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映像|垣曲永兴寺 乡间藏古寺 美景入画来


来源: 运城新闻网   时间:2022-03-12 11:03:24





摘要: 3月3日,记者一行走进人文资源富集的帝舜故里——垣曲县。舜耕历山的千年传说、世纪曙猿的发现地、小浪底水库的风光……无不让人心生向往这里的灿烂文明和辉煌历史。 一路风景如画,春风宜人,从垣曲县华峰高速口下车,很快便到达我们此次的目的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村永兴寺。村以寺名寄意永兴 驱车行驶在平坦的乡间小路上,两旁一棵棵松树傲然挺立、翠色欲滴,景色美不胜收。按照导航到达目的

       3月3日,记者一行走进人文资源富集的帝舜故里——垣曲县。“舜耕历山”的千年传说、世纪曙猿的发现地、小浪底水库的风光……无不让人心生向往这里的灿烂文明和辉煌历史。
 

 
  一路风景如画,春风宜人,从垣曲县华峰高速口下车,很快便到达我们此次的目的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村永兴寺。
 
村以寺名寄意永兴
 

 
  驱车行驶在平坦的乡间小路上,两旁一棵棵松树傲然挺立、翠色欲滴,景色美不胜收。按照导航到达目的地,远远便见一座牌坊,上面写着“千年古寺、美丽华峰”永兴村。
 
  地方肯定是对的,怎么村子改名了?问过永兴村党支部书记黄海鹏后才知,宋村还是原来的宋村,只是现在和附近的成家坡村、南岭村,3个村子合并到了一起,起名永兴村。至于村名为什么用“永兴”二字,答案不言而喻,一是让人们知道这里有一座千年古寺,二是借助这个名字美好的寓意,希望村庄可以一直兴旺昌盛。
 
  去往永兴寺的途中,道路一侧的民宅和绿植全都被村民贴心地用竹栅栏围了起来,美观中还带有一丝乡间的静雅,偶见几只小鸟在其中觅食,令人赏心又悦目。另一侧的田野里,一排排新绿的麦苗生机勃勃,被微微春风拂过,频频摇摆点头,仿佛在向来往的行人问好。如此美丽整洁的村容村貌,让人看到了这个村庄人们的勤劳和能干。
 
   永兴寺看上去更是古朴,山门虽简约却有几分厚重之美。
 
 
  据今年70岁的永兴寺文物保护员赵云龙介绍,以前永兴寺的规模比现在大多了,原山门外还有一凤凰池,其形似凤凰,绕着寺院而过。池水是从华峰流下的雨水,常年不干涸,为村民浇地提供了便利。
 
  “池边荆条成林,旁边还有很多柿子树,再往不远处是磨坊、戏台,可以说这里是以前宋村最热闹的地方。”赵云龙说。至于宋村几乎没有宋姓人家,为什么却叫宋村,已无从考证。但这里背靠华峰,白水河从旁而过,古来就是人们的宜居佳处。
 
西魏杨标为母祈福
 

 
  永兴寺又名重兴寺,创建年代不详,可能建于西魏大统年间,距今大约1500年。寺院坐北向南,占地面积宽广,现存有正殿、东耳房、永兴砖塔。2013年~2016年,国家文物保护部门投入数十万元对寺院给予保护修缮,昔日胜色,得以再现。
 
  走进寺院,正面是一座宫殿,保存得十分完好,建筑风格也别具特色。据赵云龙介绍,正殿是金代建筑,明万历年间曾重修,清代也有修葺。
 
  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橼,虽经历代修葺,但梁架大部分仍保存有金代风格。殿内供奉着于2017年重塑的5尊佛像,中间为释迦牟尼佛,两侧分别为地藏王菩萨、阿弥陀佛、药师佛和观世音菩萨。
 

 
  据说,以前正殿的墙上有巨幅壁画,还有一尊石刻的释迦牟尼佛像,高约两米,十分罕见。当时有文物专家根据石像和铭刻,认为其是西魏开国侯杨标为其母亲祈福而造。可惜石像后来不幸被盗,至今下落不明。值得庆幸的是佛像基座没有被盗,现保存在垣曲县博物馆内。
 
  正殿东侧有一排耳房,据说是清代建筑。曾经寺院被改为学校,这排耳房就是赵云龙当年上学时的教室。据赵云龙回忆,以前从山门进来,东西两侧有厢房,对面是献殿,献殿后是一个类似三合院的规制,里面除了现存的正殿,大概还有如来殿、观音殿、娘娘殿等。他说:“殿外墙上刻着‘清风冷月’四个大字,殿内八大金刚、十八罗汉塑像齐全,而且栩栩如生。”
 
  正殿东有一小侧门,进去大概有二十平方米的地方,中间整齐地摆放着闲置的青砖。
 
  这里以前有一口水井,好像是过去寺院的灶房。赵云龙介绍,以前正殿后还有一大院落,是僧人的居所。至今,寺院后的一片田地,村民仍称其为“庙胡同”地。
 
  在寺院山门外,大约50米处有一座砖塔,原应该在永兴寺的院落内,属于其附属建筑。
 
  黄海鹏说:“现在看到的是修复之后的塔,以前塔身有一洞,可看见里面是空心的。”
 
  砖塔是六角七级砖塔,塔身周围也没有碑刻记载,只知建造年代是清朝,不知具体年月,为谁而建。
 
少林住持契斌故地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位从永兴寺走出的少林寺住持契斌。
 
  少林寺平稳发展的历史时期,从明英宗到明孝宗的70年间,可查的住持共有8位,其中就有俱空契斌。
 
  契斌,号俱空,垣曲人,少时在重兴寺(永兴寺)出家,26岁南渡黄河,在河南宝丰县香山寺学习三年,后来改投少林寺参学。有记载,契斌一日无意间看到一棵古槐,豁然参悟,得证心印。
 

 
  随后,38岁的契斌又回到了重兴寺,在这里研学,开讲堂,修葺殿宇,扩大寺院田产,使仓廪充盈。明正统十四年,契斌受请任少林寺住持,做了很多实事,还开启了少林寺与藏传佛教之交流。
 
  明景泰三年,70岁的契斌圆寂,次年,门人为其立塔。总之,他是一位很有学问的高僧。
 

 
  这里为什么有如此规格的寺院,虽无从查询,但它却悄然诉说着一种深厚的文化沉积。如今一个村庄因为一座寺院而兴盛传承,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