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古瓷窑带你重返素可泰王朝


来源: 腾讯新闻客户端   时间:2022-03-26 09:41:57





从曼谷驱车一路向北300公里,可到达古城素可泰。作为泰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泰族建立的统一政权,曾经辉煌一时的素可泰王朝,现在如泰北明珠般静静地等待世人前来瞻仰。

宋加洛古窑的遗址位于素可泰府的西萨查那莱(ศรีสัชนาลัย)地区,相传由素可泰王朝的第三任君主,即著名的创造泰文文字及颁布了泰国史上第一部成文法的兰甘亨大帝创建;诞生于13世纪末,覆灭于泰缅战争的战火之中;直到40多年前,才被素可泰当地勤劳耕作的农民无意中发现,由此得以重见天日。

宋加洛窑的历史渊源

泰国陶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600年的班清文化。发掘于泰国东北部乌隆府班清村的班清文化遗址,曾出土大量绘有红色涡纹的陶罐。而直到宋加洛窑的出现,泰国陶瓷才一改越南安南窑在东南亚陶瓷界的引领地位,成为了泰国本地及东南亚外销瓷中的又一佳作。

宋加洛窑,很长一段时间又被称为“素可泰窑”,实际上,两者略有时间先后与地域性的差别。13-15世纪,中国正值南宋历元朝至明代的历史时期,毋庸置疑的是,宋加洛窑在技术与风格方面都受到了当时中国陶瓷的深厚影响。更有甚者,有学者认为,最初的宋加洛窑工就是一批直接来自于中国的匠人。这一说法,在中泰两国的史书上都未有记载。

传说中,素可泰王朝(中国史称暹罗)的兰甘亨大帝曾亲自出使中国,并带回中国窑工入暹罗,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元史》第十八卷中记载:“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诏谕暹国王敢木丁来朝,或有故,则令其子弟及陪臣入贡。”其中的“敢木丁”即为兰甘亨大帝。而于《元史》第二十卷中亦载有大德三年(1299年)正月,暹国来贡,赐暹番世子虎符之事。所以,那个时候,兰甘亨大帝正忙着与真腊人开战,是没有亲自来过中国朝贡的。而外销瓷作为元朝最主要的外销经济来源之一,朝廷更不会轻易将本地工匠赐予他国。因此,兰甘亨大帝亲自带回中国窑工建立瓷窑的说法基本可以否定。

而另一种比较可信的溯源,则是素可泰窑的创始人是由越南安南地区辗转而来的华人。

宋加洛窑的艺术特点

由于宋加洛窑与中国陶瓷的历史渊源,我们在宋加洛出产的陶瓷艺术品中,能清晰地看到许多与中国瓷器相类似的特点,其中一种,便是宋加洛窑深受中国北方磁州窑的影响。

磁州窑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其著名的白地黑花釉下彩装饰,在宋加洛窑的烧造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并且,化妆土的使用更是宋加洛窑与磁州窑的共同特点之一。

在图案的设计方面,宋加洛窑也多使用与磁州窑类似的花卉与游鱼纹,但是,象征荣华富贵的牡丹花被换成了热情似火的扶桑花,而中式鲤鱼也被换成了在素可泰城边的河浜内,快乐生活着的本地鱼儿们。简洁与明快的线条,代表了当地人民质朴又纯粹的生活方式。

另外,宋加洛窑也深受中国南方龙泉窑的影响,生产了大批龙泉窑风格的塞拉同青瓷,并在外销瓷的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远销欧洲及日韩地区。

而受到元明两朝的影响,宋加洛窑也出产少量的青花瓷器,虽然在技术上无法与中国出产的青花瓷媲美,但在艺术风格上却拥有独特的暹罗之风。

而其他品类的宋加洛陶瓷艺术品,包括动物、人型、佛教主题等都散发着浓浓的素可泰古典美。现藏于国际友谊博物馆的宋加洛陶龙头,就是1984年泰国司法界人士访华团代表赠予国家主席李先念的珍贵陶瓷艺术品。这尊陶龙头是宋加洛古窑经典外销瓷款式的仿制作品,本尊现藏于泰国宋加洛博物馆。

历史总在硝烟中尘埃落定,而艺术却是千年不变的永恒之美。宋加洛陶瓷,正以它独特的人文风格得到越来越多世人的欣赏与赞叹。它也是开在素可泰古城边的一朵美丽的中泰友谊之花。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