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终成,被誉为当代诗、书、画三绝——旭宇先生作品赏析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24-01-03 19:45:01






《诗与远方》旭宇文人山水画展现场

大器终成

邵大箴(中国当代美术理论家、美术史学界泰斗,美术评论家,著名学者,画家,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

 
文人画是历代画家的最高境界,也是历代画家的毕生追求,诗、书、画相互结合是历代文人画的主要特征。旭宇早年从事诗词、书法创作享誉大江南北,80多岁又开始从事绘画创作,并创作了一大批绘画作品。从中可以看到书法的节奏、诗词的韵律,而他的书法也愈加富有画意。诗、书、画交相辉映,人愈老,气愈壮。厚文养艺,大器终成。


《诗与远方》旭宇文人山水画展现场


《诗与远方》旭宇文人山水画展现场


诗与远方

桑干(当代著名艺术评论家,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主任)

 
疫情三年,东张西望者,在焦虑中度过;笃定恒心、宁静致远者,态度淡定而心绪澎湃。

疫情三年中,85岁高龄的旭宇以诗应会感神,以画澄怀味象,创作了200多幅诗、书、画交相辉映的山水画作品。在画意里,师心见性;在诗词中,求索修远。

齐白石如果没有毅然决然地衰年变法,当代画坛将是何等寂寞?黄宾虹如果没有推倒重来的勇气,何以浑厚华滋?毕加索如果没有探索求新的革新精神,何来立体主义、抽象主义?……半个世纪之前,旭宇就以诗词、书法誉满神州,冠绝当代。他本可以躲在温柔的书斋中,抚摩聘书,回味既往成就,享受荣耀人生。可是,他偏偏选择往前一步,去穿越山重水复,去览胜世外桃源。

而旭宇的往前一步,绝不是因为心血来潮的“今天有、明天无”,更不是因为片断的笔墨、偶然的逸兴,而是80多年的真体内充的显现,是离骚情、李白意、陶氏牧歌的风神外溢。只是因为饱满的内蕴始终没有得到开发,疫情三年无外界干扰的宁静悄悄打开了一处窗口,于是,隐匿在内核中的能量瞬间转化成精彩纷呈的艺术风貌,犹如火山爆发一样,充盈着气势,以一种叩击观者潜意识审美本能的气势喷涌而出,让人目不暇接。

王维、苏轼并不以绘画名世,然而其画作一经亮相便满堂喝彩,流芳千古,皆因境界使然。所谓境界就是精神、情感、学养、感悟、心性的综合体现。诗词歌赋是旭宇的精神食粮,博古通今的文人心性是他的本色。他的笔墨、色彩之中也就自然地流淌着诗词歌赋的文人意蕴,而艺术形态则是其心性的载体,承载着他的所观、所思、所想,当然,也承载他那基于儒、染于禅、依于道的文化底蕴和“心斋”“坐忘”的人生哲学。于是,一幅幅山水画似有神助,源源不断地被他创作出来,或浅吟低唱,或纵意啸歌,或婉约抒情,或慷慨激昂……

旭宇借助一幅幅山水样式,把诗词意境、精神状态、学养思辨、绘画审美等多种元素融合于一体,传递心性,表现心象,在“有我”“无我”之间,写情,搜妙,创真,造境。境中有情而得乎寰中,情中有境而超于象外,情与境造意通神,融成精妙。

更为难得的是,旭宇还在不断向高峰挺进,他的艺术形态正随着技法的不断完善而别具洞天,其艺术形式正随着诗词意境的不断融合而进入天人合一的化境状态。从旭宇最近的作品之中,可以发现,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若形若意;一笔一画、一情一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挥洒自如而入神明之境。春夏秋冬、四时朝暮、心象变化,即在笔底升华,境界高旷,笔简神完,画里孕育着诗意,画外洋溢着诗情。文人高士、山石松柏、斜阳飞燕构成具象与意象的融合,虽在咫尺之内,却有千里之遥;虽在方寸之间,却达苍茫之势,给人一种超脱尘俗的审美境界。

以诗、书、画观之,宗少文“应会感神,澄怀味象”;王摩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子瞻“逸笔写心性”;赵子昂“悉造其微,贵有古意”;王元章“清气满乾坤”;文衡山“灵秀出腕底,老而愈壮”;金冬心“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毫无疑问,诗、书、画交相辉映的旭宇正沿着传统文人画的精神“文达其心,书尽其理,画适其意,而穷其天性”。

综览旭宇的山水,还可以看到,其画作无粉本窠臼,无时人浮躁,更无程式,而是倾注着对艺术的终极关怀,贯注着生命能量,让精神往来于天地之间,并在一幅幅山水之中以诗心抒发性情、表达情感,让心境随着笔墨、色彩、线条的变化而升腾,让情感进入心灵深处后倾吐心怀。

如果说诗词、书法是旭宇虔诚的心、炽热的爱,那么诗词、书法辉映的山水则是他抑制不住的灵性绽放。正是因为抑制不住,才让他展露了风神,独上了高楼,看到了灯火阑珊。

可以说,旭宇的山水,是诗词、书法、绘画互生奇妙的升华,更是人生感悟、处世哲学、艺术真谛的结晶,凝聚着他八十余年的修为。显然,这与那些以技法至上、以刻画描摹为能者有着境界上的不同。

