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氢储一体化,推动零碳中国走向零碳世界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23-12-12 22:24:16





       当地时间12月9日上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期间,由中国生态环境部组织的中国角上,“风光氢储”专场会议在迪拜世博城顺利召开,本次边会由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委会主办,受到美国、瑞典、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关注。本次会议以“零碳中国 零碳世界”为主题,聚焦能源转型与国际合作,以风、光、氢、储创新技术为切入点,通过多能互补协同发展,探讨“绿色+数字”的一体化零碳能源解决方案、实现路径以及发展模式,为全球能源技术的融合搭建了重要桥梁,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中国智慧。
 

       会议由能投委常务理事、美国国家可持续发展中心总裁方洪先生主持。他提到,随着能源转型的深入推进,国内外市场愈发推崇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模式,风、光、氢、储同行的时代正在来临,并将在创新中重塑能源发展新格局。开启国际新形势、新格局下风光氢储产业高质量零碳发展之路,是实现全球碳中和的最佳方案。
 

       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主席尼尔·布什先生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多年前就深信中国是美国的朋友,中美之间的友好相处对于两国人民都是有益的。希望通过务实的举措,实现中美两国之间相互尊重的友好对话,促进具体的国际合作项目。比如,联合国际合作伙伴成功将重力储能技术引入中国,通过中国风光产业的带动作用和中国企业的再创新,使重力储能技术快速在中国落地发展,为后续国际国内其它新能源储能项目提供智慧和经验。
 

       中国投资协会能投委副会长张杰在致辞中表示,实现能源的零碳转型发展是实现巴黎协定升温控制目标的关键。中国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正在加速崛起。近10年来,中国风电项目单位千瓦造价从8000元降至4000元左右,光伏发电项目单位千瓦造价从12000元降至4000元左右,降幅分别约50%、70%。在中国部分地区可以实现0.1元以内的上网电价;在国际市场上,沙特地区也已有0.01美元光伏电价的先例。中国风光企业正在与国际伙伴广泛开展合作,用零碳中国力量助力零碳世界发展。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委会自2020年1月率先发起《零碳中国倡议》以来,始终高度重视风光氢储产业合作,为迈向零碳中国积蓄力量。今年以来,零碳中国力量进一步走向“一带一路”,能投委与蒙古国、沙特建立了关于风光氢储产业园的合作,将联合会员单位及合作伙伴共同助力这些“一带一路”东道国的零碳发展。
 

       驭风而行,领航全球风电技术创新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总裁张启应表示,作为极度低碳且拥有极佳气候效益的能源形式,风电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中正扮演重要角色。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跨入海洋文明时代。为此,明阳智能以创新之力引领海上风电走进“无人区”,并推动海上风电走向大型化、深远海以及立体融合,为海洋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与光同日,善用太阳光芒创造绿能世界

       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来自隆基氢能公司市场战略负责人薛蔚茹表示,隆基在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的过程中,秉承“Solar for Solar”理念和发展可持续生态模式,承诺2028年前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及运营所需电力100%使用可再生能源,体现了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竞争力和责任感。同时,隆基氢能目前正在积极加强全球布局,将持续用领先科技为国际合作贡献“隆基力量”,携手国际合作伙伴,开拓绿氢市场,助力实现碳中和。
 

       氢启未来,打造绿氢新生态

       中国石化发展计划部李家强处长介绍了以中石化为代表的中国氢能领军企业,在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实践、趋势、挑战等方面的思考。中石化将主要围绕氢能交通和绿氢炼化两大领域,大力发展氢能一体化业务,充分发挥中央企业主体支撑、融通带动的作用,积极推动氢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氢与生物天然气融合,构建协同发展的零碳生态

       上海林海双碳生态研究院院长、同济大学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朱洪光从技术完备、区域及全产业链发展等不同需求层面,介绍了生物天然气行业的发展,以氢转甲烷为科创路径,提高生物甲烷产能,探索绿电储能新视野,建立基于站田式生物天然气产业的新能源及绿氢产、输、储、供新体系。
 

       共话从零碳中国走向零碳世界

       会议设置了圆桌对话环节,来自中国、美国及北欧中东地区的能源气候领域资深专家和行业代表聚焦三大核心议题展开讨论。一是全球绿色能源转型与风光氢储的关系;二是跨国合作与创新模式;三是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阿布扎比第一银行自然资源全球负责人吉多·弗雷德里克先生表示气候变化给全球带来深远影响,尤其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系统,如光伏、风电、氢能、储能等,成为金融资本关注的焦点。阿布扎比第一银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银行机构,在中国已经有十多年的经营历史,一直在积极推广绿色可持续发展,努力将金融资源向绿色和可持续资产业倾斜,针对新能源产业链上中下游不同场景的金融需求进行定制化服务,阿布扎比第一银行希望能携手各方力量搭建国际合作,为“碳中和”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女士表示,世界资源研究所于2019年启动“绿色带路”项目以来,主要致力于支持中国在海外能源电力投资从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变。主要内容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开展“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为实现企业和项目的经济收益、环境效益及企业责任多赢保驾护航。目的就是提高“一带一路”对外投资合作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管理水平,引导金融机构、企业等利益相关方绿色投资实践。二是为确保海外投资可再生能源投资项目的社会责任和环境可持续性问题,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一起努力,需要整个生态系统的支持,有让良好行为获得更好收益的机制,才能推动良性运转。                
       国家电投集团南非代表处副总代表胡高峰先生表示,国家电投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企业和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开发商,目前在全球47个国家开展了业务,其中约20个国家有投资业务,在沙特有3个在建的项目,包括沙特红海综合能源项目,这也是全球最大的离网储能项目。从央企社会责任的角度来讲,国家电投通过新能源项目责任,并于2022年已经实现了碳达峰。未来希望通过更多的新能源项目,以这种风光互补、水光互补、多能互补模式,实现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贡献。   
       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IVL)国际EPD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总监莎拉·诺曼女士表示,瑞典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瑞典政府和企业不断投入资金和资源进行清洁技术创新。这些创新涵盖了能源、交通、制造业等多个领域,为瑞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瑞典作为欧洲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市场之一,持续增长的光伏需求为中国可再生能源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出口前景。截至2022年底,瑞典光伏装机容量已达2.6吉瓦,瑞典政府还制定了2030年65%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标,这将继续刺激对光伏和风电技术和产品的需求增长。中国可再生能源企业有望通过不断提升竞争力,与瑞典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可再生能源在瑞典的可持续发展。
       天津锦美氢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臧文平先生表示,锦美在氢能的发展上面已经有一些突破性的进展,锦美在开发一种新型碳材料时,发现了碳具有很好的促酶作用。通过技术创新可以耦合风光电,直接通过风光电制氢,这是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借助绿电绿氢和绿色化工,未来能够实现人类更加绿色的、更加环保的、更加低碳的生活。
 

       在这场精彩纷呈的专场会议中,与会者们从政策、产业、学术、研究、投资等方面分享各自领域关于风光氢储创新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实践经验,为政府、企业及投融资机构在零碳能源领域的发展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推动搭建了利益攸关方合作交流平台,为加强国内外在能源科技领域的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风光氢储一体化零碳能源发展模式必将为实现全球碳中和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