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为何美国必输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19-08-12 22:46:42





贸易战为何美国必输
——访《无界战》作者郭高民

董阔涵


贸易战为何美国必输



   《无界战:我们正在进行的战争》是国防大学研究员郭高民的战争理论著作,2015年1月出版后被理论界誉为“第一部揭示战争平台变革规律的力作”,中央研究室作了5万字的“摘报”。近日,记者就中美贸易战问题采访了郭高民大校。

贸易战为何美国必输 


贸易战绝世高手正在走向“独孤求败”


    郭高民认为,美国是国际贸易战的绝世高手。这可从一战爆发后美国的“中立”战略说起。表面看,美国当时“中立”确有其军事力量(陆军加国民警卫队仅20多万人)还不能与列强匹敌的客观原因,它应当像它所宣称的那样“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样做到不偏不倚”。但事实上,它不仅在参战,而且是与所有列强作战——它在向交战国推进军火贸易、提供贷款牟取暴利的同时,也在通过这种“递刀行为”不断促使列强多败俱伤。以至于美国在战争结束时汇集了全世界40%的黄金储备,一举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并迅速发展军事力量,开始对周边国家进行军事和经济扩张:占领海地和多米尼加,两次武装干涉墨西哥,控制了古巴、尼加拉瓜和加勒比地区其他国家,使之成为美国的“市场”。二战中,美国打着“中立”和“民主国家兵工厂”旗号大营军贸暴利,直至因珍珠港事件“被迫”参战。而此时,它已是世界“经济霸主”和唯一拥有原子弹的超级大国。此后,“中立”战略在持续60多年的冷战中赤裸裸地现形为 “遏制战略”,直至唯一对手苏联被肢解,形成美国“一超独霸”格局。然而,郭高民说,物极必反,美国强大到无法再强大的时候就开始作茧自缚。比如在当下这个没有对手的世界,它的遏制战略开始变形:小题大做,无中生有,到处制造“可操控混乱”,终而走上“独孤求败”之路。正像它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动的几场火力战争,在把中东诸国推入战乱深渊的同时,也使自己债台高筑所表明的。郭高民打比方说:武侠小说中绝世高手最要命的是没有对手,最终往往是自己把自己打败。美国也是这样,近些年它在许多关节点都是自己打自己。
    ——打自己的“家当”。砸自己精心搭建的联合国:大幅削减会费,退出教科文组织等;砸自己发起的全球化:强推贸易保护主义,废除自己牵头的TPP,威胁退出世贸组织,还要修建墨西哥墙之类美国式“长城”;砸自己营造的“普世价值观”:宣称不再对意识形态感兴趣,退出人权理事会,对半砍掉多项对外援助经费等。
    ——打自己的“胳膊腿”。上世纪80 年代,它对“紧密盟友“发起的那场汇率战,使当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越美国的日本从此一蹶不振;90年代,它拉着几个欧洲“铁杆兄弟”对伊拉克、南联盟动武,深层意图却是对欧元强势出头实施狙击;如今又对众多盟友征税,逼他们多出保护费等,甚至宣称欧盟是美国的头号敌人。
    ——打自己的“喉舌”。怒斥美国众多一流媒体是“骗子”、“假新闻”,拒绝和他们见面,不回答记者提问等。
    ——打自己的“诚信”。屡屡出尔反尔,退出全球气候协议、伊核协议、移民协议等。
    ——打自己的“影子”。一切与他当年崛起经历有相像之处的国家都是他要打的,特别是揪住中、俄衣领不放,歇斯底里地强调“美国绝不做世界老二”,“美国第一”、“让美国再次伟大”等。

中美贸易战谁能“相对赢”


