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制度探索激发活力 ——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三周年纪事(二)


来源: 舟山日报   时间:2020-04-17 17:36:27





   △近日,目前岛城最高建筑——主楼高达196米的舟山港航国际大厦(图中最高建筑)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夜幕下的高楼群扮靓新城的天际线。港航国际大厦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由主楼和副楼构成。投入使后将成为集口岸服务、港航服务和市场交易、商务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港航服务中心。(摄影 记者 姚凯乐)

   这是一方神奇的蓝色土地,它位于神秘的北纬30度上,世界各地的船舶在此往来穿梭。

   这是一片国家的试验田,它在119.95平方公里区域内,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破茧化蝶,含金制度点亮中国。

   三年前的4月1日,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它被各界寄予推动改革创新、探索特色之路的厚望,开启了推进以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方面的大胆实践。

   “加强制度创新和改革系统集成,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3年来,浙江自贸试验区遵循国家对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锚定目标,不断实现制度创新、政策突破,形成首创性、特色化、差异化制度创新成果和实践案例116项,其中全国首创52项。商务部新闻发布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被国务院及商务部等国家部委在全国复制推广27项,居全国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前列。

   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三年时间,浙江自贸试验区用一条条创新举措,回应着成立之初待垦之地的价值所在。而今,浙江舟山已成为全国供油体量最大、市场竞争最充分、服务效率最优质的区域,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跃升为全球第八大加油港。

   上下求索

   举区域创新之力为国家试制度

   近日,浙江舟山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向舟山海关申报了一票3.3万吨燃料油,油轮进境后海关快速放行。

   中远海运物流公司报关经理张忠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往,我们申报进境的保税油在油轮进境后,需要等待监管部门出具检验结果,才能正式报关,通常需要两周左右;改革后,油轮进境后直接放行,每批次油品正式报关时间可以缩短7天左右。”

   等候时间减少,检验频次降低,监管效率提升。升降之间,显示的是制度优势。

    早在浙江自贸试验区成立之初,“进境保税油检验监管制度”已走上探索之路,随之而来的制度改革也显露锋芒,为浙江自贸试验区带来杠杆效应。据杭州海关测算,实行这项改革后,每年能为舟山油料企业节省1000小时、近300万美元滞期费和其他通关成本。

    2019年12月,浙江自贸试验区的“进境保税油检验监管制度”被海关总署复制推广到全国。

    三年时间,投石问路,浙江自贸试验区这块“试金石”,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改革探索之路,首创性、特色化、差异化制度创新成果和实践案例达116项,其中52项为全国首创,首创率约44.8%。

    每一个首创项目背后,凝结的不仅仅是浙江人、舟山人的智慧和汗水,还凝结着他们“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精神气,这是一条解放思想之路,更是一条改革开放之路。

    从贸易便利化领域,到事中事后监管领域,短短三年时间,浙江自贸试验区已成为制度创新“福地”。在去年7月23日商务部举行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工作情况及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浙江自贸试验区有4个案例入选“最佳实践案例”,是此次入选案例最多的自贸试验区之一。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副院长易传剑介绍,通过三年探索,浙江自贸试验区在制度设计、规则监管、政策跟踪等方面比较完整地呈现了油气全产业链各个环节,且集成了船舶、港口等数字海事、数字港口等区域特色,打下了数字浙江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烙印。

    无中生“油”

    集成性创新激起“一池春水”

    3月26日,中国香港籍30万吨级油轮“恒星”停靠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5号泊位,13万吨原油将在48小时内完成卸货作业。此刻就在不远处的锚地,还有2艘30万吨级的油轮正在等待这个泊位。

    “浙江自贸试验区成立三年来,很多的‘首次’‘首单’‘首票’业务创新模式从这里走向更多的油品仓储企业。”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在舟山,他们公司有着超过250万立方米的原油库存能力。

    舟山是国家能源战略储备基地,如何实现四两拨千斤?浙江自贸试验区的回答是:在油气制度方面实现集成性创新。

    在过去的三年里,浙江自贸试验区沉淀着关于“油”的一切资本,并蓄势待发实现着一个个弯道超车:

    在全国首承国家下放的保税加油许可权,先后向9家企业颁发经营资质,实现船用燃料油经营领域全面开放;

    在全国首创不同税号保税船用燃料油混兑政策,每吨保税船用燃料油的价格下降约5美元;

    完成全国首单保税燃料油期货仓单交割品直供业务,约为企业节省仓储成本每吨30元,注油时间压缩10小时以上。

    回顾浙江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有超过一半的制度创新成果集中在油气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两大方面,其中涉及保税船用燃料油的成果30余项。

    “舟山海关出台了‘油品保税货物转让’‘多船一供’等监管创新举措,和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一口受理’、两仓联网监管等一系列便捷口岸服务措施,使得舟山口岸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 舟山海关统计分析科科长余罗君介绍,今年1至2月,自贸试验区出口保税船用燃料油29.18亿元,同比增长76.3%。

    每一次机遇,都为制度破“茧”带来一次可能,在关于“油”的这道命题上,浙江自贸试验区通过加乘算数,给出了一次次响亮的回答:2019年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量达到410.3万吨,约占全国40%;结算量624.6万吨,占全国50%以上。沙特阿美、BP等油气巨头纷至沓来,累计集聚油气企业6000余家,成为全国油气企业最集聚的地区,油气等大宗商品贸易交易额累计突破10000亿元。

    制度“福地”

    创新实效造就一流营商大气候

    3月18日,舟山鑫禾报关有限公司报关员朱玲瑛在公司电脑上登录“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选择“两步申报”模块,仅填报了商品名称、总价等9项信息,便完成了一单重358.4吨、价值353.1万元的冻鱼“概要申报”业务。申报信息随即被发送至舟山海关,系统审核完成后,该票报关单顺利提货放行。

    “全国首单‘两步申报’改革试点业务落地浙江自贸试验区以来,舟山海关已受理此类业务785票,从企业准备申报到准予提货整个流程仅需1分28秒,企业好评不断。”杭州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沈亮介绍。

    浙江自贸试验区成立的初衷之一就是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厚植发展土壤。如何确保方向不偏、靶心不变?三年时间,浙江自贸试验区不断释放制度创新效能,栽下一棵棵营商“梧桐树”:

    在全省率先推进“竣工测验合一”改革试点,验收时间从至少90天缩减至17个工作日;

    实行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仅需要4小时就能办结,100%税务事项实现网上办,企业平均办税时间提速20%以上;

    建立了通关效率国际领先的数字口岸,船舶进出境通关从16小时压缩到2小时,企业申报数据从1113项压缩到338项,减少了69.6%。

    去年,浙江自贸试验区发布营商环境特色指标体系,大宗货物进口贸易等3项特色指标和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等3项创新指标亮点纷呈,营商大气候已然形成。浙江自贸试验区油品交易额、跨境人民币结算额等特色指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1%、440%。

    企业开办4天,人才签证3天,项目审批42天……从当初的不敢想,到现在的大胆想,三年时间,浙江自贸试验区这棵梧桐树成为了很多企业圆梦的支点:浙江自贸试验区3年累计新增企业18507家,年均增长111%。

    创新“福地”,凤凰来栖。浙江自贸试验区正在形成自己的磁场效应,拥抱变革奔向深蓝。

    来源:舟山日报

    记者:幸笑薇

    编辑:严婷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