遥想文衡山80岁以诗、书、画辉映蜚声艺林,今旭宇85岁以诗入画、以书入画,必将续写新的传奇。

有传世之作、传世之为,必有传世之心。旭宇正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人情,人心,写心中的山水,写山水中的诗意。观者也在其诗意的山水中,情飞扬,思浩荡,神往远方。

 


旭宇艺术简介
 
旭宇,号白阳。1939年生于唐山玉田县。当代著名诗人、一级作家、书法家、画家、学者、编审。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北省书协第三、四、五届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河北省政协文史馆名誉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部委员等。旭宇先生是当代典型跨文学、书法、绘画界的艺术大家。他首先是个文人,著有诗集、文论集、书法集等五十多部,晚年兼习绘画,对传统文化颇有研究。他的《寄给历史之书札》《老子与书画》《旭宇艺术随谈》等专著在报刊上陆续发表后,社会反响强烈,深获嘉评。他在近年所创作的《白阳评议唐诗卷》被认为是真正的文人书法在当代的回归。而在八十高龄后,旭宇先生又以文化自信、终生学子之精神,将传统文化的诗书学修养倾注于当代文人山水画的创作中来。上承古贤之高怀,今融当代之妙得,以老庄清静之心精妙构思,创作出相当数量的当代文人山水画作品,受到业内人士及社会各界朋友的广泛关注。

旭宇先生作品展示


放目
款识:
临登松阁开远天,平芜尽收逝如烟。
双松忧思岸水浅,琴书愁却匣中天。
荡胸常忆谢灵运,草狂还推素与颠。
百代风流皆落叶,惟留鸿德醒世言。
八十二翁,白阳

 

 
松荫午睡图
款识:
泛舟碧湖水无垠,心与范蠡几为邻。
松荫小睡神仙梦,方信闲人是福人。
壬寅清明前五日,白阳写意


 
仰天长啸
款识:
古松天外摇,飙狂吹岳岱。
吾心浩如海,日月可乘载。
渺渺个人谋,荡荡英烈态。
福祸原有数,蜉蝣一夕哉。
德高岂爵论,草劲英万代。
太白酒后剑,长啸匣出外。
壬寅之冬,因疫情而赋。白阳
 

 
舟行出峡图
款识:
行舟穿峡夜,猿啼山月寒。
旅人思家苦,孤浆击灯悬。
峡门斧劈开,初日一轮燃。
碧垂古松怪,岩危开异天。
穿峡如再生,鼓呼见人间。
壬寅之冬,写于太行之东陋室,白阳


 
悟了自度
款识:
金经一句了悟禅,辞师自渡去岭南。
丹青亦是悟自性,千山万壑出心源。
壬寅之春,写六祖岭南行。白阳


 
乐水
款识:
诗书删当代,题画有金壶。
相识一知己,旷世乃宁无。
泛舟与水乐,诗桨共一呼。
烦心皆官事,幸得水一湖。
壬寅三月,白阳写


 
山中访贤
款识:
访贤萧萧一羽轻,拜山谢水渡沧冥。
心中展翼升云鹤,林深煮云弹泉鸣。
高松礼天滴雨翠,古桥旅足慰旧踪。
为访山贤云路远,松风阵阵扑面迎。
辛丑小雪后三日,写于陋室。白阳记之



 
松山读书图
款识:
仰望悬崖一松姿,恰如云龙腾雾时。
敢问人生如此松,八面风吹劲如斯。
读书山水一偏隅,清风明月作相知。
松风入襟总浩荡,立足世间有坚石。
白阳写


 
隔水相呼
款识:
小山有题招人赏,大树无心任世观。
隔水相呼一年尽,劝君养生更加餐。
壬寅冬月题于陋室,白阳


 
快雪时晴
款识:
壬寅之秋写,白阳


 
相契双松亭
款识:

真心老友多于闲暇时相契,寂静处侃大山。
九州升降几回轮,苟且海山牧清魂。
不悟真性出三界,何关鼎彝纪岁春。
咀梅且觉人生冷,读书难觅贤圣心。
沧桑青史不尽事,天机忘却面昆仑。
辛丑秋日写于斗室。阳


 
杜甫诗意图
款识: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诗连春梦,一吟绿千年。
帆落蜀江暖,号子碎吴天。
游子乡梦旧,官退忆钓船。
好月钱不买,只需心扬帆。
壬寅之春,写杜诗之意境于六德轩。白阳


 
古柏
款识:
相传老子见古木趋而礼之。嵩山之阳有古柏三尊,汉武封为三大将军,当时已逾五干岁,而至今仍冠盖百亩,其干如铁,十人围抱有余,吾今书之以颂老也。

拔地千仞接苍冥,于无声处抽条青。
尔来风霜八千岁,目送帝皇百代终。
老而弥坚青铜志,新萌赤籽祭禅庭。
老聃趋步感礼遇,杜叟雕句醒后生。
只将清香滋华夏,敢殇只身扶厦倾。
与世无争去荣辱,百代净身尚春荣。
人生不如树王好,山呼万岁一夏虫。
壬寅立夏写于六德轩。白阳
 
 书画合作与收藏:15801030100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