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侨联定点帮扶琼中吊罗山乡长田村:五任“第一书记”一茬接着一茬干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21-01-10 21:45:18






11月25日,海南省侨联派出扶贫工作队开展“回村看”活动,工作队在长田村委会召开总结会,畅谈琼中吊罗山乡长田村五年来的变化。记者 石祖波 摄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海内外杂志社记者、海内外资讯社记者联合报道)2020年11月25日,由海南省侨联派出原驻村“第一书记”符传柏、陈晓东、翁成文等三人组成的工作队返回琼中吊罗山乡长田村委会,与现任“第一书记”黄赞文一起开展扶贫“回村看”活动。村里正在发生的变化,让历任驻村“第一书记”真切感受过去五年来,长田村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迈出稳健的步伐。 

记者从海南省侨联了解到,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自2016年以来,海南省侨联已先后向长田村委会派出五任“第一书记”,一茬接着一茬干。定点扶贫五年来,海南省侨联积极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精准帮扶,带动琼中吊罗山乡长田村整村脱贫,各项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产业稳定提升,村民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海南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黎才旺(右)到长田村查看蛋鸡养殖基地。

 
产业帮扶:

村集体带头发展养殖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
 

在长田村委会村民活动广场往前,有一大片平整的空地,下面有一排整齐的绿色顶棚的屋子。“这里就是我们刚刚投产的蛋鸡场!”海南省侨联派驻长田村现任“第一书记”黄赞文激动地说。 

“作为省侨联派驻长田村的第五任‘第一书记’,在前四任的坚实的步伐后面,我一刻也不敢松懈。”谈到驻村一年来的工作,黄赞文坦言。 

2019年12月到任后,黄赞文立即着手入户调查,对长田村现有产业及4个合作社全面进行走访调研,摸清长田村委会产业现状,提出“巩固现有产业、引进新产业、加快种养转型”的产业帮扶思路。 

“这里环境好,养殖业却很落后,缺少规模化养殖,我当时就萌生在这发展现代养殖业的想法,可村里原本土地紧缺,想发展养殖业,又不能占用村民土地,该怎么办呢?”黄赞文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他发现长田村委会村民活动广场前就正好有大块荒地,现场杂草丛生,组织党员干部一起对现场荒地进行清表、平整,一下多了3亩多的土地,再加上此前荒废的养猪场等空地,共整理出一块约6亩的土地,作为建设养鸡场的场地。 

“2020年上半年,我们通过从县政府申请扶贫资金230万元,用于建设长田村蛋鸡养殖项目。成立常甜种养殖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模式运营,计划养殖规模饲养蛋鸡1万只,收益的20%收归村集体经济,用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收益的10%用于入股贫困户分红,带动群众发展。”黄赞文介绍,“目前,蛋鸡养殖基地一期建设已完工并投入使用,首批引进2000只蛋鸡,每天稳定产蛋量达1700枚左右;二期引进的2000只蛋鸡已于2020年12月11日进驻,预计2021年春节前后产蛋。” 

“随着养殖经验的积累,下一步,我们打算2021年春节后启动蛋鸡养殖二期建设,实现养殖规模达1万只的建设目标。同时,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发动周边农户参与蛋鸡养殖,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黄赞文介绍。

海南省侨联扶贫工作队查看长田村蛋鸡养殖基地。记者 石祖波 摄

 
精准帮扶:

带领脱贫户发展养蜂产业,生活越过越甜蜜
 

经过化蜜、粗滤、细滤、浓缩等多道工序,“去芜存菁”后的成品蜜等待着灌装封口……在位于琼中吊罗山乡长田村的一处白色厂房里,一条自动化蜂蜜提纯灌装加工生产线快速运转。 

在黄赞文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黎苗寨养蜂合作社的蜂蜜加工厂参观。“我们厂房是无菌作业,麻烦您先换下鞋,这边还有洗手液。”合作社合伙人之一,脱贫致富之星陈文朝仍不忘严把厂房卫生关。与传统家庭作坊相比,这处厂房原料仓库、加工区、洗瓶间、外包间等功能区划分清晰,紫外线灯等卫生杀菌设备一应俱全。 

