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面朝大海拥抱世界——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三周年纪事(一)


来源: 舟山网   时间:2020-04-02 19:44:08





崛起,面朝大海拥抱世界——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三周年纪事(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个春天,东海之滨发展的引擎正在加速重启——

  舟山鱼山岛,塔吊林立,昔日的荒凉小岛,崛起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单体工业投资项目。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去年底投产,今年前两个月实现产值95.7亿元;

  船用燃料油供应,排队等候,舟山港域一跃成为全国第一、全球第八大加油港。今年前两个月,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逆势同比增长12.9%;

  跨境人民币结算,从零起步,舟山截至目前结算量三年累计突破1700亿元,惠及全省800余家企业,业务覆盖43个国家和地区;

  集聚油气企业,“无中生油”,全球油气巨头纷至沓来,累计集聚油气企业6000余家,舟山成为全国油气企业集聚最密的地区。

  三年前,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时,省领导铮铮话语犹在耳畔:“撸起袖子满怀希望地干,甩开膀子热火朝天地干,心无旁骛不骄不躁地干,让这块‘试验田’绽放创新之花,结出务实之果。”

  三年来,聚焦“制度含金量”、聚焦“战略产业链”、聚焦“辐射带动力”,浙江自贸试验区激情创业、拼搏赶超,交出了一张高质量答卷: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的89项改革试点任务,100%完成;形成制度创新成果和实践案例116项,在全国复制推广14项,走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前列。

  面朝大海,拥抱世界,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3年来,浙江自贸试验区抓住油气全产链这一特色,“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建设正在崛起。

崛起,面朝大海拥抱世界——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三周年纪事(一)

  3月5日,一艘运送煤油的油船靠泊鱼山绿色石化基地液体化工码头。(摄影记者沈磊通讯员刘继波)

  油气储运+石化基地,崛起国际能源基地

  3月26日,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岙山石油基地5号泊位,香港籍30万吨级油轮“恒星”正泊靠在码头上卸油。

  放眼基地,6个泊位均有外籍油轮在靠泊作业。 2017年2500万吨,去年突破3000万吨,在中化兴中人看来,基地屡屡刷新的年油品吞吐量,是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效的最好见证。

  翻开地图,舟山东南西北中,一座座巨大的油气储罐在蓝天白云下蔚为壮观:

  登上舟山黄泽山油品储运基地,入眼就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大型油罐。 2月5日,随着“长航先锋”号油轮顺利靠上基地3号泊位,基地一期151万立方米地面储罐项目试运行。浙江省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强说,该项目是公司立足舟山、辐射长三角、进军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基点。

  走进海洋产业集聚区,每天上百辆液化天然气槽车从新奥LNG舟山站驶往宁波。新奥(舟山)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浩说,去年舟山站LNG接卸周转量为72万吨,产值25亿元;二期预计今年4月可建成投用,届时舟山站年处理能力将从300万吨提升至500万吨。

  致力打造国际油气储运基地,浙江自贸试验区朝着“1亿吨”目标前行。截至目前,舟山已拥有油品储存能力3100万立方米,去年油气吞吐量突破8800万吨,华东最大油品储运基地的地位进一步确立。

  油气全产业链,是浙江自贸试验区最具特色的产业。储运是基础,加工是核心。

  夜幕下的鱼山岛,灯火璀璨。每次登上鱼山岛的观光平台,鱼山警务站站长贺剑波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十年工程四年建成,“鱼山速度”令人震撼。

  打造国际石化基地,浙石化炼化一体化是最核心项目。作为民营资本打破石化行业垄断的标志性工程,工程建设一直对标世界一流。

  世界最大乙烯裂解装置,世界最大单台裂解炉,世界单台最重加氢反应器……“世界第一”“国内第一”,在鱼山岛成高频词。待二期项目建成投产后,鱼山基地将成为国内最大、世界第五的炼化项目。

  期现合作+交易贸易,崛起国际油气交易中心

  去年12月12日,“浙油中心报价专区”在上海期货标准仓单交易平台正式开通。

  这是浙江现货与上海期货的一次握手,两地实现期现联动,共建舟山国际油气交易中心、交割基地,率先打造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

