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疫”线决战:跨越118万平方公里的远程“查房”


来源: 正北方网   时间:2020-03-08 08:23:53





图为内蒙古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每天进行的远程“查房”。张玮摄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北疆“疫”线决战:跨越118万平方公里的远程“查房”

中新网呼和浩特3月6日电题:中国北疆“疫”线决战:跨越118万平方公里的远程“查房”

中新网记者张玮

“核酸连续2次呈阴性,肺部CT显示病灶明显吸收,临床症状也消失了……这名患者可以出院,鄂尔多斯清零了!”一大早,内蒙古自治区远程会诊中心响起热烈的掌声,内蒙古第5个城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清零。

截止到3月6日7时,内蒙古已连续16天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治愈出院确诊病例65例,现存确诊病例9例。

内蒙古新冠肺炎疫情的决战是在跨越118万平方公里的远程会诊中心开始的。

24小时会诊守住“中国北大门”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且迅速蔓延,拥有118.3万平方公里土地、4200公里边境线的中国北疆内蒙古,陆续确诊新冠肺炎病例75例。

确诊病例数量不多,却分布在11个盟市,东部延伸至中俄边境口岸城市满洲里,西到距蒙古国乌兰巴托最近的陆路口岸城市巴彦淖尔。

内蒙古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孙德俊告诉记者,从内蒙古确诊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开始,内蒙古专家组即雷打不动每天一次在呼和浩特进行远程“查房”。

“这位患者的呼吸机可以撤了。”“这名患者的中药先停一下,换成蒙药。”……

每天早晨8点半,专家组对每一位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进行远程“查房”。

孙德俊说,会诊是24小时的,由于新冠肺炎病情变化非常迅速,内蒙古专家组与各盟市专家组组建了微信群,远程“查房”结束后,患者病情有变化随时在微信群里建立会诊通道。

屏幕不隔爱《小白鸽》情献专家组

专家组和患者远隔千里,每天见面也隔着屏幕,但是爱的传递从未阻断过。

距呼和浩特市650公里的锡林浩特市有一位75岁的新冠肺炎危重型确诊患者,经过专家组远程会诊并驰援当地指导治疗,病情由危重逐渐转轻。

逐渐康复的患者偷偷在隔离病房为屏幕前的白衣战士们写了一首歌。

“大草原锡盟(锡林郭勒盟)病房中,各位医疗专家来看我,让我的心中很受感动,你们就像小白鸽,带给我温暖,带给我爱……”改编自上世纪50年代的经典小调,搭配质朴的歌词,患者伴着病房里心电监测仪的滴滴声,唱出了他对白衣天使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一首歌让屏幕两头的所有人泪目。

“宽进严出”严控病情反弹

如今,内蒙古确诊病例清零在望,专家组却更加谨慎,为避免出院患者的病情反弹,他们的远程“查房”更加仔细。

孙德俊说,“宽进严出”一直是内蒙古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医疗救治的准绳。

所谓“宽进”就是无论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症状患者、新增患者,还是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全部要求推到远程会诊平台上一一进行个体化诊治。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专家组最多一天会诊过105名患者。

而在孙德俊眼中的“严出”,是准予出院的患者必须同时满足由内蒙古和盟市两级专家组确认、体温3天以上正常、呼吸道症状基本消失、痰及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和粪便核酸检测连续两次及以上呈阴性、肺部影像明显吸收等一系列要求。同时,患者出院后仍在定点医院医学观察14天。

近日,内蒙古专家组与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京山市、沙洋县等地的内蒙古医疗队驰援医院分别建立了远程终端。

孙德俊说,内蒙古的确诊病例日渐减少,接下来会与内蒙古对口支援湖北的城市组建远程会诊,对当地新冠肺炎患者,特别是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救治提供远程医疗指导,共同打赢这场阻击战。

截止到记者发稿,内蒙古专家组已首次实现对荆门钟祥市同仁医院2位新冠肺炎患者的远程会诊。

[责任编辑:孟捷]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