一个脱贫户,如何参与建起一条标准化的蜂蜜加工生产线?这还得从2014年说起。 

黄赞文介绍,2014年,陈文朝因家境困难、缺少产业发展资金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省侨联派驻长田村“第一书记”符传柏在入户调查得知陈文朝有一手养蜂的技能后,积极鼓励陈文朝发展养蜂产业。经政府帮扶,免费为其发放15箱蜂种起步,陈文朝边养边学,养蜂规模很快发展至2016年的60余箱,年收入逾6万元,当年就完成脱贫。 

尝到甜头后的陈文朝,于2017年与致富带头人陈明军等人合作,共同成立琼中黎苗寨养蜂专业合作社。2018年,该合作社的蜂巢发展到近千箱,蜂蜜产量达上万斤。 

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但2020年年初,受疫情防控影响,合作社生产的蜂蜜原线下销售渠道几乎停止,原本打算尝试线上销售,却因无生产许可和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不具备电商平台上架销售条件。

海南省侨联派出扶贫工作队开展“回村看”活动。记者 石祖波 摄

 
为解决长期销路问题,为养蜂合作社搭建一条标准化的蜂蜜加工生产线的念头迅速在陈文朝等人脑海中产生。 

“琼中吊罗山都是广阔的林区,这里的蜜蜂无污染、无农药残留,采的都是百花蜜,蜂蜜品质好,完全可以卖更好的价格。”黄赞文介绍,今年上半年,得知陈文朝的蜂蜜滞销后,他四处奔走,一方面组织发动省侨联和当地干部职工消费认购,增加线下销售;另一方面,不断向上级组织反馈,争取政府扶贫资金帮扶。最终,在多方推动下,黎苗寨养蜂专业合作社获得政府扶持资金50万元,用于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建设蜂蜜加工厂。目前,该蜂蜜加工厂已建成投产。 

“随着商标注册、生产许可证、第三方检测完成QS认证,等到批量生产后,消费者就可通过各大电商平台直接购买琼中黎苗寨养蜂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吊罗峰花蜜’。为帮助长田村的农产品拓宽销路,省侨联还投入资金购买了一批电脑等设备建设电商平台。相信未来长田村的农产品销路一定会越来越好。”黄赞文说。

黄赞文来到长田村养羊场地查看。记者 石祖波 摄

 
民生工程:

加强路灯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村民生活更便捷
 

五年来,在海南省侨联的精准帮扶下,随着村里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长田村委会贫困群众收入普遍提升,2020年人均收入达15000多元。村内基础设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2020年3月份夜间走访群众,发现村庄内很多路灯都不亮了,村民进出村十分不便。经过详细了解得知,不亮的路灯均为2013年建设的路灯,年久失修加上已达设计使用年限,损坏率达90%。”黄赞文介绍,掌握这一情况后,他及时向海南省侨联汇报,争取支持。海南省侨联黎才旺主席得知后高度重视,及时调整预算,拨出专款8.65万元,为长田村委会及时维修更换46盏、新增8盏太阳能路灯,极大改善长田村委会的夜间照明条件。 

黄赞文还积极推动什坡桥复工建设,推动解决新村一、二两个村小组饮水管道老化损坏问题以及挡土墙建设问题。 

“什坡桥自2016年动工建设,2017年后不知什么原因长期停工,2020年6月一场暴雨,村民日常出行的便道被冲毁,为村民出行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黄赞文介绍,为改变这一情况,他积极向省、县有关部门汇报,经多方推动,停工近3年的什坡桥于2020年7月复工,11月底建成通车,让长田、响土、什插等三个村委会的群众出行更安全便捷。 

“新村一、二两个村小组供水管线于1999年建设,管道大部分锈蚀严重,群众饮水安全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此外,新村一、二两个村小组依山而建,部分群众房子建在土坡上,因无挡土墙,每到雨季,部分房屋易受滑坡等地质灾害影响。”黄赞文介绍,发现这些问题后,他主动向上级汇报,推动解决。经协调,当地琼中吊罗山乡政府已将新村一、二两个村小组供水管线修复和挡土墙建设两个项目纳入2021年项目库。 

五年来,长田村这个过去交通不便的山村,如今,交通便利,环境整洁,入村如进景区,基础设施得到有效完善,村民生活也越来越便利。


资料来源:南海网
责任编辑:陈振飞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