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19-10-10 09:22:53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科技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科技实力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正在从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具体而言,有八大特征表明中国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大国:

  一是我国综合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的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14位,是前15名里唯一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9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在主要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中,中国竞争力最突出,在全球竞争力指数中排名第28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2019年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从2012年的23位跃居2019年的第14位。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提升至2018年的58.5%。

  二是我国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基础研究实现多点突破,涌现出铁基高温超导、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中微子振荡等一批世界级重大成果。一批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科学界成为领军人物。全球教育集团2019年2月发布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横跨5大学科群和48个学科,评估了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所高校,结果显示,在拥有世界100强学科的国家中,中国排名第3,仅次于美国和英国。2017年,中国论文占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论文比例为6.5%,位居世界第4。截至2018年9月,中国高被引论文占世界总量的17%,世界排名保持在第3位。2019自然指数年度榜单显示,美国、中国和德国位居国家排行前三位,中国科学院、哈佛大学和德国马普学会则是机构排名前三位。2018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首位。

  三是我国科研人力资源日益丰富。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形成全球最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最大规模的人才体系,全社会研发人员总量达419万人年,居世界第一。从人力资本发展情况看,中国在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度全球人力资本指数》评价的130个国家中排名第34位。美国科学基金会《2018科学与工程指标》指出,全球获得科学与工程技术(S&E)学士学位的人数总计超过750万,其中近一半的学位是在中国和印度两个亚洲国家被授予的,中国科学与工程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数量已跃居全球第2位。

  四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供给能力不断增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超级计算等战略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超级杂交稻、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等重点产业的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人工智能、5G、物联网、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领域占据发展先机。超级计算机连续10次蝉联世界之冠;2019年6月全球超级计算机评估组织公布的榜单显示,中国部署的TOP500超算数量继续位列世界第1位。采用国产芯片的“神威·太湖之光”获得高性能计算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天宫”“神舟”“嫦娥”“长征”系列等重要成果。北斗进入全球组网时代,载人深潜、深地探测、国产航母、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纳米催化、金属纳米结构材料等正在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国际计量局与我国签订推进北斗链路成为国际标准时间正式链路协议,标志着远程时间频率传递能力得到国际权威机构认可。

  五是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8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3万家。华为在5G移动通信领域世界领先,中车集团成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领军企业,阿里、腾讯等互联网领军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企业开始与跨国公司联合研发原创新药,寒武纪等独角兽企业成长为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新锐力量。2019年2月,CB Insights发布2019全球Top100 AI创业公司年度榜单,其中的11家独角兽公司中5家为中国公司。2019年6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2019年全球50家最聪明公司”榜单,只有12家外企上榜,其余均为中国企业。

  六是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新动能不断壮大。2018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77万亿元,而1987年只有7亿元;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7469亿美元,占全部商品出口总额的33%。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智能经济快速成长。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万家,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领军企业。2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69个国家高新区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领头雁”。

  七是民生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支撑能力大幅提高。种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装备等一批科技成果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全国有80多万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一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科技支撑健康中国、平安中国、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一批治疗癌症、阿尔茨海默症等重大疾病的原研药物相继问世。智慧司法、智慧城市建设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八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科技管理体制的最大优势。不断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条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统筹协调,优化创新环境,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形成推进创新的强大合力。全社会研发投入快速增长,2018年达到19677.9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19%,位居世界第二。科技创新的体系能力日益增强,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体系化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各类重大创新基地协同布局,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创新活动全链条布局。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围绕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和创新主体活力,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比例提高到不低于50%,为科技人员“松绑减负”,学风作风、科研诚信、科研伦理建设得到进一步重视。

  综上所述,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创新必须担当起历史重任,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坚持战略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迈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比如,系统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做好科技重大专项梯次接续和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的统筹部署,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和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加快培育集聚高端科技人才,加强创新能力对外开放合作,狠抓改革任务落实落地,切实推动科技界学风作风转变,持续提升科技治理绩效。

  (作者:张明喜,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投资研究所所长;郭滕达,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投资研究所博士)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