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值得全世界的朋友们来观光”


来源: 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时间:2023-06-11 00:08:33





     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苏津民

      6月7日,“东盟伙伴”看中国式现代化媒体团赴桂林交流第二天,打卡桂林漓江、阳朔西街和鸡窝渡村,以及参观桂林低碳农业和记农庄,对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游船环保及乡村振兴发展进行考察采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上午,“东盟伙伴”们从桂林竹江码头登上“桂林旅游号”游船,一路沿江而行,绿绸缠绕两岸青山,风光旖旎美不胜收。“东盟伙伴”们无不赞叹漓江山水,“桂林山水非常漂亮,漓江两岸的山很美,水很干净,生态系统保护得非常好,值得全世界的朋友们来观光!”印尼艾尔辛达电台台长哈尔约·利斯塔马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得竖起大拇指。
      图为媒体团在游船上对着照片比对辨认“九马画山”景点。记者 冯耀华 摄
      图为媒体团成员拿出20元人民币与“黄布倒影”景点合影。记者 周军 摄
 
      这是桂林的山水之美、生态之美,也是漓江生态综合治理取得的新成效。据了解,桂林市率先成立桂林市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分局,建成启用漓江保护5G数字监控平台,构建“天地空人”一体化生态保护体系。除此,桂林在游船环保方面也持续发力,从2022年起启用新能源游船“桂林旅游号”,到今年全面推动纯电动力游览排筏使用,基本实现漓江水上游览水污染物“零排放”。“东盟伙伴”们在听到漓江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保护漓江生态环境的生动实践时,都给桂林漓江这张“生态蓝图”点赞。
      图为媒体团成员开心在游船上合影。记者 周军 摄

      在阳朔码头上岸后,“东盟伙伴”漫步在阳朔最古老、最繁华的西街,看着琳琅满目的广西特产,桂林特色小吃和少数民族服饰,显出浓厚兴趣。“太辣了、太辣了,桂林的辣椒又香又辣。”越南数字电视台副台长陈玉秀在品尝桂林辣椒酱后,直呼它的后劲大。石板路、小青瓦、白粉墙,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使西街成为海外游客最喜欢打卡的一条街。数百年商贾云集之地,如今换了新颜,阳朔县西街开展保护性整治,使其形成了具备现代旅游设施及功能的南国小镇古街、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图为媒体团在阳朔西街打卡。记者 周军 摄

      中午抵达鸡窝渡村,“东盟伙伴”们再次被惊艳。这个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已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鸡窝渡村里,碧波轻载竹筏、白鹭拍岸惊飞、民居白墙黛瓦......人文与自然山水和谐共生,宛如一幅山水田园诗画。“目前,鸡窝渡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村从事竹排漂流、农家乐、民宿等行业的旅游从业人员达200余人,年人均收入达3.7万元以上。”阳朔镇党委书记黄永华与媒体团进行交流,展示在推动乡村风貌提升中取得的成绩。“东盟伙伴”们纷纷惊叹桂林乡村的美丽,惊羡中国式现代化带给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
图为鸡窝渡村旁的遇龙河上竹筏如织,正在迎来新一波旅游高峰。 记者 周军 摄
      图为鸡窝渡村风光。记者 冯耀华 摄

      下午,“东盟伙伴”看中国式现代化媒体团在桂林的最后一站,来到位于桃花江畔的桂林和记农庄,这里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主体,发挥农业与旅游功能,为人们带来低碳生活概念。“东盟伙伴”们在农场里体验了磨豆浆、加工腐竹和制作马蹄糕等过程,亲身感受“回归自然、享受田园风光”这一独具特色的农业生态旅游。
      图为媒体团在和记农庄体验腐竹制作过程。记者 苏津民 摄
      图为媒体团成员在和记农庄了解中国的炭文化。 记者 冯耀华 摄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