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南拒600万高价再画《奥运之花》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20-11-17 14:58:35






       国际级艺术大师和国际奥委会主席在一起,难免擦出不一样的火花,释放非一般的效能!
       2019年9月16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北京会见了“为奥运喝彩”活动海外艺术总顾问、著名艺术家黄建南,并接受了黄建南赠与的奥林匹克主题画作《奥运之花》(如上图)。
       新华社当天以《艺术家黄建南向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赠送画作》为题(如下截图)进行了报道。据说,巴赫非常珍视这幅《奥运之花》,随后把它带回了瑞士。
       新华社等海内外媒体的报道,加上黄建南本身在国际画坛的魅力,让《奥运之花》迅速扬名国际。最近,有一海外收藏家辗转联系上黄建南,称愿意出600万高价,希望黄建南为他再画一幅与原作一模一样的《奥运之花》。黄建南非常果断地拒绝了这位海外收藏家。

▲新华社报道截图
       黄建南对记者说:“作为此届冬奥会的海外艺术总顾问,我有责任通过创作向全世界展现、传播奥林匹克精神。这幅《奥运之花》,既表达了我对奥运的尊崇,也表达了我对巴赫先生的真挚情感。这些,绝对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

▲新华社报道截图
       黄建南为2022年冬奥会创作的《奥运之花》,从画面中可以看到黄建南代表性的蓝色星空以及黑白相间的山峦,湖面几只白色的鸟儿展翅飞翔,夜晚的天空倒影的水面上,呈现神秘的绿光。最妙的是那几朵晶莹剔透的冰花,花心一点红,明艳无比,动人无比。整幅作品采用了黑、白、蓝、绿、红等颜色为主色调,接近奥运五环的颜色。

▲黄建南(左)在作品前向奥组委主席巴赫(右)等官员讲述创作这幅作品时的理念和意义(资料图)
       对于颜色的选择,黄建南诠释道:其中的白色代表圣洁无瑕,也寓示着冰雪的主题;蓝色代表世界人民同在一片星空下,绿色映衬着生态环保的理念,而红色则喻意为旺盛的运动力量及中国人民的火热情怀……

▲巴赫(左)向黄建南回赠纪念品(资料图)
       据报道,对《奥运之花》,巴赫伸起了大拇指,赞誉有加。他认为,黄建南的《奥运之花》中体现的人类大团结、可持续发展等环保的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契合。此外,整幅画作呈现的五彩斑斓的色彩,也代表着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奥林匹克精神。

▲曾7次执导奥斯卡晚会的哈里森·恩格尔(Harrison Engle)对黄建南评价甚高
       就这一现象,有位在国际上颇有名气的评论家认为并不足为奇。他说,一个是国际奥委会主席,一个是国际级的艺术家,两大名人效益,提升了《奥运之花》的价值和意义。“当然,黄建南的艺术价值是最重要的因素。” 该评论家表示。

▲图为黄建南为“爱的启蒙”儿童美育创新公益项目——2019-lan 慈善私宴捐赠的《梦之花》,现场拍得80万元。
艺术大师黄建南
       黄建南,号“妙建”,国家一级美术师,擅长油画、国画,“全球公益联盟金质勋章”获得者,荣获印度尼西亚皇室“伯爵”爵位。黄建南自2015年以来连续在胡润研究院《胡润艺术榜》排名前十位,并在《2019胡润艺术榜》取得第四位、《2020胡润中国艺术榜》第三位的好成绩,是中国目前唯一一个在油画和国画两个领域同时排名前十位的画家,在欧美艺术权威网站artprice的全球当代艺术家500强中排名第二十一位。



▲黄建南作品鉴赏
       黄建南先后荣获“2019年全国公益慈善十大影响力人物”“2020年全国学雷锋先进人物”,连续两期被聘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兼职研究员,是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 “为奥运喝彩”组委会海外艺术总顾问、法国国立艺术家委员会会员、世界低碳城市联盟艺术顾问、法国吉尼市金质勋章荣誉市民。

▲黄建南作品鉴赏

▲黄建南作品鉴赏
       黄建南早期历时九年步行三万八千多公里,走遍大江南北、深入大漠乡村城镇体验生活、写生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及经验。2017年,黄建南与法国历史悠久的ROSSINI拍卖行签约,随着国画和油画作品的多次拍卖成功,标志着黄建南作品正式进入欧美主流拍卖市场,成为目前中国极少数能成功进入欧洲主流拍卖市场的艺术家之一。

▲黄建南作品鉴赏

▲黄建南作品鉴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