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清明 侨乡、台胞之乡“云祭扫”“代祭扫”升温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2-04-04 08:54:38





  中新网温州4月2日电(范宇斌 林智泉 舒旭影)清明时节寄相思,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今年不少侨胞、台胞无法返乡寻根祭祖,与家人团圆,他们纷纷选择“云祭扫”“代祭扫”“居家祭奠”等方式寄托哀思。

  来自侨乡浙江温州乐清的侨胞叶江枫在意大利维罗纳经营服装生意已近40年。“父亲去年去世,今年没能回去,心里很遗憾。”叶江枫在连线采访时说,全球疫情还在蔓延,为不给祖国和家乡增添麻烦,他决定留在意大利。

  “这样既免去舟车劳顿,也避免人群聚集和交叉感染。”对于叶江枫的决定,其在乐清的家人也很理解。同样,远在比利时的姐姐叶长青也响应弟弟叶江枫的提议,以“云祭扫”寄托哀思。

  远隔万里重洋,如何祭拜先人?叶江枫通过乐清市侨联得知家乡推出了“云祭扫”服务。“我准备在网络祭祀平台建立一个网上祭祀馆。”叶江枫说,家乡政府举办的网上纪念先辈活动非常及时。

  来自温州乐清的侨胞、美国浙江温州工商总会会长林家骥在美国生活多年,清明祭祖是其每年重要的家庭活动。“以往清明节我都会专程回乡祭拜先人。”

  “无法亲自到场,心里总是空落落的。”疫情让林家骥不得不停下了返乡的脚步。在他看来,清明祭扫是他寄托对故去亲人思念、对故乡怀恋的一种方式。今年他早早地委托老家的亲人按照家乡习俗前往先祖墓前代为祭扫。“我侄子替我清扫墓道、擦拭墓碑、送上鲜花,还特意拍了一张照片发给我。”

  “透过照片,种种过往仿佛就在眼前。”林家骥利用网络和逝去的父母说了几句心里话,“虽然祭奠父母的方式变了,但我对父母、对家乡的情感不会变。”

  清明节当天,林家骥准备和家人一起通过网络祭祀平台为逝去的亲人写留言、云献花、云祈福,抒发思念,也弥补无法回家祭扫的遗憾。

  浙江丽水青田是著名侨乡,有33万华侨华人遍及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云祭扫”“代祭扫”也成了侨乡青田的别样清明祭扫方式。

  清明将至,青田县仁庄镇仁庄村侨眷陈石超为已故妻子、奶奶扫墓。陈石超的2个子女都在西班牙,其他亲戚都在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他受家人委托,作为家族代表独自上山祭扫,并将扫墓情况拍照发到家族群,让远在海外的亲人能遥寄哀思。

  为满足疫情下民众的祭扫需求,从2020年起青田县实行预约祭扫。今年清明节期间,青田县民政局将采取预约、错峰、限流等祭扫措施,确保祭扫活动不扎堆、不聚集,并推出了“云祭祀”服务,民众可以在网上公祭英烈、祭祀先祖。

  清明云上祭,两岸一家亲。在台胞之乡——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鸡山乡,从2020年起玉环市台属台胞联谊会鸡山分会推出了“云祭扫”“代祭扫”服务,通过视频和照片帮助不能返乡的台胞缅怀先祖、寄托哀思。

  连日来,工作人员通过预约来到当地公墓,在墓前,默哀、献花、修剪草木、擦拭墓碑……志愿者们通过照片、视频形式予以记录,第一时间发给身处台湾的台胞,传递亲情乡情。

  “我没法到先辈墓前祭扫,真的非常遗憾,但是我的思念之情没有改变,很感谢志愿者们帮忙,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台胞贾先生收到照片感激道。

  远在台湾的台胞陈先生说:“这几年多亏了有家乡亲朋帮我这几个兄弟祭祖扫墓,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我能回来看看家乡的新面貌。”

  为减少聚集,长三角各地民政部门日前联合发出清明祭扫倡议书,倡导安全祭扫不返乡,优先选择家庭追思等非现场方式缅怀逝者、寄托哀思。(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