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江门非遗焕新出彩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25-07-01 14:43:19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江门非遗焕新出彩

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连日来,江门精心组织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开展非遗体验课和非遗市集展示,并配合广东(潮州)主会场推送非遗项目参与广东省第六届非遗购物节的现场展示展销活动、广东非遗云上市集及总直播间活动,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展示江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提高市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图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廖惠林指导市民体验烙画工艺。

 

侨都非遗闪耀省级舞台

近日,江门组织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蔡李佛拳、中药陈皮炮制技艺(新会陈皮炮制技艺)、灯会(泮村灯会)的4位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加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潮州)活动。

此外,江门组织中药陈皮炮制技艺(新会陈皮炮制技艺)、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簕菜茶制作、海宴冬蓉制作技艺等4个非遗项目参加广东省第六届非遗购物节非遗市集(线下)活动。本次线下活动融合非遗美食、传统技艺等,开展面向广大群众的集中展示展销,让非遗保护成果融入百姓生活。

江门还组织“中药炮制技艺(新会陈皮炮制技艺)”5个非遗产品参加广东省第六届非遗购物节云上市集(线上)直播间活动,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区柏余作为非遗推荐官,开平民歌的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梁淑苗作为非遗助演嘉宾共同上线进行本地非遗产品宣传推广,在总直播间介绍江门市非遗工作情况,分享普及新会陈皮炮制技艺的有关知识。

江门非遗特色旅游线路获推荐

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潮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系列活动中,30条非遗特色旅游线路获推荐。这些线路覆盖全省21个地市,深度挖掘非遗项目文化内核,以传统文化为脉络,以沉浸式体验为纽带,将地域性、互动性与文化教育功能巧妙融合。

其中江门的“五邑文脉·非遗美食之旅”线路入选,行程线路主要包括华侨城古劳水乡旅游区、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启明里、启超故里·小鸟天堂文化旅游区、新会陈皮村、古井镇天成圩、伍炳亮黄花梨艺博馆、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赤坎华侨古镇。

该线路展示了江门鲜明的侨乡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游客既可以在博物馆打卡,深入了解侨乡历史,又可以在百年古街古镇“沉浸式”感受江门的城乡记忆,更可以在夏荷古榕中感受绿美江门的建设成果,还可以品尝陈皮宴、古井烧鹅等美食,感受侨都的烟火气。

专题展览展出珠中江非遗风采

近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门主会场活动之“无问西东——珠海、中山、江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江门市文化馆开幕,现场还举办了江门市第四届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

展览分为“纳·百川”“行·万里”“向·世界”三个板块,对珠海、中山、江门三地非遗项目中的“侨乡”元素进行集中展示,展出了开平灰塑、新会陈皮炮制技艺、新会葵艺、台山大江传统家具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

活动现场还设置宫灯制作技艺(江门东艺宫灯制作技艺)、中山古建陶塑瓦脊制作技艺、新会葵艺、玉石花盆景传统制作、珠海三灶剪纸5个非遗项目体验课,搭建新会葵艺、罗氏柑普茶制作技艺,礼乐梁氏传统木雕制作技艺,外海生恭鲤鱼手工艺品、东方绳结技艺、刘氏铜木镶嵌传统制作技艺6个项非遗市集,增强非遗展示的互动性、体验性,让市民游客更近距离体验到非遗魅力。

多彩活动唤醒非遗活力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江门市各县(市、区)积极组织系列非遗活动24场次,其中非遗展示展演9场次、非遗知识讲座8场次、非遗进校园7场次,让文化和自然遗产“潮”起来、“热”起来。

展示展演让非遗“活起来”。在新会区,“侨乡非遗薪火千年”文艺晚会立体展现蔡李佛拳、新会葵艺、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新会陈皮炮制技艺4项国家级非遗的魅力。2025年江海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非遗专题展览暨书法篆刻展集中展示江海区22项各级非遗项目,还设置外海生恭鲤鱼和外海花生饼制作技艺体验课堂。

精彩的讲座让非遗知识浸润心田。开平市举办开平民歌传习活动,为市民分享戏剧理论知识、戏剧创作中遇到的难点以及剧本规范书写格式。蓬江区结合广播剧《遇见良渚》鉴赏、文化遗产知识讲座和游戏互动,提升群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鹤山市举办“非遗正青春——福伦堂传统龟苓膏制作亲子体验活动”,吸引众多亲子家庭参与。台山市举办2025非遗日系列活动——台山浮石飘色进校园活动,在斗山浮石小学、斗山中心小学现场展示化妆、上色、穿色袍、巡游,让少年儿童近距离接触和感知非遗。(文/黎禹君文宣)

 

2025夏季美国青年认识中国交流团走进江门

感受江门发展脉搏体会侨乡文化魅力

交流团参观五邑大学学生制造的机器人。

6月23日,美中文化促进会组织2025夏季美国青年认识中国交流团走进江门,34位美国青年开启了一场特别的City Walk,深度感受江门发展脉搏,体会侨乡多元文化魅力。

当天上午,交流团走进五邑大学,参观了五邑大学校史馆、侨文化展示馆、人工智能学习馆、中德工业4.0创新示范工厂等地,亲身体验各类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场景,并近距离观摩数控机床、3D打印等现代工业技术。

“这里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我感觉中国大学的专业设置比美国更侧重实践。”参观过程中,交流团成员Winfred Lin被五邑大学学生制造的战斗机器人深深吸引,“我了解到中国的大学会鼓励学生自主完成机器人制作并参与竞赛,这种活动让我觉得很有趣。”

