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解读马蒂斯访华:“知彼知己”的“务实”之旅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19-08-12 22:18:21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题:解读马蒂斯任内首次访华:一场“知彼知己”的“务实”之旅

中新社记者 李纯

28日上午,詹姆斯·马蒂斯的飞机离开北京,结束了他任职美国国防部长17个月以来的首次访华之旅。在两天内与中国国家和军队领导人的会见会谈中,马蒂斯多次提及中美两国两军关系的重要性,表达加强战略沟通、管控风险分歧的意愿。
 

6月2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在北京与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举行会谈。中新社记者 宋吉河 摄

6月2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在北京与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举行会谈。中新社记者 宋吉河 摄
 

动身前往中国前,马蒂斯说,他将充分听取中方对发展两国战略关系的意见。这位研读《孙子兵法》多年的“武僧”自然明了“知己知彼”的内涵,此次访华也将加深这位“将军中的将军”对中国的了解。

“宽广的太平洋可以容纳中美两国和其他国家。”一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言,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在广泛领域存在共同利益,双方的共同点远远大于分歧。中美双方应该本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推进两国关系发展。

如此背景之下,作为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两军关系的“稳定器”作用更加受到重视。

回顾近年来中美两军交往,双方高层互访、中美国防部防务磋商、“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信任措施机制”和“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两大互信机制达成、两军联合参谋部对话机制首次会议……不难看出,中美两军关系近年来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在此基础上,如何使两军关系真正成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因素,就成了美国防长此番访华的课题之一。马蒂斯表示,美方愿以美中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为引领,加强战略沟通,扩大互利合作,管控分歧风险,避免冲突对抗,使两军关系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建设性因素。

长期研究中美防务关系的香山论坛秘书处办公室主任赵小卓告诉中新社记者,马蒂斯就任防长后多次到访亚太地区国家,但与中国军政高层接触较少。此次来华时间虽短,但行程紧凑。与中国国家和军队领导人的面对面交流,有助于其进一步了解中方观点,进而对美国如何定位中国产生积极影响,做到“知彼”而“知己”。

在看到存在共同利益的同时,中美也不回避双方之间的分歧。习近平在会见马蒂斯时说,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我们的态度是坚定的也是明确的,老祖宗留下来的领土一寸也不能丢,别人的东西我们一分一毫也不要。

无论是美方取消中方“环太”军演邀请,还是马蒂斯“香会”上的涉华言论,抑或是中美贸易摩擦,两国之间不同领域的不稳定因素近期确有增加。事实上,马蒂斯此番访华的时机与背景也颇受外界关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此前表示,马蒂斯此次访华是双方早已商定的。两国关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出现一些情况都是难免的。关键是无论在哪个领域,双方都应本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扩大合作、管控分歧的精神妥善处理好两国关系。

在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安全合作中心主任周波看来,越是存在分歧,越需要交流沟通。此次美国防长访华期间,中美双方沟通交流“高度务实,直面问题,坦率公开”。

诚如周波所言,会见会谈中不乏台湾、经贸、南海等中美关系的敏感议题。马蒂斯也表示,与中方的会见会谈“坦诚、透明、开放”。曾统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事的他,自然知晓“自古知兵非好战”的道理。

赵小卓认为,在加深对中国了解的基础上,马蒂斯此访将有所推进中美两国两军关系的发展,对于深化务实合作、管控风险挑战也会产生积极作用。他也表示,中美两国两军关系的发展并非一时之功,“需要依靠长期的积累”。

令人欣慰的是,中美两军关系仍保持发展势头。就在28日的中国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吴谦证实,马蒂斯在访华会谈中正式邀请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年内访美,魏凤和接受了邀请。两国防务部门就此保持着密切沟通。

周波表示,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存在分歧很正常,不需要过分关注负面因素,也要看到两国关系中坚韧的一面。中美两国都非常重视发展两国两军关系,双方之间建立了许多对话沟通的机制渠道,为加强对话交流、有效管控危机发挥重要作用。(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CHANGAN Debuts First European Flagship Store in Norway with Launch of CHANGAN Deepal S07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