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机瞄准具的由来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21-06-20 11:06:49





海军航空大学一级领航员倪勇讲述轰炸机如何精准投弹——

轰炸机瞄准具的由来
■刘任丰 张配铭
高精度战略轰炸,是指对某一个战略目标实施精准轰炸。
二战“蛾摩拉”行动中,英美两国联合出动3000多架轰炸机,从德国上空呼啸而过,分批次投下9000吨炸弹,全部精准落在汉堡市内的多个目标,一时间这座大型工业城市彻底变为废墟。
那么,炸弹是如何精准击中地面战略目标的呢?
一战初期,在没有轰炸瞄准具的情况下,轰炸机炸得准不准,不光靠操作者经验,也凭运气。
20世纪20年代,新生的空中弹道学为空投炸弹指明方向。早期轰炸弹道表问世后,工程师伊万诺夫和瑙莫夫在此基础上,为“伊利亚-穆罗梅茨”飞机研制出第一款瞄准具。
这种瞄准具以固定角度瞄准目标,飞行员需要一边对照弹道表,一边通过瞄准具瞄准,轰炸点与目标点偏差依旧很大。俄国工程师茹拉夫琴科发现,影响精确轰炸的因素除了飞机航速外,还有风速。他受狙击枪测风仪的启发,为瞄准具设计安装了风速计算仪,极大地提高了轰炸精度。
与传统轰炸瞄准具不同,美国诺顿公司设计的诺顿轰炸机瞄准具,上方是瞄准镜,下方是陀螺稳定器。它们各自独立,通过连接装置组合在一起,其内部2000多个零部件形成一套“独门绝技”——自动计算飞机的投弹角和与目标的夹角。
诺顿轰炸机瞄准具有多准?1943年,一场特殊的“表演”在美国麦迪逊广场花园举行。万众瞩目下,技术人员利用诺顿轰炸机瞄准具,将一枚木制“炸弹”,从百米高空准确落入预定区域。
理论上,投弹手通过瞄准具,可以从约7000米的高空,将炸弹投到地面半径不少过30米内的目标。二战期间,诺顿轰炸瞄准具的轰炸效果和精度立竿见影,被盟军形象地称作“高空手术刀”。
二战后,随着雷达、导航系统等先进电子技术发展,光学瞄准轰炸的“鹰眼”逐渐改进成“电子眼”,雷达瞄准轰炸、雷达交联瞄准轰炸和导航瞄准轰炸等多种轰炸方式,让轰炸精确度大幅提高。
此外,某国外公司研制的一款空地导弹,还可以让轰炸机在远离敌方防空圈的区域投掷弹药,弹药会自主飞行数千米后,精准击中目标。这种应用精确制导技术的弹药,会在下落过程中持续瞄准和调整,让轰炸机真正具备“指哪打哪”的高空打击能力。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