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泉州:一座写满海洋记忆的港口经济强市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19-08-27 09:20:17






       “全球商报媒体高层泉州行”大型采访活动26日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启动,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18家海外知名传媒的22位媒体高层相聚泉州,用媒体人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深入了解与观察泉州的沧桑巨变,向世界解读今日泉州的精彩篇章。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泉州,泉州市首先组织召开了座谈会,由泉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泉州市商务局、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单位,围绕各自工作,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经济总量连续20年领跑福建
 

      “七十年来,泉州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前沿和侨乡优势,勇于开拓,坚定不移地推改革,毫不动摇地促开放,以敢为人先的爱拼会赢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创新实践,创造了‘晋江经验’、‘泉州模式’,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泉州市发改委江松辉副调研员介绍道, 2018年,泉州全市生产总值8468亿元,占福建全省比重1/4,经济总量连续20年领跑全省,在全国地级市排名第四。



泉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唐春晓主持


泉州市发改委江松辉副调研员


      泉州的民营经济,贡献了当地81%的税收、82%的GDP、93%的研发投入、91%的城镇就业、92%的企业数。全市制造业总产值1.7万亿,占GDP比重一半以上,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6件、中国驰名商标155件,上市企业104家,均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形成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材家居、食品饮料、工艺制品七大千亿产业集群。泉州还是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被誉为“民办特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任职时,7次赴晋江调研,总结提出“晋江经验”。
 


泉州市工信局刘小宁副调研员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泉州基本形成了炼油化工—化纤纺织—制衣制鞋—轻工装备,水暖建陶石材—家纺家居工艺品—生活用纸和休闲食品等产业关联度较高、配套完善的主导产业,先后获批国家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入选首批中国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制造业转型发展取得初步成效。”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刘小宁副调研员告诉记者,工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泉州将围绕“作答时代命题、聚力赶超攻坚”,积极践行“晋江经验”,加快推进实施智能制造,开拓创新、主动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泉州制造”升级版。


与20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



泉州市商务局粘学清副局长


      根据泉州市商务局粘学清副局长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泉州市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和深刻的变化,外经贸事业迅猛发展,对外贸易成绩斐然。出口规模稳定发展,2018年,自营出口值1193多亿元,外贸总量约占福建省的16%,在全国地级市排名第14位,出口货源值超3000亿元;产业优势明显,出口商品集中度高,七大类传统产品出口占70%,其中鞋服出口占56%;贸易伙伴增加,与209个国家地区开展贸易往来,东盟是泉州第一大贸易市场,占比23%,欧盟、美国分别是泉州第二、三大市场;外贸业态不断创新,泉州石狮服装城是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单位,陶瓷、卫浴、石材、男装、内衣、伞、鞋、纺织服装是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石狮、安溪等下属县区成为省级外贸转型示范县,陆地港外贸平台创新发展不断新突破,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7家,占全省60%,跨境电商出口业绩位居全省前列。

      粘学清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认真用好中央赋予福建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充分发挥港澳台侨优势,发扬敢拼会赢泉商精神,“三来一补起步,乡镇企业铺路,三资企业上路,成片土地开发迈大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泉州特色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


海丝申遗工作顺利推进



泉州市文旅局苏悦副局长
 

      除了津津乐道的经济发展成绩,作为东亚文化之都,文化也是泉州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泉州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古称刺桐,是一座写满海洋记忆的港口城市,已有1300多年历史。”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悦副局长饱含深情地向与会媒体推介。


 

      据她介绍,泉州是文化大市,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34项,其中世界级“非遗”名录4个(泉州南音、木偶戏、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09处(国家级31处)。有李贽、俞大猷、郑成功、施琅、李光地等历史杰出人物。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工作,特别在推进“一带一路”海丝先行区建设中,注重推进文化先行、永续传承、活化利用。

      在泉州,海丝文化是整个城市文化的核心品牌。泉州首部地方性法规就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保护条例》。经国务院批准,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永久落户泉州。今年,将举办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以“多彩海丝、文明互鉴”为主题,拟邀请境外约30个国家和地区的40个文化团体600多名艺术家、驻华外交官、专家、学者参加,力争办成“海丝”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世界一流艺术的展示舞台,福建“海丝”文化、闽南文化的宣传窗口以及海外华侨沟通情感的文化桥梁。


 

      在海上丝绸之路繁荣阶段的宋元时期(10-14 世纪),泉州港成为梯航万国、舶商云集、多元文化交融的“东方第一大港”。这段繁荣的历史,产生并遗存着许多与海洋商贸文化相关的珍贵遗产。近年来,泉州把海丝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作为“一号工程”,举全市之力,全力以赴推进。2018年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充分肯定“古泉州(刺桐)史迹”的普遍价值,为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1月,国务院研究决定,“古泉州(刺桐)史迹”正式作为2020年世界遗产申报项目。苏悦表示,目前申遗工作顺利推进。


2019年世中运工作筹办进展



晋江市体育局党组书记、世中运执委会办公室竞赛与信息部常务副部长陈茂和

 

      本届世中运举办时间为2020年10月17日至24日,共有田径、游泳、跳水、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击剑、射箭、柔道、摔跤、武术、跆拳道、跳绳、国际象棋18个大项约220个小项,其中武术、跳绳、国际象棋为本届世中运新设项目。本届世中运主题口号是“在一起,更出彩”(Better Us, Better Future)。



 

      下午,参访团一行人参观了博物馆与开元寺,并进一步了解到了泉州的人文及宗教历史。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