  期现合作,跨区联动,这并非首次。2018年3月,保税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上市,舟山多个油库成为全国第一批指定交割仓库。

  以打造国际油气交易中心为引擎,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3周年,围绕“制度含金量”,在油品交易贸易上不断敲开“玻璃门”:

  在全国率先破冰原油非国营贸易管理体制,落地自贸试验区的2家企业获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

  全国率先开展油品“批发无仓储”改革试点,成功推动国家成品油批发仓储、原油销售仓储资质审批取消;

  创新油品贸易结算,获准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建立我国船用燃料油价格指数……

  大胆闯、大胆试,浙江自贸试验区的“磁场”引力越来越强。截至目前,全球前10名的油气巨头有7家落户舟山,累计集聚油气企业6000余家,中石化船供油全球总部、中石油东北亚船供油中心等先后落户;油气等大宗商品贸易交易额累计突破10000亿元。浙江自贸试验区3年累计新增企业18507家,全市占比70%;外资企业420家,是挂牌前的2.6倍;贡献了全市75%的外资和60%的进出口。

  去年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油商大会,吸引了271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加,现场签约21个项目,这是对舟山国际油气交易中心的最好测试。

崛起,面朝大海拥抱世界——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三周年纪事(一)

  3月25日,舟山市通过网络形式举行了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云招商”对接会,同步在新华社现场云、央视新闻移动网、新浪新闻、优酷视频、爱奇艺等平台直播。 通过“屏对屏”、“线连线”,总投资超70亿元的13个重磅项目落地舟山,石油化工、尖端材料、高端制造、油品贸易、海事服务、绿色农贸、国际教育、智慧城市、健康旅游等一批企业代表踊跃连线参加。(吴建波)

  燃油供应+综合服务,崛起国际海事服务基地

  3月25日,中石化在舟山港域条帚门锚地为一艘外籍VLCC巨型油轮供应低硫船用燃料油6625吨,创下舟山港域单船保税低硫船用油供应的历史最高纪录。

  6625吨,基本满舱!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安祥认为,大型油轮选择在舟山港域满舱加油,意味着舟山港域保税船用燃料油价格已具备全球竞争力,能与中东、新加坡媲美。

  开展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舟山独具优势。进出中国的7条国际主航线,有6条经过舟山海域。全球船舶AIS大数据显示,2018年经过舟山海域的国际航行船舶超过10.7万艘次,是新加坡的1.32倍。

  数据说话,去年舟山港域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量达到410.27万吨,同比增长14.19%。自贸试验区挂牌3年,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以年均57%的速度递增。

  聚焦“辐射带动力”,以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为突破口,舟山综合海事服务形成“生态圈”。 3月18日下午2时30分,在舟山国际海事服务基地的指挥中心,综合海事服务业态实时呈现:

  点击舟山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舟山港域的船舶数量、位置一目了然。当时,舟山附近海域共有各类船舶10366艘次;

  打开舟山保税船用燃料油调度系统,舟山港域各大锚地供油情况实时更新,红色为供油船,绿色代表正在加油作业,每艘船的供油进展实时更新;

  切换实时监控,各业态作业场景近在眼前,“国宏10”正在锚地为国际船舶“汤姆辉煌”供油;“东晟99”综合海事服务船舶正在装载供货物资;万邦永跃船厂内,一艘新加坡籍液化天然气船正在维修……

  综合海事服务的背后,是一条长长的产业链。据程安祥透露,按照国际惯例,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突破后,其背后至少是个百亿级大产业。

  打造国际重要综合海事服务业基地,舟山持续发力:

  出台国内首个供油船“舟山船型”技术指南,5000吨级和9000吨级专业供油船全面开建;国内率先开展锚地综合海事服务,并入选2019中国自贸区十大创新成果;海事服务产业要素不断丰富,引入荷兰仕宝等3家全球顶尖检验检测机构并实现常态化运作。

  回望过往,风生水起;展望未来,千帆竞发。

  风正劲,帆高悬。浙江自贸试验区这艘巨轮,正朝着梦想驶向深蓝。

  来源:舟山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