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作家冰凌上海交大演讲幽默文学创作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19-11-27 00:43:23






著名旅美作家冰凌
    文/邓敏、余继英  摄影:马荔
    初冬晴日暖,幽默宾朋来。11月20日中午,由上海交通大学工会主办、教职工致远文艺协会承办的“幽默文学创作谈”沙龙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举行。本次沙龙邀请著名旅美作家冰凌与40多位协会成员分享幽默文学的创作。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致远文艺协会会长张玉梅主持沙龙。
    首先,张玉梅对冰凌先生作了简单介绍,并赋诗一首作为开场白:“冰凌先小雪,似有凛冬来。攘攘文青至,熙熙讲座开。春风如拂面,远客且登台。文学有何用?心园桃李栽。”张玉梅教授动情的吟诵引来满堂喝彩。
    接下来,冰凌先生幽默开讲,他以“幽默文学创作谈”为题,谈到在当下这个时代,人们面对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尤其需要用幽默来应对,从容的去生活。他说:“现代生活已经几十倍提速了,人们面临的各方面的压力更多而且更大,因此,现代生活更需要幽默精神,来面对和缓解这种压力。幽默精神使你的生活更加快乐精彩。”
 
    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冰凌侃侃而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历、取得成功的经验以及四十多年创作的宝贵心得。
    关于他本人如何爱上文学创作,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冰凌追忆起自己9岁前在上海苏州河畔的童年,9岁时全家迁到福州,1972年,他偶尔读到契诃夫的《凡卡》、鲁迅的《药》、张天翼的《华威先生》等短篇小说,深受震动,这批文学作品打开了他内心封闭的世界。从此,他开始小说创作并投稿,近10年写了70多篇小说,寄给全国各地报刊,全都退稿,收到三百多封退稿信。他没有放弃,继续创作,直到1980年《北京文学》发表他的小说处女作《“莎士比亚”》,才开始在文学创作上一路绿灯。
    关于“如何会走上幽默小说创作道路”,冰凌回顾了自己成长的历史。由于没有农村的根,后来常年居住福州,但始终与福州的文化板块不能相融,文化的疏离感时时困扰着他。他开始注意到工厂、机关单位里面人与人的微妙关系,对此发生兴趣并创作了相关系列的幽默小说。旅居美国后,接触到西方文化后触动很大,决定留下来。当年他已经38岁,克服语言不通、文化休克、生存问题等考验,逐渐找到自己生命的方向——就是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




 
    1996年冰凌在美国成立了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发起中国作家向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大学签名赠书活动,在美国建立“中国作家之家”,成立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提名中国作家等等。
    关于中美“幽默”的比较,他认为,美国的社会形态特性,喜剧、闹剧十分活跃。而中国的幽默文学异常活跃,尤其是中国的段子文学是幽默文学中一道独特风景线。随着微信的出现,大量民间创作的幽默段子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真正的幽默无疑在民间,特别是在中国大陆。
    在谈到幽默小说创作时,冰凌提出应该“宽容”、“温和”、“善良”、“公平”、“机智”。幽默的作品是要让人在笑后有所思考和触动。
    冰凌高度赞扬致远文艺协会取得的成绩,认为她彰显了中国高校教师文艺创作的精神,意义很大。
    在互动环节,听众兴致盎然,教师们争相提问,纷纷就幽默小说的定义、文章发表、长篇小说和微型小说的异同、创作素材、创作方法、创作题材重复、身边的人和事与创作的关系、推荐阅读、杂志的寿命等问题,与冰凌老师进行了交流,冰凌一一幽默作答。
    冰凌认为,幽默小说重在结尾留给读者的思考和回味,并非一味搞笑。关于提问者长篇小说和微型小说之间的关系,他的回答“有大狗在叫,小狗叫叫也无妨”,让大家会心大笑。他还引用具体例子,热情鼓励大家,先动起笔来,能够写作,就会进步,从而获得精神享受,越写,感触才会越深。




    最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名学者许建平做总结发言。他认为本次讲座真实、丰富、精彩,同时也对冰凌的幽默小说创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许建平认为,冰凌作为较早一批从事幽默小说创作的作家,代表了当代幽默小说创作的特色和水平。冰凌创作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眼光高,能站在中西文化碰撞交叉的视角和高度进行思考和感悟;二是肩膀宽,具有男子汉的担当和责任,做了很多促进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学的大事;三是一团火,永远用燃烧的热情去扶持弱者,赞助文化事业。这三个特点既是冰凌的性格特点,也充分体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也是其小说的价值所在。冰凌的演讲真实、鲜活、丰富、精彩,听众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学上的,更是生活上的。
    冰凌的幽默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从1972年到1982年为第一个阶段,他写了近百万字的幽默小说,作品大都带有黑色幽默,这时期的作品发表的并不多,留下 的代表作有幽默小说《无花果》《供品》《婚夜》《往事》《出路》等。从1983年到1994年 为第二个阶段,他创作并发表了大量的幽默小说,这时期的小说多以机关和工厂为背景,写机关和工厂的人与事,写复杂而微妙的人际关系,塑造了一批小人物形 象。这阶段的代表作有《关于分杯子》《老段》《骚扰电话》《老莫》《赵钱孙李》《写小说的儿子和当厂长的爸爸》《嘻嘻哈哈系列》(60多篇) 等。
    1994年冰凌旅居美国,他的幽默小说创作进入第三个阶段,这时期作品多反映华人在美国的生存状态,反映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反映华人在融入异族文化的同时,坚守本民族的文化。代表作有《同屋男女》《中风》《旅美生活》《马林苏》《经典婚姻》《车轮滚滚》等。
    冰凌在小说创作中,特别注重塑造人物形象,他成功塑造了老金、赵重光、马林苏、吴照年、郭厂长、老段、老莫、成书豪、鲁小林等一系列人物形象。即使在千字不 到的微型小说创作中,冰凌也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如肃局长、盘小兵、葛书记、岳七、邢主任、陶干事、果局长、边若崖、过主任、老戈、姜老汉等。
    沙龙嘉宾介绍:姜卫民,笔名冰凌。著名旅美作家。1956年至1994年在中国生活,旅美前任《法制瞭望》杂志编辑部主任。1994年至今旅美,任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会长、纽约商务传媒集团董事长。出版《冰凌幽默小说选》《冰凌幽默艺术论》《冰凌文集》等。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