用过“换脸”特效软件,但她表示自己在使用同类型的一些软件时,会比较仔细地看需要授权的内容,“比如有的软件可能只需用它拍照,暂时用不到录音,我不会一下子全部授权,会等到日后需要时再授权”。

  调查中,64.8%的受访者坦言使用“换脸”特效软件时,不会仔细看隐私条款,具体来说,42.8%的受访者会快速扫过隐私条款,22.0%的受访者完全不看内容,直接授权。只有35.2%的受访者会仔细看内容。

  在四川上大学的曹菲(化名)发现,不光是“换脸”特效软件,现在想使用哪一款App基本都要授权,“虽然会有条款,但我很少会仔细看,就算看了,多半也是看不明白的。如果条款有什么问题,除非是懂这个的,普通人估计很难看出来”。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周庆山指出,目前此类App用户条款的声明一般都非常冗长,与之前PC端大屏阅读相比,手机端阅读局限在小屏之内,条款阅读更加麻烦,因此用户通常没有耐心读完就选择了“同意接受”,“知情同意”原则形同虚设。“对此,我认为可以借鉴国外做法,由有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对此类App隐私声明的格式进行规范,甚至可以给出隐私声明内容的标准或范本,更加具体、有针对性地规范隐私条款声明”。

  调查中,51.3%的受访者称了解“换脸”特效软件会收集使用的信息内容,48.7%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

  在万芳看来,现在很多软件的隐私条款都非常长,术语非常多,用户甚至都没有时间和精力读完,更不用说理解意思了。她希望可以对软件的隐私条款进行进一步的明确。

  “虽然说需要用户授权,但是你不授权你就不能用,这种授权就变得没有意义了。”林诺说。

  周庆山分析,虽然目前我国已有法律、条例对保护公民隐私数据进行了规定,但是执行落实还不够彻底。“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现在还存在多头监管的局面。各部门和机构更多是从各自的管理角度条块化管理的,其管辖范围、权限等存在差异,容易出现监管重叠、监管漏洞死角和监管职责不清,乃至推诿扯皮等问题”。

  他还指出,欧美等国家有专门处理隐私侵犯的投诉处理机构,但我国现在还没有足够健全的投诉受理机制,这也导致公民个人隐私受到侵害时投诉无门。

  “目前许多用户在使用此类‘换脸’特效应用时,自我隐私保护意识不强,不仔细阅读用户隐私条款声明。所以一方面应该从增强用户隐私保护意识做起,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应该着手对此类问题进行监管。”周庆山说。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山 实习生 徐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