    郭高民在《无界战》中作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赢”字解:
    “赢”由5个汉字组成:亡、口、月、贝、凡。造字者是不是依据游猎时代全球化背景下“赢”与“输”的历史经验来构造此字有待考证,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按照信息时代全球化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博弈框架来理解其意蕴:为了“赢”的博弈各方,头上都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弄不好就可能走向“赢”的反面——同归于尽,即共“亡”,这在今天核背景下尤其如此;因此,为了大家都能“赢”,必须通过“口”的沟通谈判来制定利益交往规则;沟通谈判要有耐心,因为它需要磨合,它的时间是以“月”为单位;谈判的目的是各方达成妥协,而妥协的实质是利益让渡,哪怕是非常宝贵的利益——“贝”(宝贝);利益让渡的尺度不在国家强力部门,而是在民意之中——“凡”(凡间)。 郭高民指出:大量事实表明,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球化利益捆绑条件下, 国家之间“利益”和“打赢”已经是一个越来越具有相对性的概念,武力强弱与战争胜负也越来越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正比例关系。只有正视对方利益,自觉在代价与获利之间做出明智权衡,使利益目标立于共赢基础,并注重由民意这杆最公平的秤来度量,才能获得相对的“打赢”和相对的利益。 对于中美贸易战谁能相对赢,郭高民断然不看好美国。
    ——当下贸易战与当年贸易战不可同日而语。过去是敌友界限分明,世界分为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但现在,全球化日益消融着国与国之间的敌友界限,以至于你已经很难指认哪两个国家不是互为“友敌”。不妨扳着指头看看,你肯定找不出哪两个国家之间是纯粹的合作(盟友)或纯粹的对抗(敌人)。这意味着,昔日那种两大阵营对决的情形已成历史,而在新的钓场上,大家同时都是“鹬”同时都是“蚌”又同时都是“渔翁”,无论怎样的“多败俱伤”都不可能给“中立”者带来当年那样的暴利。也就是说,无论哪两个国家打起贸易战,他们在友敌关系利用上,最终总体得失都将是平分秋色。
    ——彼此互赖的经济利益格局日益使贸易战凸显双刃剑特性。游猎时代,氏族群落之间是“半边天”与“半边天”的互赖关系;农工时代国与国之间是互相排斥关系;当今信息时代,国际之间又形成互有依赖关系。你无论如何打,终归是打别人的同时也打了自己的“半边天”。在贸易逆差巨大的情形下,更会打痛自己那“大半边天”。
    ——大国间武装力量已发展到 “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只宜用来“比划”战争(如军事演习、舰机对峙等)、不宜实际使用的地步。正如基辛格在《核武器与美国外交政策》一书中所指出:“武器的威力愈大,愈不愿使用它,除了和平别无选择”。这也是拥有世界超强武力的美国决策者常常恨“铁”不成“钱”,表现出种种战略浮躁的重要原因所在。
    ——市场经济是市场起决定作用,市场平台上的贸易战同样是市场起决定作用。美国的市场是很发达,但包括美国人在内的有识商家,更看重市场规模和潜力。这一点,美国与中国不在一个量级。
     ——中国可以举整国之力迅速行动,美国做不到。
     ——终究民意定乾坤。贸易战的最终受害者是民众,而民意也必然会行使最后的“一票否决权”。谁最不遵从贸易规则,谁最先挑起贸易战,谁下的赌注最大,谁就将在最后被“否”得最惨。

谁来引领人类文明


    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战,说白了是要防止中国取代美国而成为世界老大,成为人类文明的引领者。对此,郭高民从历史发展规律角度指出:人类文明在游猎时代是中性文明,如氏族图腾都是自然物或动物;在农工时代是极端文明,如人类信仰被神化的人;在当今信息时代又在回归中性文明,如人类开始向自然信仰回归。随着全球化拓展,随着不同思想文化在地球村交织、融合,那种以“资”“社”划线对抗的做法越来越没有空间,以人的幸福指数为内核的意识形态融合重构则成为主流。主要表现为:     “第三条道路”在西方国家提出、试验,“资”“社”融合在世界范围扩展深化。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织碰撞,各种社会矛盾海量涌现;正和思维增强而冷战思维难消,中性社会空间拓展而极端主义恣肆,人心向好而社会戾气加重;恐怖主义、经济风险、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疫病蔓延、生态危机、跨国犯罪等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往往具有速变、链变、巨变、共变的特点,常常要靠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民族和多种社会主体携手解决。这就迫切需要一种中性思想文化来引领。而从老子、庄子、孔子、墨子、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等思想大师对“道”、“自然”、“中”、“适中”、“中庸”的论述倡导,以及多国对第三条道路的成功实践来看,中性文化不论在东方社会还是在西方社会,都是不乏基础土壤和现实需求的。因此,信息时代能够引领人类文明的国家,一定不是以非输即赢的极端文化为主导,以意识形态划线分圈的国家,而是拥有深厚中性文化底蕴,合作不附加政治条件、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愿景的国家。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