当天,美国青年以不同方式感受侨乡文化的魅力。他们在江门华侨华人服务中心,深入了解江门为侨胞提供的各项贴心服务;在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通过丰富的文物、详实的史料,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五邑华侨华人在海外的奋斗史;在赤坎华侨古镇,深入探索中西交融的侨乡文化,并体验省级非遗镇濠泥鸡的制作。

“每到一个地方,我都有新鲜体验。”Steven Zhao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两年前开始自学中文,在江门的这趟旅程中,他见到许多新事物,体验到很多具有中国特色、江门特色的文化,“我对华侨历史很感兴趣,这些知识在美国求学时未曾接触过,十分有意思。我想我会继续了解中国,期待更多惊喜发生。”

“这次江门之行让我对中国有了全新的认识!”交流团大部分成员是首次踏足中国,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深入了解了侨乡的历史文化,感受到江门人民的热情好客,还目睹了中国在科技、文化等领域的飞速发展。他们希望能有更多机会来到中国,与中国青年交流合作,增进友谊。

美中文化促进会创会董事、2025夏季美国青年认识中国交流团共同主席梁林静宇介绍,此次活动,不仅为美国青年打开一扇认识中国、了解江门的窗口,也搭建起中美文化交流的桥梁,让多元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亲身体验,让这些美国青年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相信这段难忘的江门之旅,将成为他们心中珍贵的回忆。”梁林静宇说。(文/图朱磊磊)

 

江门首笔跨境支付通业务落地

“使用跨境支付通汇款到香港太方便啦,资金实时到账还免手续费,体验感特别好!”6月22日,跨境支付通业务正式上线运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江门市分行的指导下,江门市民刘女士办理了江门地区首笔跨境支付通业务。

“操作很简单,和境内汇款差不多。”刘女士告诉记者,她通过中国银行手机银行的跨境支付通功能模块,向香港的亲友转账了一笔生活费,资金实时到账。同时,她还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到账币种为人民币或港币。

据悉,当天江门地区中行、工行、建行以及招行共为131名客户办理212笔跨境支付通业务,累计金额达26.91万元。跨境支付通的正式上线,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已实现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低成本实时办理跨境汇款。(文/陈倩婷)

 

江门入围全国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系广东两个入围城市之一

日前,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结果出炉,江门成功入选,成为此次广东两个入围城市之一。

近年来,江门市逐渐走出了一条“链式”改造的特色路径,依托产业链工作机制,发挥“链长制”优势,引领产业“链式”数字化转型。其中,推动金属制品产业链、造纸产业链转型案例先后入选2022年、2023年全国中小企业“链式”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2023年,江门成为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2024年,江门获评广东省“地方政府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地市优秀案例。

目前,江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入池服务商累计已达166家、重点推广产品累计达343项,产品服务行业涵盖了全市重点打造的15条产业链,累计培育12个国家级、26个省级、131个市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或案例。(文/皇智尧)

 

七旬侨胞回乡寻根

“要让后辈记住根在哪里”

张权发及其家人向恩平市侨联、君堂镇侨联赠送锦旗。

 

仲夏六月、骄阳似火,却不及海外游子回乡寻根的赤子之心炽热。近日,77岁的江门恩平籍侨胞、新加坡恩平会馆会长张权发携夫人、儿子、儿媳、孙女等人踏上寻根之旅,跨越山海回到恩平市君堂镇黎塘村。

当天,张权发的亲人们早早来到村口等候。在家乡亲友的簇拥下,张权发一行人回到祖屋,拜谒祖先。随后,亲友们将亲手做的粽子、蒸蛋糕摆上桌面,亲人们互派红包、唠起家常,乡音萦绕间,温情驱散了长途奔波的疲惫。

这样的场景,让张权发眼眶湿润,他表示:“我今年77岁了,不知道还能陪亲人、后辈回来多少次。这次带他们回来认祖归宗,就是要让后辈记住根在哪里。”

据张权发的儿媳雷颖透露,此次寻根之旅起初困难重重:他们对国内亲戚的情况一无所知,张权发也已经记不清祖屋位置。转机出现在他们联系上恩平市侨联后——恩平市侨联干部当日便帮他们找到素未谋面的亲人。君堂镇侨联主席吴志坚与黎塘村党支部书记张伟成更是冒着暴雨为张权发找到祖屋,并拍下照片让这位侨胞提前看到家如今的模样。

“从联系到见面,简直是‘恩平速度’!”雷颖不禁由衷点赞。为表谢意,张权发及其家人还向恩平市侨联、君堂镇侨联赠送了锦旗。

恩平市侨联主席李小聪表示,寻根问祖可以让新生代华侨亲身感受祖籍地的风土人情,了解家族的历史渊源,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恩平市侨联也将始终践行“当侨胞贴心人,做侨务实干家”的宗旨,为广大侨胞做好寻根溯源的服务。

近年来,华侨华人寻根热潮持续升温,恩平市通过公安、社区、民政等多部门联动,依托地缘人脉资源与网络技术优势,全力助力侨胞寻亲工作。例如恩平市侨务部门曾在1.5小时内帮马来西亚侨胞找到失散40年的亲人。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今,恩平市侨联已成功协助20多起侨胞寻亲工作,为侨胞们架起了与祖籍地沟通的桥梁。

“侨务部门帮助侨胞寻根续亲,不仅让侨胞感受到祖(籍)国的温暖和关怀,更让他们在寻根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在张权发看来,这种文化认同和情感纽带,将激励更多侨胞为祖(籍)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文/图朱磊磊黄柏军梁海芹)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