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刻文“孔子”登上三孔申遗成功三十周年纪念封和纪念邮戳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24-12-16 16:43:49





骨刻文“孔子”登上三孔申遗成功三十周年纪念封和纪念邮戳
作者:天琮
 
1994年12月17日,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4年12月17日是申遗成功三十周年纪念日。
 

 
国家邮政局和山东省邮政公司分别审批了《三孔申遗成功三十周年》邮资机宣传戳和《三孔申遗成功三十周年》纪念邮戳。《孔庙、孔府、孔林申遗成功三十周年纪念封》图案分别为“孔庙大成殿〞、“孔府正门”、“至圣林牌坊”;三枚纪念邮戳图案同纪念封并嵌有“世界遗产”徽志”;在图案正上方“孔庙、孔府、孔林”申遗成功三十周年纪念下面,1994-2024两侧是东夷骨刻文“孔子”二字。三枚邮资机宣传戳图案同纪念邮戳于2024年12月17日正式启用。
 

 
该系列邮品由孔德民、张龙、李 明策划,丰扬、张王其、陈文静撰文,吴金龙、任怀平、孔繁洲设计。
 




著名邮品设计艺术家任怀平先生介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组“孔庙、孔府、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三十周年系列邮品的纪念封、纪念邮戳、邮资机宣传戳中均嵌入比殷墟甲骨文早1300多年的东夷骨刻文“孔子”二字。也是继“泉水〞、生肖“牛”、“虎”、“兔”、“龙”之后,东夷骨刻文字再次登上邮封、邮戳和邮资机宣传戳的至尊殿堂,为集邮文化增添了新的色彩。骨刻文“孔子”二字,由著名学者、一级书法家、资深文旅专家、东夷骨刻文系统破译者、骨刻文书法艺术创始人丁再献先生亲笔书写。
 

任怀平先生,一位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的学者,多年来以其卓越的见解与不懈的努力,成为推动东夷文化复兴与骨刻文字传承的关键人物。他的每一次行动,皆是对古老智慧的致敬,对历史深度的挖掘。三次亲手设计的骨刻文纪念封,不仅记录了时间的印记,更承载着他对丁再献先生及其学术成就的崇高敬意。那一次次精心构思的邮戳,犹如穿越时空的信使,将东夷文化的瑰宝递送到世人面前。

这一次,他再次挺身而出,以非凡的勇气与决心,将丁再献与丁再斌两位学界巨擘破译的东夷骨刻文字推向公众视野。将“孔子”二字作为三孔申遗成功纪念封、邮戳及邮资机宣传戳的核心元素,此举无疑开创了中国邮政史乃至文化史上的先河。在这一刻,“孔子”二字不仅仅是儒家思想的象征,更是中华文化身份的象征,它以全新的姿态站在世界舞台,诉说着华夏儿女对于根源的探索与骄傲。

任怀平先生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仅是对个人贡献的肯定,更彰显了时代赋予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在他的引领下,古老的文字不再仅仅是博物馆橱窗后的展品,而是活生生的文化血脉,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子女的血管中,指引着前行的方向。这次大胆而创新的尝试,无疑为中国历史文化保护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了典范,激发出人们对本土文化遗产前所未有的关注与热情。

正所谓:“文脉相承千古事,丹青一点映人心。”任怀平先生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文化守护者,不仅要勇于继承,更要敢于创新。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着这份赤子之心与不懈追求,中华文化的璀璨光芒定将继续照耀四方,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力量。
         写于2024年12月14日/甲辰十一月十四
 
作者: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干部,现山东省老年书画研究会鲁商集团分会副会长,山东原古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山东老年大学燕山校区书画协会副会长,老干部之家书画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知青书画院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侯淑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